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朝廷腐败无能苛捐杂税日加繁多,民众不堪受苦,有大贤良师张角率领黄巾军揭竿而起,随后的日子里,各路群雄争相登场。

诸葛亮的七条用人之计(三国最不会用人的千古名相)(1)

三国势力图

东汉末年的各路诸侯,今天先不说,先说三国时代,用人最失败的当属诸葛亮。

诸葛亮的七条用人之计(三国最不会用人的千古名相)(2)

诸葛武侯确实是千古名相确实,是忠肝义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范,就像杜甫所说,“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但他的几次失败,让蜀国大好形式江河日下啊!

诸葛亮的七条用人之计(三国最不会用人的千古名相)(3)

关羽剧照

第一次失败

诸葛亮最初提出的建议是占据荆州拿下益州,待中原有变兵分两路,一路出汉中一路从金州出发过宛城直捣许昌,但他把守卫荆州的重任交给了关羽关二爷。

二爷虽武艺高强但自恃甚高,谁的意见也听不进去,世人的评价勇猛无敌,谋略极致但刚愎自用,适合为将不适合为帅。这么重要的地方,只放了二爷一人,身边没有能跟它商量的,或能规劝他的人。

最后,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三分天下的战略非常,但只能困守益州。

诸葛亮的七条用人之计(三国最不会用人的千古名相)(4)

京剧失空斩

第二次失败

陆游曾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杜甫也说过;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丞相为国之心不可争议,但第一次北伐中,一路势如破竹,出汉中得天水,得陇西,一切都按照她的目标在前进,先切断凉州和关中的连接,随后挥师进军长安。

京剧有一出名戏,失空斩,全称是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马谡其人,性纯良有才华,但先帝曾评价,“马谡只能纸上谈兵”这句话没有褒义,没有贬义,仙帝只是客观的,点评了马谡的才华,因为马谡是参谋,他做出的规划有可行性,就是成功。

但在北伐关键时刻,诸葛亮却让马谡但当主将,去守要害街亭,他从来没干过上战场的活,一上战场你给个大活,说白了,他纸上谈兵的理论还没有和战场的经验相结合,只能困守山上,以失败告终。

最后,诸葛亮哭着挥泪斩马谡,他哭的是马谡吗?我感觉不是,他应该是悔不听先帝之言!

诸葛亮的七条用人之计(三国最不会用人的千古名相)(5)

白帝城托孤

第三次失败

这是一个长期的失败,是在人才培养上的错误,三国时期,长达数十年的争斗打的就是人才。

诺大的蜀汉,几年时间却变成“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诸葛亮事必躬亲手中大小事物都需要经过他手,这确实是他拳拳的爱国之心但没有了培养下一代的机会。

魏延早年追随先帝武艺高强,足智多谋,先帝在时,任命他为汉中都督把汉中交给他,那是蜀汉的北大门关键所在。但就是这么一个忠心与先帝足智多谋的,却硬生生以一句“脑有反骨”逼反了魏延。

诸葛亮的七条用人之计(三国最不会用人的千古名相)(6)

丞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中之人,感念丞相宽厚,痛哭流涕,中华5000年,千古名相必有丞相地位。

诸葛亮的七条用人之计(三国最不会用人的千古名相)(7)

诸葛亮剧照

自古功是功过是过,丞相的用人失败两次都出现在关键时刻,由此感念魏蜀吴三国时代,诸葛亮的用人是失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