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一向开朗乐观,虽然平日里不聋不哑不做家翁,安心怡养天年,但是在关键时刻,贾府被抄家之后,贾母能够处乱不惊,起到了主心骨的作用。
她把自己以往积攒的梯己钱拿出来,统筹兼顾,没有惊慌,没有迁怒,仿佛大厦将倾时的擎天柱,帮助贾府度过了一劫。她有如定海神针,给慌做一团的贾府子孙吃了一剂定心丸。
但是这样的老人也有崩溃慌乱的时候,也有流泪无助的时候,也有绝望的时候,那就是她面对她的两块心头肉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时候。
贾宝玉和林黛玉真心相爱,自然是瞒不过老祖宗的眼睛,贾母也是一直想帮助他们心想事成,但是做为老人家,她的行事比较低调。
在28回元春赏赐端午礼的时候,曾经做出了很明确的指婚暗示,那就是元妃娘娘给贾宝玉和薛宝钗的礼物是相同的。
面对这样对贾宝玉和林黛玉婚事不利的局面,贾母随即安排贾宝玉第二天去进宫谢恩,趁机来探听元春的真实意图,以期为贾宝玉和林黛玉争取机会和回旋的时间。
虽然没有写贾宝玉进宫后发生了什么,但是我们根据后面贾母和林黛玉王夫人等人的反应,也可以看出一二。
宝玉谢恩之后,贾母的心情是很轻松的,何以见得呢,本来元妃吩咐贾珍领着爷们一起跪香拜佛,没有安排女眷。
但是贾母听说后却很高兴地要求到清虚观打醮。王夫人情绪低落,以自己身上不好为理由,而且预备着元春有人出来为借口不去参加,还话里有话地说“老太太还那么高兴”。
贾母真的兴致很高,还拉上了薛姨妈和薛宝钗一起参加。
平日里贾母有什么事情,王夫人一直陪同的,这次王夫人没有情绪,可以想像出来,贾宝玉谢恩,贾母的初步目的是达到了,因为元妃没有对贾宝玉的婚事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不再提这件事了。
虽然元春没有再提,贾母还需要时间,这个时候需要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个人安安静静地等待时机,不能再添乱子。
可是接下来两个人的表现,让贾母几乎前功尽弃。
清虚观打醮,有一个张道士给贾宝玉提亲
“前日在一个人家儿,看见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长的倒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哥儿也该提亲了。要论这小姐的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的过。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请了示下,才敢提去呢。”
贾母当即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上回有个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点儿再定罢。你如今也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的上,就来告诉我。就是那家子穷,也不过帮他几两银子就完了。只是模样儿性格儿难得好的。”
贾母的意思是宝玉还不急着婚配,而且以后找女孩儿,也不介意对方的家庭富贵与否,只要模样性格好就可以了,这明显也是在为贾宝玉和林黛玉争取时间。
然而两个孩子哪里理解老人的苦衷,也不明白老祖宗的深谋远虑,在清虚观打醮回来,就为张道士提亲这点事儿闹了个天翻地覆。
黛玉是又哭又吐,贾宝玉是摔玉和砸玉,把贾母和王夫人都惊动了,甚至到了第二天,还怄气,连薛蟠生日的摆酒唱戏两个人也没有去。
急得贾母抱怨
“我这老冤家哪世的孽障,碰见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叫我省心。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眼,断了气,凭着他们闹到天上去,我眼不见心不烦,偏偏咽不下这口气。”
自己抱怨着哭了起来,可以想见,说这话时,贾母的内心是崩溃无助的。
贾母的心事其实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心事是一样的,就是促成他们两个的姻缘。甚至在公开的场合薛姨妈也说过,如果把黛玉定给宝玉,老太太必是非常喜欢的。
但是面临的问题是王夫人不同意,又加上元春的暗示,老祖宗就算是再有想法,也只能是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虽然让宝玉进宫谢恩,有了一个缓兵之计,但是“革命尚未成功”,贾母仍需要时间来解开这个扣,她的心事没有人可以商量,也没办法对别人说。
偏偏这两个不省心的冤家,为张道士提亲这点小事就大闹特闹,孰不知,越闹就越被动,越闹就会越添乱,越没有机会。
两个不省心的冤家掌控不好自己的感情,因小失大,为这点小事就这么大闹,如果惹得王夫人等人先出手了,那一天元春真的下旨指婚,那非得出人命不可。
这恰恰是贾母最不愿意看到的,她面对这种局面,心急如焚,却又不能把控,任她大惊大险千奇百怪的事情都经历过,也只能是无助的近乎崩溃了。
当然这也不能怪林黛玉和贾宝玉,都说世界上有三件事不能掩盖,那就是爱、贫穷和咳喘,这只能说明两个人爱情的炽热,已经不是情绪能控制得了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