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会元》卷七八:“天地之间有旱魃阴霾二鬼,为旱涝之害。旱魃头如人形。蛇身有翼,凡祈雨则埋其头於坎地。阴霾头如女人状,狐身,有翼,凡祈晴则埋其头离方之地。俱用罡煞炁以禁之。”在行法中做出其形象埋之。

什么人斩妖除魔(呼风唤雨斩妖缚邪)(1)

捉妖

又称收妖、降妖,或与收捉鬼物一起称为收邪。指行法捕捉妖怪。妖怪,指各种自然物或器具化成的精魅。

晋幹宝《搜神记》托於孔子说:“夫六畜之物及龟蛇鱼草术之属,久者神皆凭依,能为妖怪,故谓之五酉。五酉者,五行之方皆有其物。酉者,老也,物老则为怪。”

故其范围极广,凡魑魅魍魎、山魈、木客、妖狐、五通之类,都是人们想像中的妖怪。認为妖怪能迷人害人,致人疾病,带来灾难,故道教创设科仪,谓能予以捕捉收伏。

比较简单的情况以符咒镇伏,谓能使之现形被拘。而较为复杂的,便须结法坛,由法师召遣神将捉妖。

符箓派道教都有此项法术,而正一派尤胜擅长。宋以后,雷法盛行,捉妖多召雷部神將执行。各派所行具体方法不一,但基本关目大同小异。

通常在病患或灾患发生后,经法师“勘合”为妖怪作祟,则行符、咒、诀、罡,召遣神將前往收捉。“捉”时要建天罗地网,意谓用以围剿妖怪不使逃遁。

“捉住”时须存想神將捉住妖怪,將之“装”人事先准备好的罐子,然后以符封贴,或者將之“收”人预先佈置好的“天狱”当中,拷问其来历,称立狱考邪。

因认为妖怪可由树木、山林、土石及日用器具岁久成精,故在“捉妖”时常巡视周围“有无古怪石树及经年器用,法官纠察得实,先寻其物,將勇士数人变形为飞天八將碎其物,火煆之”。(《泰玄酆都黑律仪格》)

斩妖

指行法斩杀妖怪。旧时认为妖怪为山川之精物,各种动物、植物、器具乃至土石之类,年深日久,都能成为精怪,变化形质,迷惑人心,带来祸祟。

通常人有神志迷乱、哭笑无常一类疾病,以及出现无妄之灾,都解释成妖怪为祟。这时就必须延请法师收斩。通常须结法坛召遣神將“搜捕”,捕后或罚或杀。

也有直接由法师行模擬法术以“斩杀”的。如一法,以二尺四寸见方的红绢,上以羊血画符,掛在竿上,然后执竿巡著四方,念咒语“宛那云於幽利摩”三十六遍。

然后將绢紮成一轴,放在地上,大喝一声,用剑將之,斩为二段,云如此则“所有诸怪,悉断其首。”(《玄圃山灵区秘籙》卷下)

照妖镜

方仙道承传人道教的明镜辟妖之术。葛洪《抱樸子·登涉》云:“万物之老者,其精皆能假托人形,以眩惑人目而常试人,唯不能于镜中易其真形耳。是以古之人山道士,皆以明镜径九寸以上,悬于背后,则老魅不敢近人。或有来试人者,则当顾视镜中,其是仙人或山中好神者,顾镜中故如人形。若是鸟兽邪魅,则其形貌皆见镜中矣”。

这是道教利用古代技术成果作为法术之例。镜和剑在道教法术中和印、权杖一样居重要位置。道教中不仅以镜照妖,还可辟邪、辨冤、鉴形、遥视等,並作为天人感应、交通鬼神的工具。

宝瓶捉魈

捉魈,指收捉山魈、五通一类,“莫大灵通之祟”,为神霄派所传。

其法特点在预先製作宝瓶为法器。取新净瓶一只,用雄黄书天丁符贴於瓶底,又用符烧灰放人瓶內,將瓶口朝向“患”精魅之人。

臥处,放一面镜子照瓶口。再掐诀念《天丁下品咒》。天丁,为该法中擬想的神霄神將。念咒之后,再手飞念南斗六星,存想六星名讳一一剔人瓶中。

然后再上香,祝云:“当职运化瓶驻已获圆成,请天丁严装显服,鸣金钟,叩玉磬,藏形伏影。如有大邪不待指挥,便请奔出瓶营,摄附患身.通吐因依,以凭结解,就將邪祸驱出他界,立使患人魂魄还身。谨有緋钱甲马直符,仗火焚化,用助威灵”,云如此则立刻有应验,或者夜雷鸣,或中邪病人自作束缚、招供之状,即算其法完成,用素食清酒谢將。道法中收邪魅例要用瓶、罐“装妖怪”、鬼魅,此法更 突出“宝瓶”作用,在此类法术中颇具代表性。

道教令牌有几种?如何使用你可知晓?

