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仰望着湛蓝而一望无际的天空,看见那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一种自豪感在心中荡漾,我想起了中华民族在航天史上的种种奇迹、中国人民坚持不懈的奋斗,我为之骄傲。

——李鸣生

这是来自“中国航天文学第一人”李鸣生所著的《飞向太空港》的一段话。多年来,李鸣生主要从事航天等高科技题材作品的创作,其数百万言的“航天七部曲”等作品在海内外有着广泛影响。

心向大海载梦而航(脚踏实地心怀梦想)(1)

本书写的是中国长征三号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场发射美国卫星亚洲一号的故事。书中既有中美专家在大山沟里携手合作的秘密与友谊,也有东西文化在发射场上的碰撞与冲突。

书中写尽了中国航天人的辛酸,也写出了他们苦中作乐,敢于与大自然抗争的精神。也许与美国技术人员比起来,中国技术人员的衣食住行都远远比不上他们,可是中国技术人员毫无怨言,兢兢业业的工作。累了便仰望星空,下下棋,聊聊天。这种苦中作乐积极乐观的精神难道不适合我们学习吗?他们从不放弃,一声不吭的工作,把自己毕生的精力与心血,完完全全注入了航天事业,最终的成绩是他们用汗水饱和着血水所书写的,中国航天史上的华丽一章。

心向大海载梦而航(脚踏实地心怀梦想)(2)

书中有千千万万个让人难忘的细节,最让小编不能、不敢忘记的,是运送一批极危险的用于火箭的货物时,两国技术人员所不同的所作所为。美国技术人员害怕危险波及自己,个个都躲到了200米开外,而中国技术人员不仅靠得很近,甚至在货物到达发射中心后,由于机械无法搬运货物,他们不顾危险,用自己赤裸裸的双手去搬货物,是鲁莽吗?是粗心吗?是大大咧咧吗?不,绝对不是,这是一种勇气、一种决心、一种毅力!属于华夏大地的血液在手中流动,穿梭于动静脉与毛细血管之间,再到心脏,又回双手,循环往复,构成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中国魂!

— 书籍推荐 —

心向大海载梦而航(脚踏实地心怀梦想)(3)

《飞向太空港》通过写中国“长征三号”火箭首次在西昌卫星发射场发射外国卫星——美国“亚洲一号”的故事,以作者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全景式地描绘了1990年4月7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场,成功用“长征三号”火箭将美国休斯公司设计制造、由总部设在香港的亚洲卫星公司购买和经营的“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的全过程。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苏联已经升空了第一个火箭运载通讯卫星。那时的中国,甚至还未解决温饱问题,直到20多年后,中国才有了首个火箭卫星在90年代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悄然取得一些成就,美国的亚洲一号在经历了几次失败后,决定由长征三号将它送入轨道。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大家都没有在西昌发射场枪林弹雨的打仗,但这场战争仍充满了牺牲。如在一次事故中丧失性命的北京姑娘,您每天无暇照看生病女儿,顶着直肠癌工作的余福良……他们不仅要面对设备的危险,还有自然灾害。一次异常凶猛的泥石流牺牲了许多战士,基地也受到一定破坏,本人需要一年的休整时间,中国官兵们只用了一个半月。75岁的任新民总总师,衣着朴素,生活艰苦,还是投入了研究。创造的氢氧发动机一度单方面超越了苏联。美国的发射架都有陶艺装置,以免意外发生,而中国却没有中国官兵与火箭共存亡!

这是中国人的血性!

这次发射,是西昌卫星发射场的第7次卫星发射。也是中国第1次发射国外商业卫星。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发射场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呕心沥血,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科技难关,克服了中外合作中的重重困难障碍。卫星的成功发射,震撼了世界,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心向大海载梦而航(脚踏实地心怀梦想)(4)

中华民族实现飞天梦想得以实现,将中国研制和发射火箭、导弹、卫星、载人飞船的历史铭刻在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中,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科学家的群体形象,歌颂了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荣誉与尊严,勇于开拓,不畏失败,敢于承担责任的科学精神,歌颂了他们的卓越贡献,真正弘扬了中国的精神。

-END-

▍来源:网络,有删改。

▍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