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对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对于国家治理来说将会产生巨大的作用。纵观中国古代王朝,在择都之上往往是十分谨慎的,除了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之外,还需要考虑地理位置已经古人所信仰的风水观念,历史之中的王朝常常会有迁都之举,尽可能的保证其统治稳定性。在明朝时期,永乐皇帝将国都自南京迁到了北京,形成了“天子守国门”的景象,对于明朝稳固北部边防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时首都有哪几个备选城市?(在备选的11个城市之中)(1)

确实,国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义非凡,它常常会有诸多象征意义,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尤其是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会让人们对它时刻关注着,即使人们不知道除自己生活之外的地区,但一定也会听过首都的名字,毕竟在耳濡目染的影响下,已经对它有所了解。或许很多人一生都没有去过首都,但它对于他们来说仍然是一种向往,能够去一趟首都也是他们一生的追求。

当时首都有哪几个备选城市?(在备选的11个城市之中)(2)

在中国历史之上,有许多著名的都城,如北平、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等等,它们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甚至于其中一些还数次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国都,西安曾作为十四个王朝选择的国都,南京也曾是六朝古都,翻开历史的画卷,会看到这些城市有着深厚的历史价值。

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了一段新的征程,当然也要面临定都的问题,而当时摆在领导人面前的有11个选择,为何最终会选在了北京了呢?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建都之争

早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学人和政治家们曾展开过一场激烈的建都之争。当时的孙中山先生主张建都金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他认为当时的北方局势未定,情势也不明晰,北方并不适合建都。

当时首都有哪几个备选城市?(在备选的11个城市之中)(3)

面对孙中山先生的选择,学人们对此曾做过一些辩论。章太炎在1912年初致信南京参议会,列述金陵建都的五害。他主张建都北京,若迁都金陵,广大的北方失去了文化和政治经济中心的影响和统治力,政府“威力必不能及长城以外”,尤其是北京作为旧有王朝的首都,有着极大的政治影响力,如果就此迁都,原本的积累也将化为乌有,这是一害。文化的影响力不及,“是将北民化为蒙古”,是二害。若袁氏被迫南迁,日俄会乘机侵及东北,中原失重,国体将土崩瓦解,是三害。政府南来,蒙古诸王相拥戴,使南北分裂,是四害。若政府和使馆南迁,耗资极大,民穷财尽,是五害。

当时首都有哪几个备选城市?(在备选的11个城市之中)(4)

但章太炎所述,当时的南京政府并未在意,但最终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章太炎先生的考虑是极为正确的。此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关于建都的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重点,各家各持己见,希望能够引起统治者的重视。

1942年钱穆撰写了《战后新首都问题》一文,从历史依据、逻辑分析、未来展望等不同的角度,系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立国精神,应该走逆势,不可走顺势。正如个人般,应努力向上,不该顺势滑下。中央政府在南京,全国知识分子、经济力量都集中向东南,西北本已荒废,再加东南引诱力一拉,将更没有办法。在先是半身不遂,若不根治,到后必然会全体麻木。假使建都西安,由中央政府的领导,知识分子、经济力量,便可拉向那一边,逐渐移回一部分,好让两边逐渐得平衡。汉、唐立国,便是如此般由东向西倒拖的,此刻则当由南向北地逆转。”

当时首都有哪几个备选城市?(在备选的11个城市之中)(5)

他提到“偌大一个中国,总不该专门注意在天津、青岛、上海、杭州、福州、广州那些专供外国人吸血的新都市。应该同样注意到察哈尔、绥远、宁夏、新疆、青海、西藏以及滇西一带广漠区域。不该对这些大敌视若无睹,认为无足轻重”。

确实,从整个国家层面上来看,西北地区的政治环境同样重要,尤其是近代以来,国家偏重于东部地区的治理,使得对于西部地区多有疏忽,但西部地区同样也有众多可以关注的地方,尤其是近代列强曾对我国的西部地区已经东北地区多有蚕食,需要受到统治者的考虑。因此当时的钱穆主张建都西安,它不仅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能对西部地区进行一定的管理,同时西安地理位置有着一定的优势性,地处腹地,也能减少战乱的影响。

当时首都有哪几个备选城市?(在备选的11个城市之中)(6)

但当时的国民政府并未对钱穆的主张有所重视,依然认为南京是最为合适的建都地点,但历史的事实确实也向我们证明了南京这座城市有着无形的诅咒力,历史之中定都南京的王朝好像都十分短命。

在漫长的近代时期,建都之争一直在激烈地讨论着,各家所论也确实能够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选择提供一定的智慧经验。

