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的创新模式(京东金融迈上新征程)(1)

高飞锐思想

法制日报法治周末报社

法制日报旗下法治周末推出,资深财产经观察家曾高飞主笔,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蓝鲸财经、企鹅号、凤凰号、百家号、网易号、天涯号联合出品。精心锻造,工匠文章;日日更新,坚守原创理念。激扬产业,共享思想;利国利民,放飞初心梦想。

邮箱:xyzzgf@163.com 手机:13693183978

文/曾高飞

新年伊始,刘强东以内部公开信的形式再次点燃了业界激情。

京东金融的创新模式(京东金融迈上新征程)(2)

1月11日,刘强东在信里宣布,京东金融首次实现了单季赢利。

京东金融实现赢利的重要意义,丝毫不亚于2016年京东集团首次实现赢利,是一个足以载入京东金融发展史册的重要时刻,具有里程碑意义。

京东金融自我造血功能的重要突破,意味其商业模式经受了市场检验,一条阳光大道在脚下铺开,一路向前,通向锦绣前程。

4年成领军企业,刘强东用京东金融再造一个京东商城

在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是一个双寡头格局。阿里巴巴占据优势,马云是教主;京东商城和刘强东是后起之秀。放眼中原,能够单挑马云,与阿里成为一种分庭抗礼存在的,只有京东。京东商城是刘强东的骄傲和标签。

京东商城对标的是天猫和淘宝,支付宝呢?刘强东拿什么来怼?伴随着刘强东信件,一个孕育于京东商城,不知不觉长成了参天大树,足可与京东商城比肩而立,比支付宝业务更全面的商业巨头京东金融横空出世,惊艳登场。

京东金融的创新模式(京东金融迈上新征程)(3)

从有关资料获悉,京东金融集团于2013年10月开始独立运营。京东金融CEO陈生强称,京东金融坚持以数据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为金融机构在场景拓展、获客、运营、风控、研发等核心价值环节提供服务,为金融机构创造数字化和全场景化的核心价值,推动“无界金融”实现。目前京东金融已经衍生出了企业金融、消费金融、财富管理、支付、众筹众创、保险、证券、农村金融、金融科技、海外事业等十大业务板块,发展速度迅猛。截至2017年前三季度,京东金融各项业务交易总规模比2014全年增长了24倍,成为了全球范围内金融科技领域增速最快的科技公司之一。

或许从事金融业务,冰冷的数据比煽情的溢美之词更有说服力。截至目前,京东金融朋友圈聚集了400余家银行、120余家保险公司、110余家基金公司、100余家科技公司,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京东金融的服务足迹遍及全国1700多个县、30万个行政村,累计为800万线上线下商户以及20万中小微企业,3.6亿个人用户提供支付和金融服务,京东众筹累计融资达到50亿元, 扶持创业创新企业超8500家,渗透全国,成为在全球范围内为白领、中产阶级、农民提供金融服务最多的科技公司。

虽然只是短短四年时间,一个立足科技服务金融,布局缜密,领域垂直细化,机制灵活,反应唯快不破的巨无霸科技金融企业已经横空出世,在用实际行动与金融行业、科技行业共同构建共生、互生的新生态,取得了辉煌成绩,也获得了巨头认可,快速成为行业引领者。尤其是在2017年,京东金融步上发展快车道,与中国银联、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北京农商银行、大连银行、山东城商行联盟、亚联等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方便,创造价值,也创下了落地产品最快、业务种类最丰富、场景最多的业界纪录。

打通借贷链任督二脉

在京东金融运作下,金融服务的供需任督二脉被打通,金融业务更加场景化,更加平等,更加切实可行。

立足用户、用户行为、产品、业务流程和交易场景,京东金融通过AI等技术,实现对数据的梳理、挖掘、智能化整理,场景化展现,不仅打破了服务对象在互联网上的服务场景局限,而且打破了物理时空的局限,实现了线上线下连接的“O O”,即不再是线上到线下,或线下到线上的单向传导,而是以用户的活动、场景为中心,双向互为入口,互为服务,实现用户、产品和场景完美融合,让线下像线上一样便利和多样化产品选择,让线上拥有线下近似的体验和服务。

