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海北的城市里,最出乎我意料的应该是太原。

之前,从未去过太原。

细想一下,这么多年,对太原的认知,也不过停留在黄土高原、煤、土豪、雾霾这些刻板印象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而真实的太原,与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太原最有名的美食(没吃过都对不起那张去太原的车票)(1)

南中环桥、纯阳宫、文庙、山西会馆、乔家大院、平遥古城,还有柳巷、食品街,简直是有历史、有文化、有温情、有美食的“四有城市”呀。

不过,管它“四有”、“五有”,最吸引吃货的,一个“有美食”就够了。

1.头脑

头脑在太原人心目中的地位极高,是当地名小吃之首,外地根本喝不到。

头脑往往要就着腌韭菜来吃,头一口确实不咋地,黄酒与羊肉掺和在一起的味道很怪,只比老北京豆汁儿好那么一点点儿。

但,味蕾很快会接纳这暂时的不适,再配上帽盒、烧麦,真能感受到胃里的热气慢慢向身体各个部位扩散,那股热乎劲儿,怎一个舒坦了得。

太原人喝头脑不用勺子,要就着碗直接吹,这样才过瘾。

他们说,这是一天的动力之源。

2.丸子汤

早餐除了喝头脑,也可以来碗热腾腾的丸子汤。

南海街9号的老太原丸子汤,味道尤其的棒!铺子不大,也很简陋,大清早起,得有个人占座才能安安生生的喝口丸子汤。

这家的丸子汤,用大骨熬成,师傅盛汤的时候,可以看到勺子里翻滚的骨髓。这样的汤想都不用想,绝对好喝。

太原最有名的美食(没吃过都对不起那张去太原的车票)(2)

关键是,满满一大碗只要六块钱 ,搭上香酥可口的葱油饼,恨不得一天都赖在这间铺子吃个够。

对了,老太原说他家的葱油饼可是全太原最好吃的哦!

还有一家一品丸子汤,在儿童公园附近,也很绝,丸子汤有猪肉的,也有牛肉的。他家搭的不是葱油饼,而是外焦里嫩的油旋儿。

抹上点辣椒油,放进点醋,一口油旋儿,一勺丸子汤,即便是昏昏沉沉的阴天,心里也会有升起的大太阳!

3.蒸饺

“清和元的头脑,认一力的蒸饺。”

街巷中,如果向太原人打听当地特色小吃,得到的答案多是上面这句话。也许会有很多人吃不惯清和元的头脑,但尝过的,绝大多数人都会为认一力的蒸饺拍手叫绝。

太原最有名的美食(没吃过都对不起那张去太原的车票)(3)

这也是家清真馆子。

后厨的师傅们活儿好,很会玩花样,每个笼子中间都会摆着开了口儿的饺子,笑得合不拢嘴。

被称为“晋菜活字典”的李先明告诉我,这家蒸饺的馅儿可费功夫了,要不停的搅打,一斤肉得打进半斤水才算可以。

怪不得吃起来馅儿那么嫩那么香呢!

4.醋

不管是喝丸子汤,还是吃蒸饺,有一样绝对少不了,那就是醋。

山西也产醋,尤其是太原,有全国最好的醋。

我找的旅店在文庙附近,离宁化府不远。在太原,老西儿们吃的最多的是宁化府的醋,他们大早上就拎着个塑料桶到宁化府打醋,那场面,一个字,壮观。

宁化府的醋味道真的是好,到太原的那个傍晚,微雨中漫步,春风拂过,整个空气中弥散着醋的清香,惬意感倍增。

太原最有名的美食(没吃过都对不起那张去太原的车票)(4)

而在清徐县,陈醋走的可不是工业化流程,你去宝源老醋坊,就会明白人的双手有多灵巧,红高粱、大麦、豌豆、红心大曲、皮糠,在他们手下从醋坊一头走到另一头,穿过夏秋冬春,最终成为色泽亮丽、味道醇美的老陈醋。

从太原走的时候,如果别的不好带的话,就带点儿醋吧。清徐县宝源老醋坊二十年的陈酿,你值得拥有。

5.刀削面

“如果你到了山西不吃碗刀削面,都对不起到这儿来的车票,真的。”

走之前,太原的朋友这样跟我说。

真得吃刀削,坐汽车颠簸一整天,苦不能白受了。

太原也有很多快餐式的面馆,但那样的馆子里做出的刀削面,我家方圆不出200米也能吃到,实在没必要去了。

太原最有名的美食(没吃过都对不起那张去太原的车票)(5)

朋友推荐了山西会馆(和平南路店)的刀削面。傍晚去的时候,我真的给惊到了,一楼竟然有文艺晚会,问了服务员,天天有。

使劲儿掐了掐手脖子,这确实不是在做梦。节目很多,《大红灯笼高高挂》、《现代婚礼》、《二鬼摔跤》等等,嗨到爆。

节目中还有个山西会馆自编自导的舞蹈,讲述的是刀削面的由来。就着厨师们刚做好的刀削面、舞台上的表演,面好吃,妞儿好俊,舞好看,出去还能吹牛逼,这体验,绝了!

6.剔尖儿

我大学同学,是山西人。他总闹不明白,为毛刀削面能代表山西面食,而不是剔尖儿。

用他的原话,“剔尖儿才是面中龙凤,口味口感明显更胜一筹!”

