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诚实信用原则,有时简称为诚信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法律规则,是一种具有道德内涵的法律规范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当事人在市场活动中应讲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的利益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诚实信用自立自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诚实信用自立自强(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自立自强

定义

诚实信用原则,有时简称为诚信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法律规则,是一种具有道德内涵的法律规范。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当事人在市场活动中应讲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的利益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参考法规:

l 《民法典》第7条等

l 《合同法》第6、42、43、60、92、17、18条

l 《劳动合同法》第3、8、26、29、30、60、62、85、86条

l 《民事诉讼法》第13条

l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7、11、12条

用工实践中的关键

诚实信用原则被称为民商法中的“灵魂”,相关应用非常广泛,这里仅就其在劳动法领域中主要应用予以概述。在劳动法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有:

1 作为订立劳动合同等的基本原则

企业在与员工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培训协议、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等时,双方均应遵循该原则。用工单位与用人单位、劳动者订立劳务派遣协议时,三方均应遵循该原则。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订立的合同、协议或其中的条款,在法律实践中会被法院等司法机构判定为无效合同、协议或无效条款。

2 履行和要求对方履行必要的告知义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

3 履行和要求对方履行合法约定的义务和法定义务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2)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3)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l 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l 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

l 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l 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l 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4 运用该原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当对方出现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或发现对方有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事实时,及时收集和固定相关证据,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比如,可以依法要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法院确认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