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小霸王游戏机、二八自行车、卡带随身听,当这些活在上世纪的“老古董”集体出现在一部剧里,能叫得出它们名字的人,估计都不年轻了……

岳阳楼记正确面对人生的句子 终评光阴里的故事(1)

刚刚在央视八套收官的由林允、高至霆主演的年代情感剧《光阴里的故事》,就让观众如坐上时光机般,跟着主角一起穿梭到了上世纪90年代的青岛,见证了一场热血青年对老自行车厂的自救改革。

光阴虽如流水般带走人的青春,却也公正记录了每个人在青春里留下的美好。

岳阳楼记正确面对人生的句子 终评光阴里的故事(2)

《光阴里的故事》用温柔的笔触记录了以毕来福(高至霆 饰)和陈一朵(林允 饰)为首的筒子楼里重情重义伙伴十年间的波折,描绘了一群热血青年在时代变迁中成长奋斗,追求美好生活的励志故事,更反映了时代洪流中普通人的生活缩影。

岳阳楼记正确面对人生的句子 终评光阴里的故事(3)

剧集播出期间,收视不断攀升,中国视听大数据显示,《光阴里的故事》播出仅半程收视率就已破1,位列同时段节目收视第三位;收官时,收视率已破1.8,领跑同时段剧集。

《光阴里的故事》能从众多同档期电视剧中脱颖而出,在于有至情至性的人物、尘封的记忆往事和时代的纵深变迁。它精准地击中了观众内心深处的质朴情感,唤醒了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逐渐淡忘的善良,填补了当代人内心的缺失。

一场关于青春和岁月的“救赎”

《光阴里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至2000年的青岛,主角是一群国营自行车厂工人的后代。

时光荏苒,当初吃在一起、玩在一起的小伙伴终于长大,也终究要面对成长的“代价”:老牌“飞翔”自行车日益没落,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自行车厂面临倒闭危机。

对来福和一群筒子楼里玩到大的小伙伴而言,自行车厂不仅是自己成长的见证者,更是每个人心中难以割舍的一份情怀。于是一场关于青春和岁月的“救赎”,就此展开。

岳阳楼记正确面对人生的句子 终评光阴里的故事(4)

诚如剧名《光阴里的故事》,剧情的延展以“光阴流转”的线性叙事为主:从毕来福等人的童年、高中写起,再到一众伙伴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了不同的职业发展,最终又因情怀一起回归到拯救自行车厂的实际行动中来。

而在“拯救厂子”的叙事主线中,也时不时会有充满悬疑感和戏剧性的剧情设置:在企业裁员时,毕来福为全厂利益背了黑锅;在共同的利益驱使下,毕来福又不得不和“老对手”并肩作战;在引入投资的过程中,毕来福又面临老员工集体反水的难题……

剧集多元的叙事结构与明暗色调的变化,不仅是为突出主线,看几个工厂子弟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如何合力救厂,更多是为让旧日的“大厂情怀”找到了一个释放的出口。这不止是剧中人物对自己青春和岁月的“救赎”,同时也是当代人对自己内心净土的守护。观众看剧时,能跟着剧中人物一起哭、一起笑,内心跟着跌宕的剧情起起落落,就是现实题材剧集的成功之处。

岳阳楼记正确面对人生的句子 终评光阴里的故事(5)

而对于年代剧来说,能否让观众自我代入故事、走进那个年代,需要有一个“象征”引领。《光阴的故事》中,飞翔自行车厂就是这个象征和切入点。

在物质较匮乏的年代,自行车承载了许多家庭的梦想;而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老式自行车又需要升级换代。该剧采用了“大”立意与“小”切入的方式,用自行车厂的兴衰,折射时代巨变,也为观众搭建了一个进入旧年代的空间。

而毕来福等人成功救厂的事迹,则证明了普通人能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奋进和进取的人生是值得推崇和鼓励的。这种思想境界的升华,在过往很多现实题材作品中,并不多见。

一个容纳四方天地的筒子楼

从宏观来看,《光阴里的故事》中主角们守护“飞翔”自行车厂,就是守护了自己的事业梦想;从微观来看,毕来福和陈一朵等人也是在守护成长的记忆。而能让这群小伙伴放手一搏的坚实后盾,则来自他们身后这座充满温情的筒子楼。

岳阳楼记正确面对人生的句子 终评光阴里的故事(6)

陈大冬(李洪涛 饰)即使晚上出门做苦力挣钱也想供毕来福这个“半路儿子”上大学,本来学习成绩拔尖的毕来福在看到陈家的困难后,果断放弃高考进厂工作。

岳阳楼记正确面对人生的句子 终评光阴里的故事(7)

