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重重困难后,如懿终于如皇上所愿,成为了他的皇后,他的正妻,终于陪他站在了万人之巅,权力顶端。

《如懿传》皇上(如懿传皇上南巡)(1)

而在那个地方,因为有如懿的陪伴,他终于不再感觉到孤独和害怕。

让如懿成为他的妻子,是他前半生中所苦苦纠缠的一件事,如今终于得偿所愿,自然十分开心。

《如懿传》皇上(如懿传皇上南巡)(2)

在那段时间里,皇上展现了对如懿明目大胆的偏爱。

如懿刚继位,便惩治了金玉妍,以赐她红玉髓耳环为由让容佩刺穿她的耳朵,金玉妍因为委屈告诉了皇上,皇上却认为她目无皇后,反倒将她罚去奉先殿跪着思过。

《如懿传》皇上(如懿传皇上南巡)(3)

自己的万寿节,皇上反倒给如懿送了一个礼物:因为如懿之前曾被关进冷宫受尽苦楚,而冷宫里多半是先帝留下来的嫔妃,他已经下旨将她们挪去热河行宫好生养老,让她们不再过这样的苦日子。

他对如懿说从今以后便不再有冷宫,宫中的夫妻一心,绝对没有情绝相弃之时。

《如懿传》皇上(如懿传皇上南巡)(4)

《如懿传》皇上(如懿传皇上南巡)(5)

《如懿传》皇上(如懿传皇上南巡)(6)

另外,他将如懿的父亲那尔布追加为一等承恩公,额娘为承恩公夫人,特许她额娘进宫探望她,好好聚聚。

《如懿传》皇上(如懿传皇上南巡)(7)

他还说如懿终于成为了他的皇后,两人终于可以一同入画,在画中相依到老了。为此,他还早早地叫了郎世宁做准备。还记得从前两人因为身份原因,只能送给对方自己描摹对方样子所画的画,如今,如懿成了皇后,可以名正言顺地和他出现在一幅画中了。

《如懿传》皇上(如懿传皇上南巡)(8)

《如懿传》皇上(如懿传皇上南巡)(9)

他说他想和如懿做很多很多的事,过些时日,他想带如懿去五台山烧香,想去谒祖祭陵,想去告慰列祖列宗,告慰天地......

后来巡幸嵩洛,他真的只带了如懿一人前去,明目张胆地偏宠,那时的皇上,高兴地吟诗“岚拖千岭浮佳气,日上群峰吐紫烟。”他说,如懿啊,走在这苍茫天地间,就只有我们两个人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好不快意啊。

《如懿传》皇上(如懿传皇上南巡)(10)

《如懿传》皇上(如懿传皇上南巡)(11)

另外两人撒糖最厉害的便是第一次南巡了,宫中上下早早地便准备起来。

到了南巡出发的那天,整个队伍十分声势浩大,不过我却注意到了一个事情,那就是皇上的帽子。

《如懿传》皇上(如懿传皇上南巡)(12)

皇上平日戴的帽子都十分华贵,可是此次出行,他戴的帽子却十分简单,甚至和身旁的侍卫都没有太大区别。

只是帽子的形状更偏窄一点,帽檐上镶嵌了一颗珠子。

《如懿传》皇上(如懿传皇上南巡)(13)

可能是因为路途遥远,皇上并未着吉服,而是穿了常服,清朝的常服是由常服冠、常服袍以及常服卦构成的,而皇上的那个帽子,便是常服冠。更确切地说是夏常服冠,这种冠帽又被称作“凉帽”。

清代官员夏日也会穿戴这种凉帽,以作官帽。凉帽的形制,无檐,形如圆锥,俗称喇叭式。材料多为藤、竹制成。外裹绫罗,多用白色,也有用湖色、黄色等。上缀红缨顶珠。顶珠也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

《如懿传》皇上(如懿传皇上南巡)(14)

皇上凉帽上镶嵌的顶珠是东珠,之前在写朝珠的时候我就有提过东珠。

朝珠是清朝皇帝和官员着礼服(即朝服、衮服)、吉服(即龙袍)和常服时佩戴的一种装饰物,挂在颈项垂于胸前。而东珠朝珠是所有材质的朝珠中等级最高者,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才能佩戴,即使贵为皇子、亲王也不得使用,十分珍贵。

《如懿传》皇上(如懿传皇上南巡)(15)

清朝将产自于东北地区的珍珠称为东珠(或北珠),用于区别产自南方的南珠。清朝统治者把东珠看作珍宝,用以镶嵌在表示权利和尊荣的冠服饰物上。

东珠因硕大饱满、圆润晶莹,并且能散发出五彩光泽,用它制成的首饰光彩熠熠,尽显高贵奢华。

《如懿传》皇上(如懿传皇上南巡)(16)

同时,由于东北是满族的发祥地,钟爱并珍视产自东北的特产东珠,也是清朝统治者藉此表达对祖先的尊崇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秉承之意。

皇后、皇太后的冬朝冠,缀饰的东珠与珍珠约300颗,冠顶东珠13颗,珍珠51颗。余如耳饰、朝珠等,也用东珠镶嵌,以表示身份并显现皇家的权威。

《如懿传》皇上(如懿传皇上南巡)(17)

与此同时,在史料的画像中,也的确能够找到清朝统治者的常服冠与如懿传中的大体相同,可见剧组在拍之前还是下了功夫去用心了解的。

《如懿传》皇上(如懿传皇上南巡)(18)


END

本期看点:东珠 常服冠

欢迎关注我,从影视入手,聊些有趣的文化。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