「令牌」,是与法铃、铜镜、七星剑等齐名,用于召神役将的道教法宝。

令牌,也叫 「五雷号令」 「天皇号令」 ,是法官用于召将和遣将的法器。

「召将」 即召请天将,雷法(道教呼风唤雨、降妖伏魔的法术)理论认为法师手持令牌,在空中书符同时击打令牌侧面可以召来天将,并使其现身,故称「令牌一下见真形」。

「遣将」 亦作「发遣」,即在雷部天将到坛后,法师通过宣读「意文」传达本次法事的目的,例如祈雨、开晴、驱治等,再使用令牌朝天将发出具体指令,施展种种威灵。

通常,击令需要与法师的存思(指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内功和祖炁(音同:气,道家指人体内的能量)相配合。

法师在召将时,需要将外在的炁与体内的炁,在身体中的「雷城」(可以理解为「气场」)内混合。其次,以令牌的左上角沾法水,在桌子的东南(巽 xùn)位上画一个代表全阳的「乾卦」,然后导引身中的炁出至体外,三击令,「一击天门开,二击地户裂,三击万神降」,这样做的目的是将「乾卦」破为全阴的「坤卦」或代表风雷的「巽卦」,名「开乾破巽」。

在「三击万神降」时,法师还要配合存思,「桌角飞射一道金光」,冲开西北角上的「天门」,使天君官将腾云驾雾、掷火流金来到坛前听候法旨。

故宫钦安殿令牌主要分属 清微、神霄、灵宝及酆都诸法。

1.清微法系令牌

什么人斩妖除魔(呼风唤雨斩妖缚邪)(2)

• 清 玉质清微法系令牌之天一令 故宫博物院藏

此种令牌坊间极为少见,可见钦安殿保存之实物意义极大。其余令牌大部分可在清微道法集合中找到符文相仿之符,但难考其流源。

清微法,据《清微仙谱》载,该法源自唐末广西零陵人祖舒,经第九代南毕道将雷法授予黄舜申,黄遂以擅雷法而闻名京师,受南宋理宗召见。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一二八六年)赴召,授为「雷渊广福普化真人」。

据《清微应运》称,其法传自元始天王(即元始天尊),汇集「上清、灵宝、道德、正一」四家之精粹,强调人的内炼和外用,认为内炼是道法灵验之根本,外用是内炼的体现,故称「静则交媾龙虎,动则叱咤雷霆」。

2.神霄法系令牌

什么人斩妖除魔(呼风唤雨斩妖缚邪)(3)

• 清 木质神霄法系令牌之天皇号令 故宫博物院藏

神霄法,出现于北宋末年,以徽宗时期的林灵素、王文卿为代表人物。从文献和现存仪式来看,该法承袭了早期《灵宝经》的内容,并加入「雷霆三帅」(邓、辛、张三位雷部天君)的策役作为其特色,注重外在的「曜煞推演」与内在的「真气炼化」,即强调「内修为丹、外用成雷」的理论。

现陈设于钦安殿红漆描金小卷书案上令牌锦盒内,正面龛内浮雕「勾陈天皇大帝」人首蛇身像,中间有「天皇御政万神疾摄」以及「天敕天奭晶精湿赫」等字,反面有「天皇号令」等字样。

什么人斩妖除魔(呼风唤雨斩妖缚邪)(4)

•《大成金书》中所刊“五雷号令”令牌

后世留有大量神霄法不同时期和师承的著作,例如成书较早的《高上神霄紫书大法》,大致沿用《灵宝度人经》的内容与逻辑,并未明确提出令牌的运用。

《 高上神霄玉枢斩勘五雷大法》偏重对「欻火律令邓天君」和「五方蛮雷」的召遣,虽然该书未直接提出「斩勘令」或「欻火令」,但后世出现了以「邓天君」及「斩勘法」中符咒为蓝本的令牌。《先天雷晶隐书》则强调「天母」、「天皇」,在雷部天将中多选用「飞捷报应张使者节」(张天君,名讳张节),多见使用「天皇号令」(同时调天兵天将、雷部神仙的令牌)。

