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和龙阳君是什么人物(龙阳君是什么爵位)(1)

关于龙阳君的说法,大多流于世俗,由于缺乏明确的史书典籍记载,后世的戏剧化传说就非常之多,这也就成为后世的人们对龙阳君的基本判断:龙阳君,男性,当世绝美男人,受宠于魏安釐王,以色事君,是为谄媚之臣。《战国策》成为龙阳君的事迹来源,虽然不知道龙阳君在魏国朝堂之中到底有多大的权力,但其为封君,就看得出其地位并不会低,绝非那种纯粹依靠出卖色相靠近君主的人。春秋战国时代,贫民百姓若想依靠自身努力进入朝堂,受到周王国礼乐体系的贵族世袭制度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龙阳君既为封君,又在君王身边,就极可能拥有魏国贵族身份。

龙阳君与战国末期四大公子同期,包括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和信陵君。这四位公子皆为封君,孟尝君原名为田文。《史记索隐》载:“孟尝袭父封薛,而号曰孟尝君,此云谥,非也。孟,字也;尝,邑名。”孟尝君的得名说明跟封地有关。春申君是楚国人,因辅助楚考烈王归国继位,而受赐土地,是为春申君。平原君是赵武灵王的儿子,关于其名平原君的来历,史书中语焉不详,“割东武城而封君者,非以君为有功也,而以国人无勋,乃以君为亲戚故也。”平原君的封君得来,全凭其公室关系。信陵君则是魏国权臣,亦为魏国公族子弟,《史记》载:“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信陵君的渊源,亦跟封地有关。

信陵君和龙阳君是什么人物(龙阳君是什么爵位)(2)

龙阳君可说与信陵君同期,辅佐的君主也都是魏安釐王。在春秋战国时代,沿用的基本上还是周王国的那套爵位体系,即天子以下有公、侯、伯、子、男等五级,其中诸侯国大多为公侯,最低也就是伯爵,子爵和男爵往往作为封国朝臣的贵族级别。到战国后期,由于各诸侯国皆称王,事实上已经于周天子平分秋色,古有周武王,而战国有秦王、魏王、齐王、楚王等七国诸侯王,相应的五级爵位也发生变化,如孟尝君亦称薛公,可见君这样的爵位,已经晋升到与公侯相同的级别。那么,龙阳君既可称为君,其地位显然在魏国是非常之高的。

史书载:“封万户于薛……复其相位,而与其故邑之地,又益以千户”,说的就是齐国封孟尝君为薛地之主。这些战国封君大多享有相当特权,征收赋税,招募门客,甚至可能还会拥兵自重。当年赵国与秦国开战,平原君派人到魏国求救,信陵君在不得魏王许可,竟遣门客夺取兵符,前往赵国共抗秦国,取胜而后,魏国大军退回魏国,信陵君受赵王感激,受封赏赵国土地,作为外来客,竟可依靠三千门客守卫疆域,可见其力量非同小可,也难怪受魏王之嫉妒,多次受到排挤。

信陵君和龙阳君是什么人物(龙阳君是什么爵位)(3)

“君”爵在战国时期为多国所接受,也成为不同于传统五爵的的独立爵位,还往往为众多君主以之作为军功的封赏,如秦国封卫鞅“於商十五邑”,自此才有商鞅;封白起为武安君,自此武安君这个爵位甚至成为战神之专属,后来李牧也因战功被封为武安君,可见武安君非独秦国所有。“君”爵显然就是贵族身份的象征,只要封君,就可能成为世袭之贵族。而史书中对龙阳君是否建功立业并无记载,后世传说中却多称其为剑术家,且擅长政治与外交,其在魏王身边为宠臣,即可能就算龙阳君不是公族,其在魏国朝堂中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有可能属于卿大夫序列的人物。但考虑到其绝色之姿,且魏安釐王曾与其海誓山盟:“于是布令四境之内,曰,有敢言美人者族。”龙阳君的口碑历来为后世诟病。

如果说龙阳君的封君也与其封地有关,那么龙阳显然就可能是个著名的地方,但是这个地方究竟在哪里呢?假如魏安釐王果真如史书中那般宠爱龙阳君,就绝对不可能将其封赏到距离自己太远的地方。当时的魏国有几个城市比较富庶,而且有名,其中包括郑、上郡、马陵、桂陵、大梁等,郑在靠北之地,与韩赵相邻,处多战之地;上郡靠近秦国,在此时期更是危险之地;马陵和桂陵临近齐国,多年前即因魏齐交战,沦为齐国的攻击范围。因此,这几个城市都不太可能是龙阳君封地所在。虽然都城大梁也距楚齐较近,但与当时气势汹汹的秦国相比,大梁城的安全度要比其余城市高得多,而且大梁城作为魏国都城,军事布防也绝非其余城池可比。因此,龙阳君的封地,必然距离大梁城不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