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学业压力、独自生活压力、与同学和室友相处的压力、感到前途迷茫的心理压力、就业压力等多种压力下,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增多其中,焦虑症在大学生中最为常见,其次是情绪障碍和物质使用障碍在美国大学健康协会(ACHA)的全国大学健康评估中,大学生自述影响学习成绩的最常见问题是压力(31.7%)、焦虑(25.1%)和抑郁(16.8%)转校生或大三、大四的学生以及住在校外的学生往往有更高程度的抑郁、焦虑和压力研究结果表明,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经历过焦虑、抑郁、压力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人际、社会功能等方面与此同时,大学生在解决自身心理健康问题时会遭遇一些困境,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主要形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主要形式(移动健康干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主要形式

大学生在学业压力、独自生活压力、与同学和室友相处的压力、感到前途迷茫的心理压力、就业压力等多种压力下,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增多。其中,焦虑症在大学生中最为常见,其次是情绪障碍和物质使用障碍。在美国大学健康协会(ACHA)的全国大学健康评估中,大学生自述影响学习成绩的最常见问题是压力(31.7%)、焦虑(25.1%)和抑郁(16.8%)。转校生或大三、大四的学生以及住在校外的学生往往有更高程度的抑郁、焦虑和压力。研究结果表明,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经历过焦虑、抑郁、压力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人际、社会功能等方面。与此同时,大学生在解决自身心理健康问题时会遭遇一些困境。

  第一,大学生自我表露心理健康问题时会产生矛盾心理。对大学生来说,向老师或同龄人表露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困难的决定。从积极方面来看,大学生可能会从老师或同龄人身上获得额外支持。例如,一个半结构化访谈表明,学生对于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希望得到教师的情感支持,同时,学生也欣赏同龄人在讨论自己心理健康状况时的开放态度。但从消极方面来看,大学生表露心理健康问题的过程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压力和羞耻感。因此,学生向教师表露信息时可能会弱化心理问题对自身带来的影响。其他的担忧包括缺乏教师的合作、害怕被同辈羞辱等。而学生是否愿意表露心理健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和同伴的感知反应,如相比于患考试焦虑症的个体,患抑郁症的个体在暴露心理健康问题的过程中会感受到更多的困难,这可能是因为与考试焦虑相关的污名较少。

  第二,高校心理健康咨询机制资源不足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不及时。我国选择心理咨询的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尤其在学期初始阶段。青岛某高校统计了近5年学校新生开学心理普测数据,发现筛查出有抑郁倾向的学生数量逐年上升,一学年的咨询量变成5年前的3倍,从500多人次增长到1600人次左右。这无疑增加了高校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的工作量,导致通过校园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或校园无障碍中心寻求帮助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解决不及时。当前,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资源不足以及时解决全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不仅较少主动向教师、同龄人或专业人士表露自己的问题,也可能无法及时得到学校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的帮助。因此,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的主动干预对于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大量研究表明,高度积极的心理健康会降低个体罹患疾病的风险,促使个体有能力应付生活的正常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够为所在团体作出贡献。

  积极心理学干预的工作理论是,积极情绪、积极思想和积极行为的增加会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而移动健康干预作为一种可以同时向大量人群传播积极心理学的有效干预方式,会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患者监护设备、掌上电脑等其他无线设备进行医疗和健康管理。其中,基于短信的信息提醒、基于手机应用的服务以及协同可穿戴设备等是主要的移动健康干预方式。一项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和实证依据的瑞典研究,面向大学生开展移动健康干预,它的内容主要有:关于幸福的信息;有效的自助练习;简短的提示;自我监控;个性化反馈。在干预过程中,每日向大学生发送1条短信,短信内容包括文本、互动练习以及进一步阅读的链接。干预长达十周,每周设定一个新主题,共十个主题,所有主题已经被证明可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每个主题下有6—13条不等的短信内容,包括感恩(例如,反思生活中值得感激的事情)、品味(例如,用你的五官来品味此刻、品味生活当下的信息)、积极情绪(例如,打破消极思维模式的活动、策略)、个人力量(例如,识别个人优点)、积极关系(例如,反思善良如何影响我们的幸福)、社会环境(例如,加强人际关系的建议)、健康行为(例如,冥想练习)、乐观主义(例如,如何应对挫折的策略)、目标设定(例如,反思个人目标及意义)和未来规划(例如,找出计划中最喜欢的运动、经验教训、行动计划)。在干预的最后一周,每位大学生需要针对十周的干预程序进行反思,比如写下从中学到的经验教训。研究发现,移动健康干预显著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短信常常被当作进行健康干预的途径之一,这种干预方式为公共心理健康领域中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美好前景。

  在高校学生人数特别是实际需求心理帮助的人数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移动健康干预不失为一项适合多数大学生的干预方式,拥有着诸多优势。第一,移动健康干预方式具有高便利性。移动设备的便利性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空间障碍,使得大学生可以从任何能够访问互联网的地方获得移动健康服务。第二,移动健康干预方式具有低成本性。几乎每位大学生都拥有智能手机,从成本效率来看,相较于面对面咨询,移动健康技术表现出了更高的成本效率,而且每位大学生均可接受干预。第三,移动健康干预有效缓解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堵车”现象。具有轻度心理困扰的大学生可以通过长期短信干预方式缓解不良情绪,这在避免轻度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的同时,也将资源留给更加需要的大学生,极大提高了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运转效率。第四,移动健康干预可以防患于未然。高校教育工作者使用移动健康干预方式对全体大学生进行干预,可以使得全体学生长期保持积极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心理问题的发生。然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移动健康干预蓬勃发展时期,一些与其相关的技术问题也随之显露,如云存储的安全性等问题,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和解决。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