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重工业由盛转衰的时代背景下,《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演绎了一个少女版的东北往事,钢筋铁骨的大厂,乱成一团的技校,霓虹闪烁的小香港,还有一群恣意奔放着野性与不安的少年,他们呼啸而过,向观众展示着一种特有的野性和细腻,而李梦饰演的紫薇,则像精灵一样,在一片苍茫和恣意之间,演绎出一个问题女生独有的美。

20岁那年的青春回忆(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她让我们看到了九十年代残酷的温柔)(1)

影片中人物设置非常丰富而且符合现实,无论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帮派头目杨北冰,学校里唯一的好学生于一,混在学校大门外的白宇宙,明里开歌厅暗地开赌场的黑道老板雷管,都有栩栩如生的表现,他们每个人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追求理想中的生活,而紫薇,却是其中最让人心痛的一个。

那个年代,几乎每一所学校里都有一个或几个紫薇式的女生,她优秀、漂亮,像一朵山茶花成为人群中的焦点,然而,她却总是带着几分落寞,文静的眼神似乎总是躲闪着什么,在旁人看来,她就像精灵一样突然就出现在学校里,又突然的离去。然而,她并没有如愿以偿的全身而退,不堪回首的过去突然被传遍整个学校,所有人都在指指点点,那一天,她就像没穿衣服一样,没有隐私,没有尊严,赤裸裸的暴露在所有人面前。

20岁那年的青春回忆(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她让我们看到了九十年代残酷的温柔)(2)

李梦把这种屈辱、伤痛和渐渐麻木演绎得深入了灵魂,就那么瘦弱而又随性的站在楼台上,若无其事的眉目之间无声的讲述着内心深处最后一道顽强的防线,就像杨北冰所说,那是她人生中最特别的一次拥抱。正是李梦把这样既绝望又渴望的内心世界,演得举重若轻,若有还无,不由得让人为之深深叹息。

这也是李梦的特点,她总是能把人物内心中的惊涛骇浪转换一种无形的能量,铺满整个银幕,而不是像很多演员那种通过撕心裂肺的叫和哭来表现,这是演技的灵性和实力体现,高级的演法就是这样,明明没说什么,却让你感到她有千言万语,明明只是噙着泪,却让整个世界好像泪水磅礴。

而这一次,她还展示了非凡的暴发力,在被耻笑了许久之后,原本在两位小伙伴陪伴下归于平静默默吃饭的紫薇,站起身来走过去,就当我们以为她只是想躲避的时候,她把手中的残饭剩菜从容的浇在对方的头上,整部电影都有打打杀杀,不乏大量血腥场面,这一个动作却称得上是最热血最痛快。

大概这就是天赋吧,从《天注定》里面性感冷艳的制服女孩,《少年巴比伦》不甘屈从于命运的厂花白蓝,《上海王》在男人的世界里占据一席之地的筱月桂,《夏天十九岁的肖像》谜一样的朱莉,再到《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里面伤痕累累却心向大海的紫薇,李梦一次又一次以多变的表演,诠注着人物内心最深处的爱与自尊、伤痛与顽强,让我们为这些角色命运感到着迷。

20岁那年的青春回忆(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她让我们看到了九十年代残酷的温柔)(3)

《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是一部充满野性和暴力的青春片,而李梦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让这部电影具有了更多的委婉和神秘,温情与浪漫,虽然看的时候非常心痛,但看到最后那一张枕着鲜血的笑容,我们亦感到了一种别样的灿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