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的门前,有一条弯弯的小河,从我记事的那天起,这条小河就一直在缓缓的流着、流着那时候,小河的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好像无数的珍珠撒落在水面上,煞是好看在河水较浅的地方,可以清晰的看见水底一丛丛、一簇簇的水草在随波摇曳,几只鸭子在那里一次次的猛扎下去,然后衔着水草浮出水面,原来是在觅食小河的鱼儿也尤其多,如果你一脚踩进水里,马上就有鱼儿围着你的脚脖子,轻轻的啄着,啄的你痒痒的,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感,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黄培青弯弯的小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黄培青弯弯的小河(黄培青直率的百灵鸟)

黄培青弯弯的小河

在我家的门前,有一条弯弯的小河,从我记事的那天起,这条小河就一直在缓缓的流着、流着。那时候,小河的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好像无数的珍珠撒落在水面上,煞是好看。在河水较浅的地方,可以清晰的看见水底一丛丛、一簇簇的水草在随波摇曳,几只鸭子在那里一次次的猛扎下去,然后衔着水草浮出水面,原来是在觅食。小河的鱼儿也尤其多,如果你一脚踩进水里,马上就有鱼儿围着你的脚脖子,轻轻的啄着,啄的你痒痒的,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感。

听村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说,我们村近百户人家,祖祖辈辈就居住在小河边上,虽然村落不大,但烟火味还是挺浓的。可不,天刚蒙蒙亮,小河边上就开始忙碌、喧闹起来。女人们一清早就把自己打扮的清清爽爽,来河边挑水、捣衣洗菜什么的。那时候,还没有自来水,家家户户都有一个水缸,挑回去的水就用水缸贮存起来,可以吃上2,3天。河面上,横跨着一座拱桥,把两岸连接起来,黑乎乎的石头,斑斑驳驳的长满了苔藓,似乎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过往。桥旁边有一棵巨大的榕树,不知是哪一位先人栽的,树冠如盖,像一把撑开的巨大的伞,村里男女老少夏天就聚集在树下乘凉。每到傍晚,是村落最美的时候,家家户户的屋顶上升起了袅袅炊烟,河面上,满载着稻谷的船只悠哉悠哉的划着,准备靠岸。落日的余晖,把整个村落映照的通红,牛归圈,鸟归巢,随着夜幕渐渐落下,喧闹的乡村也渐渐地归于宁静,这不是著名画家刘海粟笔下那一幅《夕阳无限好》的写意画么?

夏天,小河成了我们这些孩子的“主战场”,我们会结伴到河里去打水仗,直打到母亲们拿着棍子把我们赶上岸为止。那时候家家穷,我们会下河去摸河螺来改善伙食。只要沿着河边一直摸,不用费多大功夫,就会摸上小半桶的螺、蚌等。经母亲们精湛的厨艺加工一下,味道极其鲜美。螺,成了我们穷人家那年头最奢侈的美食。

荔枝是我们家乡的特产,六月正是荔枝成熟的时候,我们生产队的荔枝,在河边一排过去,足足蜿蜒有半里之多。我们几个孩子合计着怎样吃到荔枝,为了不被人发现,我们游到离村子最远的小河拐弯处,然后把垂在河面上的荔枝摘下来,一阵狂吃。一颗颗荔枝晶莹剔透、青翠欲滴、沁人心脾,吃的我们肚皮涨涨的。据史书记载,荔枝是果中极品,当年杨贵妃馋着要吃荔枝,唐明皇为博得美人一笑,不惜六百里加急,令广东岭南知府千里迢迢送荔枝。当荔枝送到京城,马却累死了六匹。唐朝诗人杜牧曾经有诗为证:“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阿花的家就住在村西那片荔枝林下、那座独门独院带有围墙的土坯房里。阿花是村里公认的美人,虽然常年风吹日晒雨淋,但她的皮肤好像永远是晒不黑、白里透红的那种。阿花性格泼辣,带点野性,两年前,丈夫因病去逝,撇下她和两个幼小的孩子,阿花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

我们村历来夏天有男女混杂在河里洗澡的习惯。阿花雪白的大腿,凸凹有致的身材,使得男人们欲罢不能。那时候,农村几乎没什么娱乐,于是,和女人打情骂俏什么的,便成了男人们排遣和释放菏尔蒙的一种方式。那些不安份的男人总想趁着夜色,往阿花身上蹭一把,胆子大些的,就在水里头捏她几下。阿花也毫不示弱,就用水泼,用拳头使劲的砸。更有男人三更半夜翻墙进去,去敲她家的门,阿花死活不开。村里有一小伙子,大白天摸到她家里,不知怎的,被阿花拿着扁担,连蹦带跳的赶出来。后来,我把自己养的一条狼狗送给阿花,从此,再也没有男人敢去敲门。

但阿花对我却是出奇的好,除了教我农活,没少照顾我。阿花比我大两岁,我们以姐弟相称。那一次农忙结束,我和阿花相约去城里看电影,来回的路上,我们有说有笑,我用自行车载着阿花,阿花坐在后座上,紧紧的拽着我的衣服,好像生怕掉下去似的。在送阿花回家的小路上,我们肩并肩的走着,如水的月光照在阿花的脸上,更显得阿花秀丽、端庄。到了她家门口,阿花对我说:“我们进去坐坐,喝口水。”说完,羞涩的低下头,不停的弄着衣角。看着阿花惹人怜爱的身影,我忽然有了一种想保护她的冲动,那天晚上,我和阿花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如今,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小河的水依然缓缓的流着、流着。我们却己告别了懵懂的童年,青涩的中年,直至现在两鬓染霜,芳华不再。当年儿时的玩伴,因各种原因基本都散了,只剩下我和阿花还保持着往来。而阿花早已苦尽甘来,拉扯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大儿子现在是市政府某局的局长,二儿子本来也考上了公务员,但他却选择了自主创业,创办了一家科技型企业,产品出口到国外,订单己排到今年年底。岁月并没有在阿花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反而是越活越年轻。两个儿子都争着想把她接到城里去住,可她说啥也不肯去。见拗不过母亲,兄弟俩几年前给阿花盖了一幢三层的楼房,而且装修的很漂亮 。阿花偶尔有去儿子身边小住几天,就把家里的事和鸡鸭猫狗交给我打理,阿花正过着幸福的晚年。

小河,孕育了我们的成长,也承载了我们太多的记忆。小河岸上的人家,她是农村一个生动的缩影,一种真实的写照。如今,她们仍在续写小河未完的故事,续写小河明天更为动人的华彩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