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如何看待被边缘化(职场中被边缘化不是性格使然)(1)

职场、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到哪里都被边缘化,总是没朋友?

我是小静,每天分享读历史的感悟,请点个关注。

《资治通鉴》第25卷,汉纪十七(公元前66年)

【原文】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日:“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则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译文】

当初,霍氏一家骄横奢侈,茂陵人徐福就曾指出:“霍氏必亡。凡奢侈无度的人,必然傲慢不逊;傲慢不逊,必然冒犯主上;冒犯主上就是大逆不道。身居高位的人,必然会受到众人的厌恶。霍氏一家长期把持朝政,遭到很多人的厌恶,天下人厌恶,又作出大逆不道的事,怎么可能不灭亡呢!”

【分析】

霍氏在霍光死后覆灭,并不是这种以权臣为中心的利益集团,最终都要走向灭亡。

百年王朝,千年世家,屹立不倒的世家多得很。

霍氏一族覆灭的原因这里说得很清晰,主要分三点,也有递进关系。

首先,独占利益

奢侈无度,傲慢不逊,带来的结果就是自己把权利都拿了。

霍光活着可以废立太子,死后霍氏却被朝臣排斥。

这个很好理解了,挡着别人升官发财的路,别人必然恨他们。

平常生活中,好处都拿了,被人记恨是很好理解的。

其次,把持朝政

汉宣帝是霍光废立刘贺后,重新选拔的,历史上有名的布衣天子,出身低微,基本上属于被遗忘的皇族了。

霍光在世时,汉宣帝隐忍不发,但是霍光去世后,汉宣帝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削弱霍氏势力。

出现这样的结果还是过于追求自己的利益,影响到了领导的利益。

霍光废立刘贺举出了入长安后,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错事,要多扯淡就有多扯淡。

宣帝上位更是所有事务都要霍光批示后,才秉承宣帝。

换了谁这个皇帝都当不好吧,每天可能都在想如何翻盘。

最后,犯上作乱

眼看着宣帝已经动手,自然不能坐以待毙,最后只能选择造反。

但是名不正言不顺,最后走向失败。

为什么霍氏造反就不能成功呢?所谓的大逆不道是什么意思呢?

大逆不道就是违反了大家遵从的制度,制度说到底是利益分配的方案。

汉宣帝时,各方势力稳定,遵守现有制度,宣帝的皇位是具有合法性的。

有人要坏规矩,等于损害各方的利益,自然要被所有人反对。

再加上上边两点,不分配利益给他人,长期把持朝政惹毛了领导,最后还想造反,被灭族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其实最后这点只是霍氏破罐子破摔了,得罪了所有人,领导也不愿意撑腰,,就算不造反,最后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说到底还是利益的问题,霍光在位就能安稳,是霍光善于分配利益,保证了权利的稳定,霍光死后,各方反对势力就都站出来了,宣帝能够剪除霍家,也是这个原因。

职场中如何看待被边缘化(职场中被边缘化不是性格使然)(2)

【感悟】

生活中一个人被孤立,不在于他们是否是情商低,不会说话,性格孤僻的人也会有一些朋友。也不是巧舌如簧,性格外向的人所有人都喜欢。

背后还是看这个人面对利益的态度,善于分配利益,这个人沉默寡言,也有相应的词语夸赞他,一个人口若悬河,说个不停,想夸他一样有很多词语。反过来也一样,伤害了别人的利益,贬损他也能找出一堆话说。

正如前边说的百年王朝,千年世家,世家之所以能够传承千年,是因为他们有一套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法,依托这套方法,可以与各方势力交换利益,所以传承千年。

如曲阜的孔家,龙虎山的张家。他们都是掌握了一套利益分配体系的解释权,各方势力与他们合作都能拿到好处。

生活、职场也一样,有会与人做利益交换,才能融入集体,否则必然被集体抛弃。

职场中如何看待被边缘化(职场中被边缘化不是性格使然)(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