什么人斩妖除魔(呼风唤雨斩妖缚邪)(5)

• 清 木质「神霄法」系令牌之祖讳令

令牌属祖讳令,正面右上方贴有红签,上书「北方敕镇法坛用」。上刻符图一道,与「神霄法」中「祖讳」或「使者号」令基本吻合,外以「后天八卦」环绕,其形制有别于一般令牌,背后有双团龙纹,从红签上的内容推断,是在斋醮仪式用来敕镇北方法坛时所用。

什么人斩妖除魔(呼风唤雨斩妖缚邪)(6)

• 清 木质「神霄法」系令牌之斩勘令

什么人斩妖除魔(呼风唤雨斩妖缚邪)(7)

• 清 木质「神霄法」系令牌之欻火令

此符正面刻有「天敕天摄天灭地敕地摄地灭令」等字样,背面则有「雷霆都司欻火律令」等字样。

什么人斩妖除魔(呼风唤雨斩妖缚邪)(8)

• 《高上神霄玉枢斩勘五雷大法》中所刊「信符」

什么人斩妖除魔(呼风唤雨斩妖缚邪)(9)

• 《高上神霄玉枢斩勘五雷大法》之“信符”

3.酆都法所用九泉号令

该法令牌式样有六,以「酆都令」统称,主要包含「酆都号令」及「酆都正令」两者。前者「用枣木,长五寸,阔二寸四分,厚八分,以六丁日雕成」,并附「敕咒:酆都号令,万神咸听。上至九天,下及幽冥。吏兵猛将,有令敢停。拒逆违命,法有常刑。急急如酆都大帝律令敕」。

什么人斩妖除魔(呼风唤雨斩妖缚邪)(10)

• 清 木质“酆都法”所用令牌之九泉号令及令牌内部 故宫博物院藏 现陈设于钦安殿红漆描金小卷书案上

令牌正面刻“九泉号令符”等字及“P”字形排列的秘咒,背面则刻有星象及敕(chì)咒。

什么人斩妖除魔(呼风唤雨斩妖缚邪)(11)

• 《酆都车夏二秘法》中所刊“九泉号令符”

后者据记载由郑知微(宋代道士)所用,需要与《黑律》(北帝派道书)配合,方能如法发挥作用。该令具有肃杀之气,所以需要选择癸亥日及诸亥日(天干地支的最末)、十恶大败日(指甲辰、乙巳、丙申、丁亥、戊戌、己丑、庚辰、辛巳、壬申、癸亥这十日,办事、喜庆之事皆忌)、受死日(不吉祥的日子)等具有强烈「肃杀」含义的日子雕琢。在木材选择上以枣木、栢木、枫木、桃木、梓木为上,其他木不得用之,犯者临事不成。该令还有明确禁忌,即不可将令传与破伤形体髡流之人(指受刑罚、剃发流放之人)。

什么人斩妖除魔(呼风唤雨斩妖缚邪)(12)

• 清 木质“酆都法”所用令牌之九泉号令 令牌内部

4.灵宝法所用玉清总召万灵符命

灵宝斋法侧重发炉、出官,古本无令牌,宋末元初的《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的「传度醮仪」始见令牌,在传授「东华教法」时师要执令牌诵咒。此后,师父才能将令牌授予弟子,弟子行三礼受之。嗣法弟子必须配备令职、治事佩印,方能策役三界灵官。

什么人斩妖除魔(呼风唤雨斩妖缚邪)(13)

• 左:《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中刊“玉清总召万灵符命” 右:「灵宝法」所用令牌之玉清总召万灵真符令及局部

什么人斩妖除魔(呼风唤雨斩妖缚邪)(14)

• 《雷霆欻火张使者秘法》中所刊“召陶元帅(秘 号 )”

什么人斩妖除魔(呼风唤雨斩妖缚邪)(15)

• 清 木质净尺 故宫博物院藏 现陈设于钦安殿红漆描金小卷书案上令牌锦盒内

另有一木牌属净尺。五面有符,形制不同于普通令牌,是一种功用类似「惊堂木」的道教法器。斋醮中,高功代表天尊说法或代祖师嘱将,至关节处鸣尺镇堂,大众咸听。此器四面刻符,对比文献,溯其源流,当与「天医陶元帅」有密切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