从京东金融服务对象来考察或许说得更为直白清楚。

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客户获取金融服务的主要渠道从线下转到了线上,银行线下网点获客能力下降,自建的网银、手机银行等平台活跃度十分低迷,传统银行业获得零售客户的难度越来越大,有钱贷不出去;而零售客户也常常在有需求时找不到银行服务。例如,所在区域没有被银行网点覆盖,或者由于银行服务手续繁琐而无法完成。京东金融与中国工商银行推出的“工银小白”就是一个成功产品。“工银小白”是业内首个场景融入式数字银行,是工商银行与京东金融在客户、账户、数据、信息、资金等方面深度整合的成果,在传统银行业态之外搭建了一个“享用碎片生活时间,满足重点金融需求”的零售金融新场景,对银行部分传统业务进行了整合创新,如一般存款证明通常需要客户前往银行网点办理,但通过“工银小白”,客户只需在线上申请存款证明等资信证明服务,京东物流就可以将工行开具的存款证明配送到家。通过这种服务与场景的无界连接,“工银小白”增加了用户黏性和交互频次,将“以金融机构”为中心的服务提供模式转变成“以用户为中心”模式——用户只要通过随身银行app就可以随手享用银行的服务和产品。

“京保贝”是京东金融针对京东自营供应商推出的一款互联网性质的保理产品,具有门槛低,融资成本低;效率高,融资款实时到账;客户体验好,按日计息,随借随还的特点。“京保贝2.0”版更上一层楼,从单一的融资产品升级为适用不同特征供应链、融合多种金融工具的一站式输出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京东金融的企业金融业务设计的京保贝、京小贷、物流金融、企业金采等产品,针对中小企业信用弱、融资能力差、担保能力不足的特点,对症下药,进行一体化金融服务,帮助客户盘活了供应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大幅改善了中小企业长期面临的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并让小微企业主从繁琐的企业金融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专注于做大做强主业。

帮助个人客户解决金融问题,也是京东金融的一个重要课题。2014年2月,京东金融推出了京东白条。现在“打白条”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大到租房买车旅游受教育,小到买啤酒打酱油骑共享单车,从北京到拉萨,从哈尔滨到三亚,都可以通过打白条来解决。现在白条分期、信用免押的消费形式,正在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标配”,大大提升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引领着金融应用创新和发展。

智能风控的强大力量

我们借钱出去最怕什么?

一怕受骗上当,二怕有借不还,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网上充斥各种各样的坑和套。

这种风险正是银行、基金、证券等金融机构在互联网时代发展业务的拦路虎。由于缺乏线上数据、线上场景,在发展线上金融业务时,无疑会遇到大量欺诈风险。如果没有足够的线上风险控制能力,传统金融机构很难迈出发展线上金融业务的那条腿。但由于用户习惯改变,线上金融业务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如果不做,将导致大批客户流失。

京东金融用科技在借贷双方之间搭建起一道防火墙,极大地降低了风险系数。京东金融的防火墙包括:一套底层风控和信用生态系统两个部分共四个大数据模型体系,即风险控制模型、量化运营模型、用户洞察模型、数据征信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深度学习、图计算、生物探针等数字技术手段,实现了无人工审批、实时授信、动态风控,并对用户实现了差异化定价,保证了坏账率和资损水平低于行业平均值50%以上,帮助合作银行在信贷审核上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客单成本降低了70%以上。其中,京东金融推出的“资产证券化云平台”,大大降低了融资企业的门槛,传统每单最低8亿元起,京东金融做到了2亿元起步,融资成本降低1至3个点,实现资产证券化中介机构的服务效率、管理效率提升20倍以上。

风控是金融的核心能力,风控的好坏直接决定系统风险和公司的成本。京东金融利用科技手段有效地预防了欺诈行为,优化了用户体验,打击了黑产。截至目前,京东金融已经构建起500 个风控模型,基于5000 个风险策略和60万 风控变量,积累了5千万 的黑灰风险名单,实现对3亿 用户信用风险的评估,让每个业务单变得更加安全可控。据统计,京东金融智能风控实验室利用RNN循环神经网络算法进行用户行为路径学习,达到反欺诈准确率超过目前市场平均水平3倍以上,该算法发表在世界顶级机器学习学术会议的PKDD2017上,成为世界级的科研成果。

鉴于在风控领域的出色表现,2017年6月,京东金融被《亚洲银行家》授予“年度信贷风控技术实施奖”,成为中国区唯一获得此奖项的科技公司。

如果说,金融科技是风口上的猪,只有大数据和科技才是帮助这头猪飞起来的左右两翅。已经成长为金融科技龙头企业的京东金融,把这个道理悟得更深更透,并且在不忘初心,砥励前行,向着新征程勇敢亮剑!

-The End-

曾高飞

法制日报社法治周末总编辑助理

央视财经评论员 人民网3C&环球网财经专栏作家

凤凰网名博 青年作家 产业经济观察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