从招远市区出发,沿着老文三线(现206国道一部分)向西行驶,出城不远后,就会进入金岭镇的地界。

此时,如果留意一下公路的北侧,很容易发现一块写有“山上原家”四个大字的石碑,而这显然是当地一个村庄的名称。

就名字的结构来说,“山上原家”属于“地形加姓氏”的命名方式,“原”指的是建村的姓氏,而“山上”指的就是村庄所处的地理位置。

招远岔道哪个镇的(招远金岭镇很多村的名字都以)(1)

当然,如果仅仅是“山上原家”这一个名称,或许还难以引起外人的关注。然而,在这个村庄的周边,还有一连串的村庄都采用了“山上某家”这种命名方式。如此整齐划一的前缀,不禁让人对下列问题产生兴趣:“这些村庄的‘山上’指的是不是同一座山?如果是的话,那么这座山又叫什么名字呢?”

招远岔道哪个镇的(招远金岭镇很多村的名字都以)(2)

通过查询地图和史志资料,笔者得知了问题的答案。原来,这些村庄的“山”指的是同一座山,这座山的名字叫做“雾云山”。

在地图上,雾云山的海拔标高为412米(招远市志中的准确记载为411.8米)。这一数据,在招远市的排名并不靠前。不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由于一些特殊的属性,雾云山在招远历史上还是相当有名的。

大体来说,雾云山的特殊之处有三。

招远岔道哪个镇的(招远金岭镇很多村的名字都以)(3)

第一是奇景。直白来说,就是“雾云山”名字的由来。

根据清代《招远县志》的记载:“(此山)山势高峻,连绵数十里,每晨卯辰之交,烟云蚕吐,迴合山麓,不知云之为山,山之为云也。”也就是说,在古代,山顶每到早上就容易被云雾笼罩,山与云融为一体,难以分辨,景象壮观,故以此取名雾云山。

第二是位置。这座山距离招远城区不近不远,其余脉东延,直达城西。在重视风水学的古人眼中,它的位置相当重要。县志上就说:“雾云山,在县西十五里,为县治来龙少祖。”

第三是寺观。名山之中大多有名寺,而名寺也大多地处名山之中。根据史志的记载,旧时云雾山南麓有圣水庵。这座圣水庵原名“涌泉寺”,因庵中有两口天然泉眼而得名。由于周边风景雅致,古代招远文人士子常常来此读书,使得雾云山也有了比较浓重的人文气息。此外,清代招远还有一座“雾云寺”,听名字应该与雾云山也有关联。

从上面的描述不难看出,雾云山有着很深厚的历史底蕴,周边村庄以此作为名字的前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招远岔道哪个镇的(招远金岭镇很多村的名字都以)(4)

招远岔道哪个镇的(招远金岭镇很多村的名字都以)(5)

根据《招远县地名志》的记载,明清时期,雾云山周边先后建立起十个以“山上”开头的村庄,分别是山上侯家、山上马家、山上孙家、山上汪家、山上姜家、山上赵家、山上张家、山上隋家、山上原家和山上李家。其中,山上原家、山上隋家、山上李家由于地处雾云山的南麓,距离206国道比较近,而剩下的村庄大多在山的西面和北面,外地的朋友可能印象不太深。

招远岔道哪个镇的(招远金岭镇很多村的名字都以)(6)

招远岔道哪个镇的(招远金岭镇很多村的名字都以)(7)

招远岔道哪个镇的(招远金岭镇很多村的名字都以)(8)

在历史上,有部分村庄曾去掉过“山上”的前缀,简称为“某家”(如山上侯家一度简称为侯家)。不过,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地名普查时,因为重名等缘故,它们有陆续改回了旧称,形成了现在整齐划一的“山上某家”的地名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