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复大医院介绍:疝气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在临床上发病率比较高,而且发病人群年龄比较广泛,所以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得了疝气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及时有效的治疗对病情能够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那么,小儿疝气的原因有哪些?

怎样才能治好小儿疝气(小儿疝气的病因找了吗)(1)

一、早产儿、隐睾症患病几率高

早产儿因腹膜鞘状突未闭前就承受较大腹压或因肌膜较软弱,所以疝气的发生率也特别高(约30%)。而隐睾症的患儿因睾丸下降不正常,连带腹膜鞘状突的封闭也不正常,所以也有较高的疝气发生率。早产或出生体重过低、家族遗传、胎便性腹膜炎、肝硬化并发腹水、水脑症接受脑室腹腔引流、泌尿生殖系统畸形、隐睾、尿道下裂或上裂、结缔组织疾病如凡氏症候群等宝宝,疝气发生率也高。

二、与患者的体质有着很大的关系

中医认为,疝气病是由于小孩发育不健全,老年人体质虚弱、中气不足、寒气、湿气、浊气、怒气乘虚进入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不畅滞留,腹腔内产生负压,导致腹腔内气压增大,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见孔就钻,也就是说导致疝气的根本原因就是气血不畅。

三、后天性因素

小儿疝气形成的后天性因素主要是指由于咳嗽、便秘、哭闹等动作过大或用力过猛造成腹腔压力升高导致腹壁膜破损器官外突从而形成了疝气。

腔隙内压增高及存在先天躯体薄弱环节或自然通道是疝气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枕骨大孔疝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组织通过枕骨大孔疝出颅腔的过程,腹壁疝是腹腔内脏器通过脐、腹股沟管、股管等天然薄弱环节或切口等获得性薄弱环节疝出体外的过程。

说起疝气的导致原因和患者的体质有关系,而且关系很大,很多是因为咳嗽或者是打喷嚏,有的则是因为用力过猛,或者是腹部过于肥胖,有的是因为排便用力过度,妇女妊娠,或者是小孩子哭的时候用力过度等等原因导致的疝气。

而做为西医则认为疝气是因为腹壁强度减弱有关系,另外与腹内压力过高有关系。腹壁强度减弱一般是有两种情况的,一种是先天性的,比如天生的出现腹膜鞘状突未闭,或者是天生的出现宽大的腹股沟三角。后天性有可能是手术切口导致的,还有就是外伤或者是炎症感染等原因导致的疝气。

而中医则认为疝气的原因是患者经常的忧思,或者是愤怒,有很多是因为经常性的情志不舒,或者是气机不畅,这些都会引起疝气,另外自己受过雨淋,或者受寒,导致发病,另外中气下陷,脾胃有些虚弱都会引起该病。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患者患疝气是无法预防的,但是可以避免疝气反复的发作,建议此类患者要注意保持合适的体重,注意进行一定的腹部肌肉锻炼,并且要防止慢性咳嗽或者是便秘,另外要多吃一些高纤维的是我,不要举过重的东西。

清楚了小儿疝气的原因,发现的时候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如何治疗小儿疝气?

1、非手术治疗:

一般针对直径小于1.5cm的较小的脐疝,这些脐疝多数在2岁内可随着发育腹壁增强能自愈。鉴于小儿疝气很少发生嵌顿,可先予非手术治疗。

弹性腹带法:此法对新生儿、小婴儿尤为适用。可白天佩带弹性腹带,睡觉时松下,并经常调节松紧度。这方法操作较简便,既防止脐疝过分膨出,又保证孩子饮食入量和腹部发育弹性。

胶布粘贴法:取宽约5厘米、长度超过病儿腰围6-10厘米的医用胶布,一端前约5厘米剪成舌头样,另一段中间开横口以便让对侧插入。插入后,贴有胶布的腰背部可内垫纱布。

粘贴时必须适度贴紧,并使疝囊空虚或呈内陷状态。一般1-2周更换1次,可连续贴用3-6月。外围可加弹性带(松紧带),防止胶布滑脱。由于胶布粘贴有一定的难度和合并症以上操作应由医务人员完成。

2、手术治疗:

若患儿已满2岁但小儿疝气尚未痊愈,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上海复大医院提示:手术具体方法是在脐疝下方1-2cm处作相应的弧形切口,游离皮瓣,呈露两侧腹直肌前鞘。切开腹白线和疝囊,如果没有完整的疝囊则切开腹膜。回纳肠管,切除疝囊,在疝环处缝合腹膜切缘。横形缝合腹横筋膜,再纵形缝合腹白线以缝闭脐环和修复腹壁薄弱区,最后将保留脐孔的皮瓣按原位缝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