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对保护对象予以确认,以便集中有限资源,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重点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

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21公布了五批155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计3610个子项。为了对传承于不同区域或不同社区、群体持有的同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确认和保护,从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开始,设立了扩展项目名录。扩展项目与此前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同名项目共用一个项目编号,但项目特征、传承状况存在差异,保护单位也不同。

陕西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其中五个门类的名称在2008年有所调整,并沿用至今。十大门类分别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截至目前,陕西省先后有“牛郎织女传说”“木兰传说”“秦腔”“安塞腰鼓”等91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陕西)

(总计91项)

陕西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

陕西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4)

陕西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5)

陕西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6)

陕西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7)

陕西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8)

陕西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9)

陕西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0)

陕西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1)

陕西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2)

编辑/刘军 审核/杨瑶 终审/李承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