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物世界中,屎壳郎有“自然界清道夫”之称,是因为它们以其它动物的粪便为食,屎壳郎会把粪便制成球状,有利于滚动,然后推到安全地方藏起来,最后再慢慢吃掉。但有一种动物的粪便却让屎壳郎难于移动,是因为这种动物是唯一一种会拉方块状且非常坚硬的粪便,这种动物就是——袋熊。

比熊鼻泪管堵塞判断 屎壳郎难于移动粪便(1)

  袋熊的栖息地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是一种外形像小型的熊类,脸又似鼠的动物,体重一般在35千克左右。看起来比较凶猛,实际上是食草动物,只有在遇到威胁时,才展现凶猛的一面,但往往不是攻击对手,而是破坏地底隧道,令掠食者窒息等技能,而袋熊却能展现强大挖洞本领,借此逃生。

比熊鼻泪管堵塞判断 屎壳郎难于移动粪便(2)

  袋熊除了外形较萌,更为奇特就是它的方块状粪便,在动物中是独一无二的,只要找到方块状粪便,基本就可以确定它的栖息地巢穴等。更为奇怪的是:袋熊不是一天一块粪便,而是一天可以产生80-100块这样方块状粪便,所以顺着方块状粪便,也可以很容易找到袋熊的领地。

比熊鼻泪管堵塞判断 屎壳郎难于移动粪便(3)

  粪便是人或动物的大肠排遗物,一般都有一股臭味,但非常奇怪的是袋熊的方块状粪便并没有产生臭气,这些方块粪也比较坚硬不容易破碎,据猜测可能和袋熊的消化系统有关,也可能和它们食物有关,以牧草、青草、野菜等植物为食,同时袋熊之间通过方块粪便可以了解这片领地同类的情况。

比熊鼻泪管堵塞判断 屎壳郎难于移动粪便(4)

  唯一一种会拉方块状粪便的动物,自然会引起人类的好奇探索,袋熊的粪便为什么如此与众不同?难道袋熊肛门是方块形状?据研究发现:袋熊的肛门并不是方块形状的,能产生方块形状的粪便是和它们消化系统有关,袋熊差不多要用两周的时间来完成消化植物食物,在那么长的时间内,食物水分慢慢减少,变成形状相近的一截一截的圆柱形,但又在袋熊的大肠的膨大区,这些块段会相互摩擦挤压,水分被吸收干后变得很硬,连袋熊圆形的肛门都无法改变这些方块状的粪便,最后只能拉出方块状。

比熊鼻泪管堵塞判断 屎壳郎难于移动粪便(5)

  唯一一种拉方块状粪便的袋熊,有没有考虑过屎壳郎的感受?让屎壳郎表示好方,表示这是难于移动的粪便。

比熊鼻泪管堵塞判断 屎壳郎难于移动粪便(6)

  袋熊是澳大利亚东南部特有的物种,是袋熊科2属3种动物的通称,塔斯马尼亚袋熊和南澳毛吻袋熊种群数量趋势稳定,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而昆士兰毛吻袋熊由于栖息地减少,已是极危动物,三种袋熊其中两种无危,一种极危!


  关注六维自然 顺其自然认识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