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皇五帝只有五个(为啥不称七皇八帝呢)(1)

原始社会,还没有朝代。中国历史的早期现在称为先秦时期,可以划分为皇、帝、王、霸四个时代。中国早期最高统治者称“皇”和“帝”,他们在位的时间就是中国开国之初,古人称之为“三皇五帝”时代。“皇”的原义还有“大”和“美”一说,不作名词用。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古人理解的“中国”具有“天地人”静态结构和金木水火土“五行”运转模式。因此,“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五帝”指木帝、火帝、土帝、金帝和水帝。后代学者把个人推崇的古皇古帝人选放入以上八个“座位”中,于是就形成了不同的三皇五帝组合。但人们多公认“三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为什么三皇五帝只有五个(为啥不称七皇八帝呢)(2)

三皇五帝究竟是谁?说法颇多分歧。关于三皇的记载,《史记·秦始皇本记》载:天皇、地皇、泰皇;《史记·补三皇本记》载:天皇、地皇、人皇;《尚书大传》载:燧人、伏羲、神农;《三字经》载:伏羲、神农、黄帝。关于五帝的记载,《世本》、《大戴礼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其实,自西周至春秋战国时记载的神话和历史传说文籍中,先后出现了很多古帝或宗神名号,由于战国后期五行说逐渐建立,凡事都要凑三五为成数,于是古代学者优中选优,在许多古帝王中遂选出了有代表性的“三皇五帝”。张衡上汉顺帝书及其后的三国皇甫谧(mì)的《帝王世纪》和长于考证的宋代王应麟《三字经》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受此影响,从此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历史中最古的三位帝王。通常又把大禹列为五帝之末。

为什么三皇五帝只有五个(为啥不称七皇八帝呢)(3)

古代智者按易经和道学天人合一及五行的概念,将三皇五帝进行了合理的编排。按照流传最广的说法:三皇: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五帝:金帝颛顼、木帝帝喾、水帝尧、火帝舜、土帝大禹。三皇五帝率领民众开创了中华上古文明,近现代考古发现了大量与这一时期相对应的龙山文化遗址,证明三皇五帝时期确实存在。这里值得说明的是,三皇五帝都与嵩山有关,现已考证的伏羲故里、轩辕故里和大禹故里均在嵩山,并且他们还都在嵩山周围建都。由于他们功德卓著,去世后人们把这些帝王削木成像供奉在太室山下的太室祠(即现在的中岳庙)中。

成语“三皇五帝”:原为传说中我国远古的部落酋长。后借指远古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