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触摸一片深蓝

—青铜山峡谷纪行

作者 崔洪国

题记:“年去岁来无丝竹,旧貌新颜入万户。雪映松海心净修,闲看云天觅通途。” 走在那玻璃栈道上,上面触摸一片深蓝,下面脚踏水声潺潺,放眼山谷繁花似锦,一定会是另一场不同的视觉和感觉盛宴。

都知道南部山区是泉城后花园,群山环绕,峰峦叠翠,清流飞瀑,从入春开始一直到初冬,到处都是绿郁葱茏,花团锦簇。有朋友微信圈分享的春天和秋天济南南部山区,那真是一片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的海洋。从山脚的碧桃、紫叶李、槐花,到半山腰的红枫、银杏,漫山遍野,每一处都让人心醉神迷。这么惹人的锦绣山川,来济南这么多年,我竟是一次也没有光顾。除了这些地方离了市区有一段路程,济泰高速通车之前,来去不是很便捷,大家闺秀“藏在深闺人不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无数次想去,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成行。终于,在虎年的春节假期,还是选择了与众不同,避开了人多喧闹的市区,去 了济南南部的青铜山大峡谷。

旅记跨越时空寻一处山水秘境 青未了触摸一片深蓝(1)

车行一路,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天的蓝。极目远眺,天高旷清远,深蓝的没有一丝杂质,让你想到了一片无垠的海的蔚蓝迎着你漫卷而来,但似乎两种蓝给你的内心感觉和视觉冲击又很不一样。面朝大海,有咸涩粗狂的海风在耳边吹响,那碧蓝翻卷起雪白的浪花从天际奔涌而来,那一刻最想的就是在大海的拥抱里,沐浴着海风,翻拣起无数片点点浪花,撒开去,随着那大潮涌向无边的际涯。天空的深蓝除了无边无际的远,更让你有一种宇宙无穷的纵深感,除了彻骨,你很难找到一个准确的词形容,碧蓝,深蓝,瓦蓝,海蓝,蔚蓝,说是又不是,就是一种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有边界的蓝,清澈,纯粹,纯净。有那么一刻,你就很想伸开双臂,把那片蓝底子的无涯苍穹揽入怀中,融入心中。青铜山离我住的地方也就是半个小时的车程,所以到了那里依旧是这样的蓝天如影随形,登山的途中,我就不断尝试着用上面的两种感觉去触摸和感受那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深蓝。

路一侧的旷野里,是个靠山的村庄,散落着一户一户农家的院落,每家的院落都是二层楼房,院子被红砖的墙围着。大门上贴着新年的对联,隔得远,难辨内容,想来无非都是“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和“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过年嘛,谁都盼着富贵花开,财运兴旺,平安吉祥,这也是人们最朴素的愿望,虽然有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但梦想总是要有的,一旦照亮现实呢!每家的大门外都停着红色的轿车,是在外工作的孩子回家来过年了。村子里喜气洋洋,从远处看到在村子里来往拜年的人们穿着各色的崭新衣服,村外路边的灯杆上挂满了过年的红灯笼和大红中国结,过年的仪式感在农村还是很看重的。

村子后面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太阳还没有升高,那片纯粹的深蓝还主宰着天空的色调,在深蓝的辉映下,那些群山轮廓清晰。沿着山体是农业学大寨时期筑起的一层一层梯田,每一块梯田都是一片平坡,梯田边缘是用一块一块石头垒砌的石坝,从那些工程的整齐和结实能够想见当时人们壮志满怀的冲天豪情。旧迹还在,但时代早就变了,曾经人们也梦想着在那梯田上撒下种子,待丰收的季节结出累累垂实,但那毕竟不是沃野平畴,现在的人们已经学会如何与那群山共处,他们在那些梯田里挖了无数的树坑,植了无数的松树,一棵一棵的根部筑了储水围堰,那片群山正在用那无边的翠绿宣示着不息的生命之春。

那天去的人不多,路上车辆也没有以往那般拥堵,峡谷内也不是人潮涌动,摩肩接踵的旺季,所以行走在那些登山台阶,木栈道,玻璃栈道上不必担心后面有人催赶着前行。正好有足够的时间一边走着把最美的自己和风景摄入镜头,一边在细微地观察中作一些深入思考,除了那些大同小异的景观造型和“烤肠、饮料、矿泉水”的摊点叫卖声,至少我还是寻到了不少的不同和颇感兴趣的事。山区的人真淳朴实,为人热情厚道,自己家祖辈守着的一个大峡谷,也没见之前有多少人来过,如今成了网红打卡点,又建了凉亭、栈道、高空玻璃栈桥和行善尽孝文化浮雕,真巴不得远方的人多来转转,看看,谁不说俺家乡美呢!从大门外的停车,到里面服务人员对问询的热情回答,到耐心的指示和引导,无不让人感到宾至如归,暖意融融。那份热情真得如家人迎来了邻村来拜年的亲戚,别提内心多高兴了。进门的广场上穿了红色、黄色虎仔服装的导游热情地向人们免费分发着写满了“平安、吉祥、幸福”字样的红色祈福彩绸条幅,四面八方来的宾客接了条幅,除了说声“谢谢”,还不忘道声“过年好”的亲切问候。

