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9月6日,印度的月船2号失联后,莫迪和西万的深情对白,莫迪勉励负责人西万,希望其能再接再厉,为印度下一次登月做好准备。但西万一脸坚定道:登月器只是失联,其会尽所能让Vikram着陆器早日恢复正常,为月船2号任务做个“交代”。

不过,来自美国方面的消息,却狠狠打了莫迪和西万的脸。据美国宇航局12月初发布的照片显示:印度的登月器在距月球表面2.1公里处失联,随后狠狠砸向了月球的南极区。Vikram着陆器和月壤碰撞后解体,至少出现了21块碎片,在着落点附近甚至发现了一个大坑。

印度登月探测器最新报告(印度登月已然失败)(1)

美国方面表示,由于维克拉姆着陆器主体直径达到了2.5米,它的高速坠落,不仅对月球表面“造成破坏”,而且可能引起月球表面“生态”的变化。即月球风化层因为印度的这次“鲁莽”举动,或重新塑化。

美国宇航局的观测表明,印度的第二次登月计划完全失败,新德里想要在月球建立基地还为期甚远。不过对于莫迪以及背后的支持团队而言,或许取得这样的成果,已经算是巨大的胜利了。原因很简单,印度从立项、研发再到发射,整个过程耗资不过2亿美元左右。反观美国、俄罗斯等国,在登月过程中花费的资金简直是天价。

问题来了,探测器在月球着落,难度到底有多高,印度为何在完成绕、探的步骤后,在最后的临门一脚出现了偏差呢?除了印度的技术积累不够外,其主要失误点在于心态不稳。换句话说,莫迪为了自己的面子,将登月列为了政绩工程,以期得到各方的支持,为自己的政绩加分。

印度登月探测器最新报告(印度登月已然失败)(2)

只是这种类似于“政治秀”的做法,不仅不会对印度航空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反而会拖累印度本已孱弱的航天科研实力。印度的做法,和其当下进行的“鱿鱼号”潜艇项目有异曲同工之意。

该项目在上马之前,曾进行过多次的考察,后来新德里选择了法国,认为法国不仅军工实力超卓,而且可以为印度提供技术支持。也就是说,印度和法国共同合作开发鱿鱼级潜艇,对于印度的利处更大。

遗憾的是,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印度军工人员似乎仍未完全掌握法国的技术。鱿鱼1号、鱿鱼2号在其下水试航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技术性问题。比如,潜艇的噪音过大,易被敌方的声呐发现;潜艇的下水深度不够,不利于实战的发挥,诸如此类案例不胜枚举。

印度登月探测器最新报告(印度登月已然失败)(3)

之所以举这个例子,只想表明一个事实,印度和外方进行技术合作,尚且无法保证产品的性能,其独立开发月球探测器,又能有几分胜算?印度想要成为真正的军事大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次美国主动戳破印度的“谎言”,也给新德里提了个醒。印度想要在月球立足,除了踏踏实实进行科研技术积累,别无他法。否则,这最后的2.1公里,将成为印度工业不可逾越的槛。

愿莫迪能够反思自己的举动,向月球进军真的不是一句口号那么简单,印度必须回归现实,否则这个大国梦或将永远只能在睡梦中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