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生活里,“曾几何时”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成语,但同时也可以说它是最特殊的一个成语,它特殊就特殊在所有人都用错了还浑然不知,甚至还有一种积非成是的趋势。

我们之前讲过一些古今异义的成语,比如衣冠禽兽、呆若木鸡这种,这两个成语最初的褒义词,现在用作贬义,但这个不是用错了,这是古今异义所导致的,是汉语词汇发展过程里的正常现象。但“曾几何时”这个成语,它不是古今异义,今天的人的的确确用错了。

成语改错题及参考答案10个(用错率最高的一个成语)(1)

篆书——曾几何时

比如随便造个句子——曾几何时,我们也是纯洁无邪的少年,如今都变成老司机了。

或者:曾几何时,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丛林,现在却成了一片荒漠。

这是我们现在对“曾几何时”的用法,用来表示曾经的意思,甚至在很多的主流媒体中也是这样用这个成语。其实这样的用法是错的,因为“曾几何时”完全不是曾经的意思,可以说这个成语的用错率在99%以上。

那么“曾几何时”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之所以会误认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表示曾经,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望文生义,因为有一个“曾”字,还有个何时,就以为是曾经的某个时候,其实完全不是。

“曾几何时”的真正含义是“才过去没多久”。这个成语出自北宋大V王安石。

成语改错题及参考答案10个(用错率最高的一个成语)(2)

王安石写过一篇《祭盛侍郎文》,里面记载了盛侍郎的生平,有一句说:“补官扬州,公得谢归。曾几何时,讣者来门。”意思是说,朝廷为盛侍郎补官扬州,盛侍郎辞谢归去,可是刚过没多久,报告盛侍郎去世的消息就来了。

这就是这个成语的真正含义,它的意思是“刚过去没多久”。这个成语出现后,很多人都把它发扬光大了,比如南宋词人赵彦端的《介庵词》。这首词里有一句是:“回首分携,光风苒苒菲菲。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

赵彦端的这首词写的是晚春时候的景色,春天快要结束了,风光难再,表达的是一种对时光的惋惜和挽留。其中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说,回想当初离开的时候,阴雨霏霏,花红柳绿,才过了没多久,故乡的风光都变了,就像一场梦一样。

成语改错题及参考答案10个(用错率最高的一个成语)(3)

不管从哪里看,“曾几何时”的意思都是“才过去没多久”,有点类似于“弹指之间”“转瞬之间”的意思。这个成语特殊的地方在于,它没有产生古今异义,今天它的含义仍然是和诞生时的意思一样。但问题就出在所有人都把它用错了,大到官方媒体,小到朋友圈作文,几乎全都把它用错了,都想当然地以为它是“曾经”的意思。

这种错误的用法甚至还有一种积非成是的趋势。一个成语用错了没事,只要错的时间够长,错的人够多,若干年后这个错误的用法说不定就成了正确的。其实说到底,那些古今异义的成语不就是千百年来不断地用错而积累下来的结果吗。如果百十年后“曾几何时”正式成为了“曾经”的意思,也是可以理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