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28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七届年会暨2020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学生创新大赛颁奖仪式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本科生在系列比赛中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单项奖6项、优胜奖2项、入围奖1项,在研究生主题论坛竞赛中获三等奖,学院获优秀组织奖。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食品创新大赛至今举办已13年,通过与杜邦、盼盼、李锦记、安琪、恒顺、三只松鼠、娃哈哈等知名企业合作,主办了多项全国性创新竞赛活动,是食品行业中最具影响力的专业交流盛会之一,该活动已有近10万名学生积极参与,不仅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科技创新与市场应用能力。
江南学子在前所向披靡斩获奖项,而江南大学在后为他们保驾护航。作为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江南大学,正是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位列A 档。
在2020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位居世界第一。
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选中国顶尖学科(排名全国前两名或者前2%的学科)。
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以发酵工程学科为核心,首批获得发酵工程硕士点、博士点和轻工博士后流动站,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发酵工程学科)中最具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等教育基地之一。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创办于1947 年,在我国同类学科中创建最早、基础最好、覆盖面最广,现拥有我国食品领域唯一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食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基地。以本学科为主要贡献的江南大学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 全球排名前 1‰。
一流师资力量是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支撑。江南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教师队伍,而在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学校拥有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伦世仪,1928年11月生,山东省诸城市人。1986年至今为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的发酵工程专家,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内发酵工程领域首位院士。从1985年至今分别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第三、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和纺织轻工学科召集人。
他从事发酵工程和环境生物技术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在发酵过程动力学、高效生物反应器的研制、模型化和比拟放大、工业有机废物资源化及废水处理工程、颗粒污泥培养的可控化以及微生物去毒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国内外一流的成果。他研制开发的工业规模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的10多个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工业规模装置,为淮河流域、太湖和长江流域的工业废水污染治理达标作出了贡献。
陈坚,1962年05月,江苏省无锡市人。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专家。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0年获无锡轻工业学院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科技委农林学部副主任、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Food Bioscience主编、国际食品科学院(IAFoST)Fellow、国际生物加工学会(IBA)Fellow。同时也是伦世仪院士的学生。
针对发酵工业中高产量、高转化率、高生产强度三大关键工程技术难题,创新开发出一系列工程技术,应用于典型发酵产品工业生产。在权威杂志发表论文146篇,获中国发明专利88件、国际发明专利8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国专利金奖;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陈卫,1966年出生,博士生导师。1988年获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专业学士学位;1995年获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获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任江南大学校长,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及科技部创新团队负责人。兼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理事长。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卫教授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功能性食品微生物的研究与开发,特别是在自主产权益生菌菌种库和信息数据库的构建,优质新菌种的培育、制备、研发以及产业化推进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益生菌领域突出的学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发表SCI论文238篇,授权发明专利55件,其中国际发明专利13件。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以及其它省部级一等奖5项。
师资的硬实力带动着江南大学的足迹逐渐遍及全国各地。学校发起并成立了"一带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联盟;现与全国50多个城市及中粮集团、光明乳业等多家知名企业开展全面合作;建有江南大学宿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南大学(扬州)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等。
在10月末,学校与遵义市人民政府、茅台集团签署三方合作框架协议,依托茅台集团"陈坚院士工作站"等研究基础,共建"江南大学遵义研究院",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提高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加快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相关学科优势和成果转化经验;加快推进科教战略合作,继续发挥学校相关学科优势及人才智力资源,加强同茅台学院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开展广泛的人才交流合作。
在9月,江南大学先后与嘉兴市、漯河市2座城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江南大学--唐人神集团创新食品联合研究院"揭牌,双方拟在发酵饲料生物技术、营养均衡型植物肉及其制品、浓缩骨汤、低温方便米饭、新型油炸食品等领域深入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江南开学府,万顷湖波扬;屏障九龙好,山高水又长。"江南大学建校60余载,始终秉承"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服务兴校、机制活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方略。在未来,学校将努力推进"世界知名、中国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建设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江南大学招生就业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江南大学新闻网、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软科、中国高校之窗、科普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