刘力扬(刘瑜峰 饰)新买的自行车被街边的混混看中,毕来福等人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帮他解围。

罗金虎(葛铮 饰)父亲意外离世那一年,正因为有筒子楼邻里间的惦念,才让罗家的这个新年过得没那么寒冷。

徐叔(鲍大志 饰)觉得来福是颗做工的好苗子,在技术岗位上倾囊相授,也多次救来福于危难之中……

这些邻里间的日常相处,既掺杂了家人间的美好亲情、少年的真挚友情,也包含了邻里间互帮互助的感情,真实又细腻。对观众而言,那些触动人心的喜怒哀愁,皆来自于筒子楼里的点点滴滴。透过剧中人的生活日常,看到的是自己内心深处最质朴的情感诉求。

每当镜头切入筒子楼内,呈现的画面便是暖黄的灯光,冒着热气的饭菜,斟满的美酒,街坊邻居们忙碌的身影……氤氲着家的气息的筒子楼,就是这部剧的烟火气与接地气所在。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筒子楼里的四方天地就像一个浓缩的小型社会,承载着筒子楼内的住客,也吸引着筒子楼外的观众。

岳阳楼记正确面对人生的句子 终评光阴里的故事(8)

这种意象的表达,不仅让主角和观众的情感寄托有了出处,也让现实题材的深入人心有了抓手,在同类型作品中颇具创新意味。这座在《光阴里的故事》温暖了观众的青岛筒子楼,势必也会成为继北京四合院、上海老弄堂之后,又一由影视作品催生的文化地标。

筒子楼这一复古又怀旧、洗练不庸俗的情感价值属性,可以说是《光阴里的故事》独一无二的象征标签。尤其在当下紧张、浮躁、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里,它持续引领着观众重温过往岁月的简单和纯粹,追回已经逐渐褪去的人文精神。

一群见证时代变迁的人物

与当下许多热门年代剧不同,《光阴里的故事》的五个主角既不是光鲜亮丽的时代弄潮儿,也不是一掷千金的公子哥和富家千金,而是一群草根到极致的工厂子弟。他们无一例外皆出身平民筒子楼,是路边随处可见的小人物,但凭着对学业和事业的不同追求,最终合力守护住了心中的那份情怀。

毕来福为减轻家中负担,放弃高考去打工,在观众看来是有些遗憾的。但他个人并不后悔这一选择,反而在自己的岗位干得出彩,后期更是成为拯救自行车厂的核心带头人物。

岳阳楼记正确面对人生的句子 终评光阴里的故事(9)

陈一朵虽然高考成绩不理想,但在自己擅长的广告学领域有独到见解,后期结合自己的专业为自行车厂转型提供了很多可行性建议。

岳阳楼记正确面对人生的句子 终评光阴里的故事(10)

罗金虎因为父亲的突然离世,成为几个小伙伴中最早步入工作的人。但选择下海经商的他,却在自行车厂需要资金周转时,给予了全力的支持。

学霸刘力扬有着较好的出身和学习天赋,考上了清华也出国当了交换生,谁曾想他的终极归宿也是回厂效力。

剧中几个伙伴的求学、择业之路虽然大不相同,但五个人之间相互扶持、不忘初心的坚守始终没有变。每个人都利用自身之所长,为拯救心中的“飞翔”出了一份力。

《光阴里的故事》前后跨度十几年,将时代变迁的味道勉力展现。上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初,国有企业面临改革改制、国企员工下岗浪潮席卷全国等现实问题在剧中均有具体呈现。同时,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特区的高速发展、国企员工离职下海经商热潮也借由“飞翔”的命运更迭被带出。

岳阳楼记正确面对人生的句子 终评光阴里的故事(11)

而最终,厂子顺利过渡到股份制公司,也让观众在一阵感动中收获高度共鸣。《光阴里的故事》是一部情感剧,更是一部展示改革开放成果的年代画卷。

好的现实题材作品就是这样,能让观众在剧集中找到共鸣,更能审视当下的自我。毕来福等人的成长经历,唤醒的恰恰是80、90后一代的儿时记忆,让观众在见证时代高速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有感于有人依然坚守住了本心,做好了传承。

不回避人生苦难,但又不刻意贩卖眼泪;不避开时代风云,但又不成为岁月变迁的注脚,《光阴里的故事》在朴实无华又真情涌动的生活叙事中,收获了好评,也在现实题材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文/刘冰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