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1年,在莫扎特生命之光即将熄灭之时,其绝笔之作《安魂曲》以高度艺术性和深刻性的音乐表达了对生与死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安魂曲”始于天主教告慰逝者的弥撒仪式,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弥撒曲,随着“安魂弥撒”的发展,其功能已不再局限于宗教中悼念亡灵,而是逐渐拓展为悼念逝者、安抚后人甚至作为独立的音乐审美而存在的音乐形式,莫扎特的《安魂曲》是他借用“安魂弥撒”这种宗教音乐方式来表达个人生死观的作品。
一直以来关于《安魂曲》与莫扎特夭亡的关系流传着众多说法,1791年贫病交加的莫扎特受到一位神秘人重金委约创作一部《安魂曲》,特殊的音乐主题和来访者的神秘感令莫扎特对这部作品格外重视,甚至预感到自己的生命之旅即将结束。
《安魂曲》的创作背景
曾有人说,莫扎特的宗教音乐创造出了一个精神和肉体公共狂欢的桃花源,或者说为我们指向了桃花源的去处,当然,这个桃花源在当时是属于贵族和宗教上层人士的。现在,历史证明了,他的音乐超越不同信仰、宗教、种族、文化、时间和空间地域,是神所赋予的声音,是天性挣脱当时宗教的束缚。莫扎特的圣颂是人的声音,是纯纯粹粹的自我,是世俗的欢乐。因为是莫扎特,第一次在音乐上,在这个宗教长期统治驾驭的精神领域里面,表达了凡人世界的向往和真实。在莫扎特的音乐里面,没有忧伤的体会,曾经有过的忧愁也在他的音乐里面寻找到了摆脱的道路,是欢乐,是盛宴之前的歌唱,是自由,是狂欢中的自己的心灵。1791年12月5日,伟大的莫扎特与世长辞了,由于家境贫寒,他只能被埋葬在公墓里。仪式也非常简单,没有送葬的人群,也没有悲歌哀曲,只有那部他留给后人的庄严的《安魂曲》在人间久久的回荡。
直到去世,莫扎特也没能完成这部富于人道主义色彩的作品,这果然成了他为自己做的安魂曲,最终由他的学生苏斯迈尔根据他留下的手稿续完。他在35岁那年贫病交加中死去。只有他的音乐,没有一丝伤感,充满阳光、欢乐。 《安魂曲》无论在乐曲结构还是合唱织体方面,都与18世纪上半叶德国古典合唱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亨德尔的清唱剧等都是产生这部作品的基础。莫扎特摆脱了宗教音乐的束缚,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他使管弦乐队交响化,并与人声部分形成戏剧性对比,大大丰富了合唱音乐的表现力。
《安魂曲》倾注了莫扎特全部的心血,他甚至认为这是写给自己的《安魂曲》。面对命运既定的生死之数,病榻上的莫扎特无力抵抗,在第九曲《泪经》刚动笔之时倏然长逝,今天我们听到的通行的版本系由由莫扎特的学生苏斯迈尔根据他的草稿整理
“安魂曲”是教会用于追悼仪式的一种弥撒曲,一般由几个传统的乐章组成。莫扎特的《安魂曲》虽然是按照传统形式而写的,歌词也是拉丁文的经文歌,但音乐部分无论是宏伟的合唱还是抒情的独唱,都与宗教主题的教条气氛不尽一致,整部作品充满了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体现了作曲家对人类苦难的同情。
“生”与“死”始终都是艺术创作的主题,有人从“生”来思考“死”,有人则以“死”来反观“生”。在探寻生死之义的过程中,宗教的存在无疑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视角和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