新中国成立之后定都北京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定都问题上,曾把北平、哈尔滨、延安、西安、洛阳、开封、成都、重庆、南京、广州和上海这几个城市都考虑在内。上述几个城市可能都有其定都的优势,但仔细权衡下来,毛主席还是决定将首都选在了北京。

当时王稼祥认为,西安太过于偏僻,而且当时的西北也是非常地贫穷落后,不太适合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代表;洛阳、开封都在河南,尽管在中国历史上都做过首都,但如果选择这两个城市,无疑是头顶上顶了个“水盆子”,历史上黄河的数次决堤都证明这个地方有着一定的缺陷性。而且在近代也是残破不堪,经济也比较落后。河南地区虽然地处中原,但在近代时期的没落,也使得其并不具备建立国都的条件。尤其需要提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河南地区受到战火的影响,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历经数次大的自然灾害,使得河南的政治、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建国初期它并不具备成为新首都的条件。

当时首都有哪几个备选城市?(在备选的11个城市之中)(7)

而关于建都南京的问题,很多人表示这是当时国民党统治的根基所在,在很大程度上还有着一些旧有的模式,但是共产党人的群众基础主要是在北方地区,而且为了表示与旧政权区分开来,很多人并不乐意去南京。因此南京便很快被排除了出去,虽然南京地区有着十分深厚的经济基础,但是考虑到诸多政治因素,确实没有将南京再考虑在内。

当时首都有哪几个备选城市?(在备选的11个城市之中)(8)

延安虽然是革命老区,但延安和西安都位居陕西,地处内陆地区,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延安地处内陆,环境差,水资源匮乏等,再加上延安地区的地理环境已经生存状况,并不适合作为首都,尤其是一个新生的首都还需要相应的经济基础以及物质基础,这都是延安所不具备的。

重庆是1949年11月31日解放的,当时蒋乘飞机撤走后,我军进入重庆,重庆得到了解放。同年12月,12月30日贺龙元帅通过和平谈判,也顺利解放了成都。但是我们选国家首都城市时,重庆和成都还没有解放,但是当时我国的优势非常明显,解放重庆和成都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因此在定都问题时也将它考虑在内。成都、重庆地处盆地地区,易守难攻,虽然说有很好的地理环境保障安全,但同时众多的大山也影响了对外的交通,对于一座辐射全国的首都来说,这是极为不利的。

当时首都有哪几个备选城市?(在备选的11个城市之中)(9)

至于哈尔滨则是当时最有可能成为首都的一座城市,在1948年上半年,我军所掌控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城市,也只有哈尔滨这一座,而且哈尔滨地区在日俄时期曾得到一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这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至关重要,而且哈尔滨距离苏联较近,在中苏关系的影响下,它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后来随着全国解放进程的加快,哈尔滨作为首都的优势便不再明显,虽然距离苏联较近,但同时也会存在一定的隐患,同时哈尔滨地区位于东北,通达性较差,并不能满足首都的政治需求,而且哈尔滨常年气温较低,到了冬天时更是零下二十几度,这并不适合作为一座首都城市。

当时首都有哪几个备选城市?(在备选的11个城市之中)(10)

至于当时的上海、广州两城市,虽然有着极为深厚的经济基础,但同时地理位置也是它们一个很重要的缺陷,因为地处临海,所以很容易受到威胁,而首都作为全国的象征,安全性也是它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如果真的发生战争,这将是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并没有将两个城市定为首都。

最后便只剩下了北平,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北京三面环山,一面迎海,背山面海的环境在古人的风水观念中有着很好的寓意,而且即使靠海,也并非是直面大海,而是有着一定的缓冲地带。再加上当时的北平是和平解放的,所以城内的基础设施以及政治机构并未受到多大的破坏,具有良好的办公条件,这一点是当时全国大多数城市难以比拟的,而且北京距离苏联也较近,能够很好和其交流,具有一定的优势;再加上北京地区本身就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作为明清两代的国都,它能够形成很好的舆论效应,得到众多人的认可。同时北京处于南北交通的咽喉要道上,北可出山海关,南可达华北平原,有丰富的粮草、水源供应和关键的地理位置,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冲,兵家必争之地。

当时首都有哪几个备选城市?(在备选的11个城市之中)(11)

最终,在诸多考虑之下,新中国的首都选在了北平,这座历史悠久的故都又开始焕发新的生机。

结语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北平改名为北京。这座曾经风雨飘摇的城市开始了新的历史征程。如今的成绩也似乎证明了当初的选择是极为正确的,这是值得肯定和后人学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