旅记跨越时空寻一处山水秘境 青未了触摸一片深蓝(2)

冬天的青铜山少了花红柳绿,但过年的祥和与欢乐却无处不在。那些曲径通幽处的树枝上挂满了鲜艳夺目的梅花,走近了才看清是人工插到树上的人造梅花,“繁如瑞雪压枝开,翻岭吴溪免用栽。却是五侯家未识,春风不放过江来”,从远处看,在深蓝的天幕下,那些树真得是万花盛开,芬芳争艳,虽为人工制作,但由于漫山遍野,加之精工细雕,也真是以假乱真,让人身临其境。行不远处的步道和走廊两侧挂满了一盏一盏大红灯笼。有一片水面结了厚厚的冰,在阳光照耀下反射着银白色的光,对面是一面参差嵯峨的冰雕墙,有瀑布从冰雕的中间穿过来,哗哗向下飞奔着。

我在一处刻着君子小人的浮雕前停了下来,浮雕的题目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意为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清淡,小人间的交往像甜酒一样甘浓。君子的故事引用了随唐太宗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唐太宗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薛仁贵和恩人王茂生之间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小人之交则说的是龚自珍的儿子龚半伦认贼作父,引狼入室,为入侵中国的八国联军带路,把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放火洗劫一空,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并被龚氏宗族踢出族门,最后落得颠沛流离,死无葬身之地的凄惨下场。浮雕的旁边还塑了两个跪像,名叫“踩小人”,过往的行人都要到跪像前踩上两脚,仿佛才解心头之恨,这让我想到了岳王墓前跪着的秦桧,善恶总有报,曾经那般数典忘祖,虽也有过荣华富贵,但那都是过眼烟云,不光彩的人生成了历史,再想翻身可就难了。

旅记跨越时空寻一处山水秘境 青未了触摸一片深蓝(3)

“布衣得暖真为福,千金平安即是春”。一段祝福的音乐,一幅祝福的春联,一阵祈福的鼓声引起了我的留意。不远处是一个“幸福门”,进门是一溜向上的台阶,台阶两旁的梁柱和扯着的铁丝上挂满了祈福祝愿的彩绸条幅。“幸福门”旁边是一个工作人员热心地招呼着远来的客人,“敲敲鼓许个虎年的愿吧,挂个条幅祝个虎年的福吧。”妻子和女儿一人拿了一把鼓槌,“咚咚”敲了几下,鼓声在空旷的山谷内传响得很远。走过“幸福门”的人们纷纷把从大门入口处收到的祈福条幅挂在梁柱和那些铁丝上,我们一家也把几条条幅挂到了那些条幅的中间,条幅随风飘扬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人们发自内心地祝愿着自己和家人,天下所有的人幸福平安,健康颐年。我走近了看,那些红色、蓝色的条幅都写着名字,有的写着“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有的写着“一念拳拳唯远祝,健康长寿乐颐年”,还有不少从那字体看是孩童和年轻的恋人许给父母、恋人、亲朋的美好祝愿。有一幅在粉红的心形条幅上画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上面写着“一切安好”,还有一幅在蓝色的蝴蝶结上写满了“祝我们每天开心,我爱爸爸妈妈姐姐妹妹”,时间是2021年12月17日,那蝴蝶结的蓝色和那天的深蓝一样澄净、纯粹,让人心中充满了春风化雨般的温情。

我们随后去了峡谷内的钟乳石溶洞,溶洞全长约2500米,目前开放的有1000米左右。进入溶洞,有一种与外面世界完全不同的体验,那种体验转瞬即逝,所以我一边行走,一边记录下了我内心起伏的波澜。溶洞内一会阗静无声,一会莺啼燕语,这边还是冷气森森,往前行一会就是春风浩荡了。那些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幔就在崎岖不平的石路中间耸立着,有的在洞两边的山岩上型塑成各种各样的造型。有的如小桥流水,有的如寒江独钓,有的如澄江似练,有的如群峰争翠,有的如竹篱茅舍,有的如躬耕陇亩,有的又似百鸟朝凤,那些意象全是就地取材,因势塑形,与洞内的那些山岩和钟乳石融为一体,浑然天成,看不出一点人工斧凿的痕迹,形成了溶洞独特的意境构造。所有的钟乳石和山岩都点缀和雕满了无色的灯带和彩灯,一闪一闪,五颜六色的灯光更衬出溶洞的幽幻和神秘感,真就如进了瑶池仙境一般。

旅记跨越时空寻一处山水秘境 青未了触摸一片深蓝(4)

洞很长,当行了好远,感觉气势颇人,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就柳暗花明,峰回路转了。洞里的石柱、岩壁上镶嵌的音乐播放器播放着《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迎宾曲》《最亲的人》《步步高》等乐曲,古典与时尚交融,或轻柔舒缓,或欢快抒情,引领着你或急或缓的步履。

