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花

有的地方叫做“水豆腐”,是用前一次点豆腐的窖水存放几天后形成的酸汤,再用这种酸汤点豆腐,使其比一般是豆腐更为滑嫩,比“豆腐脑”更紧扎。

贵阳的遵义豆花面怎么制作的(贵阳人的豆花面)(1)

△《风味原产地·贵阳》

宽宽的面条,浸泡在香浓的豆浆中,盖着一团雪白的豆花,这便是《风味原产地·贵阳》中出现的美食——“豆花面”。

·美食历史

豆花面是贵州遵义独创的传统名小吃,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据说,在清朝末年创造,当时还只是一种素食,由一行善人家专为来湘山寺烧香拜佛的人开的,因此利微薄,为了维持下去,不少人献计献方,一直经营到三四十年代,发展成了正宗的遵义豆花面,且生意兴隆。

1958年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视察遵义时,还特地品尝了豆花面。很多游客也纷纷慕名而来。

如今豆花面不仅遍及了遵义的大街小巷,已然也火遍了贵阳的大街小巷。

在贵阳也能吃到很正宗的味道,还有不少一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老字号豆花面面馆可供选择。观水路的“胖姐吴记豆花面”,环城东路的“遵义名小吃豆花面”,博爱路的“味香醇朱家老字号”,油榨街花鸟市场的“杨记遵义豆花面”等等......

·27年老字号

今天团团要去的就是观水路的“胖姐吴记豆花面”,一家快30年的老字号。位置靠近贵阳“甲秀楼”。

贵阳的遵义豆花面怎么制作的(贵阳人的豆花面)(2)

△助农团团-玲玲/摄

从1994年开业至今27年,不断积累人气。工作日9点之后开始出现排队情况,周末更加火热。建议错开饭点来!

贵阳的遵义豆花面怎么制作的(贵阳人的豆花面)(3)

△助农团团-玲玲/摄

为此小编选择今天(工作日)早晨9点之前到店,找到老板(胖姐),下单了一碗肉丁豆花面,随后到旁边出餐间自取肉丁蘸水。

贵阳的遵义豆花面怎么制作的(贵阳人的豆花面)(4)

△助农团团-玲玲/摄

找好位置,坐等几分钟,店员会将煮好的豆花面送到位置上。

贵阳的遵义豆花面怎么制作的(贵阳人的豆花面)(5)

△助农团团-玲玲/摄

他们家豆花面的原材料都是自制的,面是自己擀制的鸡蛋面,豆浆也是现磨的。

贵阳的遵义豆花面怎么制作的(贵阳人的豆花面)(6)

△助农团团-玲玲/摄

将煮得恰到好处很有嚼劲的鸡蛋面浸泡在豆浆中,让面条吸收豆浆的醇香,最后盖上滑嫩的豆花,配上独特的辣椒蘸水,光是看着都十分诱人。

贵阳的遵义豆花面怎么制作的(贵阳人的豆花面)(7)

△助农团团-玲玲/摄

还有多种凉拌小菜可供自取。

贵阳的遵义豆花面怎么制作的(贵阳人的豆花面)(8)

△助农团团-玲玲/摄

·灵魂蘸水

豆花面的灵魂关键在于那碗辣椒蘸水,因为它关乎了一碗豆花面的好吃与否。每家豆花面蘸水的原材料无外乎油辣椒、肉丁、花生米、鱼腥草、葱花等,但是每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制作过程,大到食材的选择,小到制作辣椒和花生的火候。

他家的辣椒属于香辣的那种,主香不太辣,鱼香菜和榨菜根据个人口味自行添加。而鱼香菜则是豆花面蘸水的灵魂所在,能疏散风热,让豆花面好吃还不上火。

贵阳的遵义豆花面怎么制作的(贵阳人的豆花面)(9)

△助农团团-玲玲/摄

里面的肉丁很多,而且他们家的肉丁很大坨,是真的可以用“坨”来形容。

贵阳的遵义豆花面怎么制作的(贵阳人的豆花面)(10)

△助农团团-玲玲/摄

·地道吃法

边蘸边吃是豆花面的传统吃法,第一口,先夹一小块豆花,感受一下豆花的软嫩,再喝上一口面碗中醇香的豆浆。

贵阳的遵义豆花面怎么制作的(贵阳人的豆花面)(11)

△助农团团-玲玲/摄

这时算是正式开始吃面了,挑起一些面,放进蘸水碗中搅拌,使面条中裹着蘸水内的内容。

贵阳的遵义豆花面怎么制作的(贵阳人的豆花面)(12)

△助农团团-玲玲/摄

送入口中,慢慢咀嚼,含有豆浆香味的面条夹杂辣椒、肉丁、花生等内容,所有味道交汇,再加上淡淡的鱼香菜味道,完美搭配!

贵阳的遵义豆花面怎么制作的(贵阳人的豆花面)(13)

△助农团团-玲玲/摄

面条和豆花交替着吃,过程中不时喝一口豆浆,不一会你会发现一碗豆花面连面带汤很快就消灭干净了。

贵阳的遵义豆花面怎么制作的(贵阳人的豆花面)(14)

△助农团团-玲玲/摄

·简易吃法

当然如果你觉得边蘸边吃有些麻烦,可以选择近年来才出现的一种吃法——“干馏”,如今很多豆花面面馆老板在你下单时都会问一句“蘸水还是干馏?”,“蘸水”就是传统吃法,“干馏”便是简易吃法,豆浆不盛于面碗中,单独一碗,蘸水直接淋在面和豆花上,上桌后将其搅拌均匀,类似干拌模样,豆浆单独喝。这种吃法虽省事不少,但小编个人认为这样就吃不到完整的豆花了,也少了不少乐趣。

比较建议边蘸边吃哟!

—— ——团团美食推荐—— ——

●探店名称:吴记豆花面

●美食地址:南明区观水路55号

●人均消费:13元每人左右

编辑:李平平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