抛开剔尖儿与刀削面之间的个人恩怨,单说一说这剔尖儿。

剔尖儿两端细长、中间部分稍宽厚,是用筷子沿盘边剔面剔出来的。煮出来的面,就跟一条条白不溜秋的泥鳅似的。

太原最有名的美食(没吃过都对不起那张去太原的车票)(6)

山西会馆的高手,利用特制拨板、竹筷剔面,粗细只有五毫米左右,半小时即可供十几个年轻后生同时进食。

剔尖技艺之高,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面只占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浇头的好坏。浇头中,我最喜欢吃白菜小炒肉,剔尖儿白细光滑、软而有筋,浇头香味儿浓郁,掺和在一起,的确是面中极品。

7.碗托

吃罢刀削面和剔尖儿,肚儿溜圆,得消消食儿了。

最好的办法,是到繁华点儿的大街上,走到卖碗托的跟前,要上一碗酸辣爽口的碗托。

如果找不到卖“碗托”的,见到卖“碗秃”、“碗凸”、“碗坨儿”的,也行。十里不同音,山西各地口音差异太大,同一样东西,会有好几种、甚至几十种叫法。

太原最有名的美食(没吃过都对不起那张去太原的车票)(7)

碗托的摊子上,摞着高高的碗,碗不大,里面的内容也不多,就只有趴在碗壁上的糊糊,老板小哥儿“蹭蹭蹭”那么几下,就往里放好了蒜汁儿、陈醋、辣子等等调料。一问价钱,五块钱一碗,简单得真有些不值了。

但不要被假象蒙蔽,吃上一口,爽得让你刚才那点儿的小心思烟消云散。

这大概就是市井味道的魅力吧!

8.灌肠

碗托还有一个嫡系的兄弟,都是用荞麦面蒸出来的。味道好,推荐指数爆表。

人说,一个城市的内在气质往往来自于街角巷弄。

网上很多人都在推荐柳巷,其实那条大街一点都不好,商业味儿太浓,代表不了太原的特色。

食品街不错,至少有古色古香的韵味儿。

太原最有名的美食(没吃过都对不起那张去太原的车票)(8)

为什么觉得食品街比柳巷好,除了上述原因,还因为一个店铺——杨记灌肠。

这是家小作坊式的铺子,一家两代人坚守着传统手工制作,用时髦点的说法又叫做“匠心灌肠”。

也正因为这样,不管你什么时候到这家店,都能看到里面人满为患。

别家吃到的灌肠,会有荞麦面的绵味儿,但这家的却很利口。配上特制的浇头,加上辣子和香醋,荞麦面的清爽与浇头的咸香恰到好处的中和在一起,酸辣爽口,那味道这辈子都忘不了。

9.蘸片子

蘸片子是清徐县的一道特产。

与其说这是一道菜,还不如说是一种饮食方式。就是将土豆、豆角、白菜叶、菠菜叶蘸上面糊后煮熟后,再蘸上调好辣子、番茄酱、炸酱之类的蘸水。

很有意思的一道菜,是在清徐德胜园吃到的。

太原最有名的美食(没吃过都对不起那张去太原的车票)(9)

这道菜的产生,与时令有关。过去,每年春末夏初,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的面食也显得有些青黄不接。勤劳智慧的清徐人民,就把当季的蔬菜拌上面糊,放到水里一煮,蘸点盐头果腹。

久而久之,就成就了这道菜。

像这样必须靠调料提味的菜,最关键的还是蘸水。我自己喜欢酸辣口儿,在辣子蘸水里放些醋,怎么着也能吃一盘。

10.“眼眼食”与“指掌食”

“眼眼食”不是一种美食,而是很多种美食的统称。但凡是面团通过特制的有“眼眼”的炊具压制而成形,故称“眼眼食”。

过去,普通百姓吃的“眼眼食”,大多用高粱面加豆面或加榆皮面制成,也有用荞麦面的。常见的“眼眼食”有饸烙、漏面、擦尖、抿蝌蚪、压钵钵、擦片子等。

太原最有名的美食(没吃过都对不起那张去太原的车票)(10)

“眼眼食”的工具极为简单与随意,只要是有多眼的器具,都可用来做眼眼食,比方说我们擦萝卜的擦板。

当然,还有更简单的面食,就直接用手掌或手指的压力把面团或面糊搓成或挤出特定形状,煮熟就能成为一道美味佳肴。比如“圪饦”、“搓鱼儿”、“圪搓握猴猴”、“握溜溜”等。

太原最有名的美食(没吃过都对不起那张去太原的车票)(11)

因为没有学名,我暂且把这称之为“指掌食”。

山西的面食千奇百怪,变化多端。有朋友告诉我,像“眼眼食”和“指掌食”这样的面食做的最好的,不在饭店,而在普通家庭里的。

这与我一直以来的观点也相契合,真正的高手在民间,我姑且把这种理念称之为“群众饮食观”。

看了这么多太原的美食,想必都饿得不行了吧,如果还想更饿,那来订阅“好食记”或微信搜索同名公众号吧。

太原最有名的美食(没吃过都对不起那张去太原的车票)(12)

文|李泓江

编|焦 萌

好食记为头条号签约作者,发布内容均属原创,版权属于河南观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