前行到溶洞的尽头是一个利用幽深空旷的空间打造的一处龙宫,五六条巨型的柱子有五六层楼高,每条柱子上都盘着一条巨龙,有数条水柱从顶端的龙嘴飞流直下,落到柱子围成的水池中,激荡起一团一团的水雾,四周围满了从溶洞穿行过来的游人。龙是人们内心亘古不变的情结,过年尤甚,所有的人们都在那些巨柱镶嵌的巨龙和下面的水池前驻足着,徜徉着。

从溶洞出来的时候依旧是艳阳高照,深蓝沁人。行到山的高处,那深蓝更加切近了,仿佛真得触手可及,我迎着那无边无界,无穷无际的深蓝向上攀登着。“上山容易下山难”,青铜山海拔不高,但山势险峻,好在环山栈道的设计充分顾及了人们不同的旅行体验,向上攀登的时候,一级一级的台阶既高又陡,那是因为人们着急看到险峰的风光;下山了,那些台阶就设计的平缓,是因为走了那么长的山路,腿脚的力气快要用光了,每级台阶之间没有那么陡削,踩在上面才没有那般腿松脚软,精疲力尽。

长长的栈道处处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行不远处,就是一株松树,栈道的中间凿了一个方方正正的洞,那柱松树的树干就从洞中穿出来,向上高高耸立着,行人累了,可以扶着松树站立片刻,既是一处景观的造设,又是一处休息和庇荫的驿站,你不得不为设计者的匠心点赞。

还有那些山石,也兀自在那里立着,你看,有一块山石就那么凸出来,原来并行的栈道只能容一个人侧身通过,但是没有人抱怨,人多的时候人们也是有序地等着前面一个人侧着身,贴着山石慢慢通过,再缓缓前行。有些巨大山石经历了无数次的风吹日晒雨淋雷击,从上到下垂着的立着,或粗糙,或光滑,或尖锐,或平展,无不透着“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气势,那蜿蜒的栈道与这些山石贴着,靠着,紧紧地融为一体。

旅记跨越时空寻一处山水秘境 青未了触摸一片深蓝(5)

来往的人们就顺着栈道,贴着,靠着这些山石前行着。前行不远的台阶就是一个拐弯,再紧赶几步上去就是一个观景台。因为青铜山峡谷是在四周群山的中间,西边是敞开的,所以谷内的风光一览无余。天空无处不在的深蓝如热恋中的情人贴近了依偎着跌宕起伏的山巅。站在一处观景平台上向西眺望,在那片深蓝中,无数群峰在蓝天和光霭中忽隐忽现,若即若离。深蓝触手可及,群山触目可及,心境顿然开阔了许多。有的观景平台的背阴处还有尚未融化的积雪覆盖着,人迹罕至,那些雪如一层洁白无暇的棉絮铺在广袤的田园上,偶有的一棵松树的幼苗在雪里挺立着,昂首向着群山上面的深蓝。

那天我们还走过了一段不长的玻璃栈道。初次走上玻璃栈道的人们无不感到心惊胆战,如履薄冰,下边就是悬崖和深涧,往下一看,腿脚也不听使唤了,踩不敢踩,扶没处扶,走不敢走,退无路退,那感觉真是惊心动魄。这就如人生,有如履平地的时候,也总有险峻陡峭,如履薄冰的时候,往前看,向前走,跨过去自然就是另一番开阔天空,云卷云舒了。“年去岁来无丝竹,旧貌新颜入万户。雪映松海心净修,闲看云天觅通途。”那一刻,我想到了之前一天在小区外面的环山路上踏着积雪漫行时的心境,随口又吟诵了当时随感而发的几句诗,毕竟这样的时光易逝,情景难得,心境相通,邂逅了,自然不想错过。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归去的时候唯一缺憾的是没有看到春色满园。想想也好,虎年已到,毕竟春天已在路上,听那融冰破碎汇入春水的声响,看那高高的树梢上无数经冬的鸟儿展开翅膀,欢快地鸣唱着飞来飞去,看那蛰伏了一冬的树木萌生着新芽,仿佛已经嗅到了春的气息,听到了春的脚步,还有山里人“拔凉拔凉的山泉水,暖心暖胃的冰糖雪梨”的爽快召唤,让我们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再到青铜山,走在那玻璃栈道上,上面触摸一片深蓝,下面脚踏水声潺潺,放眼山谷繁花似锦,一定会是另一场不同的视觉和感觉盛宴。

旅记跨越时空寻一处山水秘境 青未了触摸一片深蓝(6)

崔洪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烟台作协会员。出版有散文集《寻找灵魂的牧场》《胶东散文十二家崔洪国卷》。在《中国作家网》《烟台文化网》《当代散文网》《齐鲁晚报》《联合日报》《当代小说》《胶东文学》《首都文学》《黄海散文》《胶东散文年选微刊》等多家报刊媒体发表散文、书评120余篇,作品多次在省市征文大赛中获奖。《与海阳最美的邂逅》入选齐鲁晚报“青未了”优秀散文选读篇目,收录于《胶东散文年选(2021)》《清泉录—齐鲁晚报壹点号优秀作品选集》《黄海散文精选二十家》等多种散文选本。

壹点号风过林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