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中国有多少农民为了得到属于自己的一块田,哪怕是一块未曾开垦的荒地,哪怕是一块贫脊的边远山地,作为自己的梦想,作为自己的终生奋斗目标。这种梦想,这种目标,比现在农民到城市买一套房的愿望有过之而不及。为了得到一块属于自己的田,他们苦闷苦感过、累心累身过、伤心流泪过、遍体鳞伤过、吃打挨骂过、至死挣扎过、奋力抗争过……到头来有的农民连一寸土地都得不到。梦想都化为泡影。虽然他们是辛辛苦苦种田的,收获却不属于他们的。他们只得沦为奴隶、佃户、长工、短工。在层层压迫剥削下,受尽苦难。所以,人们把这些只种田,没土地的农民,称为‘’赤贫‘’。也就是天底下最穷的人。

农业现代化好的句子(农是永恒的业田)(1)

据史书记载,在解放以前,全国80%的土地被地主霸占,占全国90%的农民只拥有20%的土地,还是贫脊地,边远地,零散地。

自从有了共产党的领导,特别是新中国的建立,‘’耕者有其田‘’的美好愿望才得以实现。广大农民手中才真正握有土地。所以中国革命初期,首先是土地革命。革命的燎原之火首先从土地点燃。宣传的口号也是,为了保卫土地,保卫果实。所以说,农民对革命是最忠诚的,也是共产党领导革命一支最坚强的力量。依靠的力量。可以说,每一寸土地都是用血换来的。可想而知,土地对中国革命的非凡意义!改革开放的航船,首先也是从土地起航,从土地收果。可想而知,土地对改革开放的巨大影响。所以说,广大农民应当为拥有一块土地而幸福!感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欢喜!

农业现代化好的句子(农是永恒的业田)(2)

随着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城市的急剧发达,社会生活的急剧改变,农业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以至萧条、冷落、田地荒芜。农民纷纷弃土做工,弃乡进城。土地似乎在人们眼里,不怎么重要了,以至人们质疑:土地没人稀奇了,土地没人想种了,种田不赚钱了等等。

但我却不这样看待,我因为,‘’农,是永恒的业,田,是无尽的富‘’!

一,人类生命有多长,农业就永远不会衰落。

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产业,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更新,科学的发展,生活的改变,都可能有衰败的一天,倒闭的一天,淘汰的一天,落后的一天,消亡的一天。唯独农业不会停歇、不会止步,不会倒闭,不会淘汰,不会消亡。它和日月同辉,生命同在。人类生命能延续多长,农业就会延续多长。只会进步,不会落后。只会兴盛,不会衰败。但也避免不了一些波折,起伏。农业就等于人的生命。轻视农业就是轻视生命;消亡农业,也就意味着消亡了生命。坚固的皇宫可以倒塌,焚毁,农田虽然屡遭战火铁踢,但践踏过后,还是一片青葱,一片生机。一片丰收。它不以朝代更改而消亡,不以人的好恶而生存,也不以时间流泄而寿终。农业是一棵常青树,田是取不尽的聚宝盆!

二,土地是无价的,历来是财富的象征。

也许你会说,一家只有几亩地,收成有限,收入微薄,能干啥。辛辛苦苦一年,物价又这么高,能赚几个钱。或许真的一亩地的收成,不值几个钱。和其它行业收入比,和其它行业产品比,和物价增长比,收入更加可怜。我称认这是事实。如果简靠几亩土地的收成,想去城里买套房,更是杯水车薪,望洋兴叹。

也许你还会说,在城郊一亩土地上,起一座楼盘,能值上亿元,甚至上百亿,千亿,种一亩地费心费力,才收入几百元,弄不好还赔钱。或许这也是事实。

但要叫一个种田的农民,永远放弃农田,又有几人打心眼里愿意呢!我想是没有几人愿意的。作为一个种田的农民,放弃了土地,就意味着放弃了生命,放弃了守业、守家,放弃了子子孙孙,放弃了生生息息……:所以历来农民视土地为生命。才有了寸土寸金之说,才有了宁让寸金,不让寸土的争争誓言。

虽然种田收入小,盖楼收入大,但这都不能体现出土地的价值来。土地的价值是无限的,无止境的。无可估量的。是没有人说得清楚的,土地的内含是无比丰富的,是没人能概括的。

农业现代化好的句子(农是永恒的业田)(3)

这里结合土地再说说‘’秋‘’的意义:

一年挣了多少钱,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富。如果你一年收了个好‘’秋‘’,这才能反映出真正的财富。也真正能体现出土地的价值。如果你家里堆满了钱,一粒粮也没有,或者说一粒粮也买不到,会是一种什么后果呢,对于一个饿的奄奄一息的饥汉,一个南瓜能救活一条命(这是父亲常讲的故事),灾荒年一个南瓜也显的犹为珍贵。如果面对一个饥汉,哪怕你给他一捆钱又有什么用呢,说到底,粮食才是人的永远财富,夲质财富。存粮比存钱重要!人们梦之以求的钱,也许在一天早晨,真的成了一张废纸,甚至还不如一张废纸。

为什么到秋天庄稼成熟了,人们传统习惯叫‘’收秋‘’,不叫‘’收入‘’呢?‘’收秋‘’和‘’收入‘’虽一字之差,却有夲质的差别,不同的含义。‘’收秋‘’就是收成熟的农作物。如稻米、玉米、谷子、高粱、大豆等,人们俗称粮食。还有蔬果等付食品。‘’收入‘’人们习惯理解是把东西变成钱,才叫‘’收入‘’。做生意,赚的钱能叫‘’收入‘’。打工,出卖劳动力的工资能叫‘’收入‘’。但不能叫‘’收秋‘’。一年收获的农作物,某种意义上还不能叫‘’收入‘’,这是因为粮食、瓜果、蔬菜等,还没有被交换,还没有变成人们习惯意义上的‘’收入‘’。也就是还没有变换成钱。只有变换成钱,才能叫‘’收入‘’。这就是‘’收秋‘’和‘’收入‘’的差别。

过去常听乡下老人这样说:‘’收上个好秋关起门来活三年‘’。这话细理解起来,很有实在意义。为什么乡下老人有这么大的底气,说出这样的大话呢?他的底气来自何处呢?这就是‘’收秋‘’和‘’收入‘’的差别。如果你收入的钱再多,哪怕是金银堆山,如果你收不上个好‘’秋‘’,没有‘’秋‘’的支撑,家里再多的钱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有‘’秋‘’的支撑,心里才踏实,睡觉才安稳,不管去做什么事,才无后顾之忧。再加上挣钱顺当,收入频丰,哪家境就更觉的丰满。活的快愉。就是一但遇上个灾年,其码肚子不会受累。‘’秋‘’的意义和生命同在!所以乡下老农对收个好‘’秋‘’很看重。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秋‘’是无价的。因为它和生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人生什么都可以缺失,唯独不能缺失‘’秋‘’。没有‘’秋‘’,钱也就缺失了意义。所以‘’秋‘’被人们尊为‘’金秋‘’。‘’秋‘’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家庭是何等的重要,可想而知。国家确立农民‘’丰收节‘’,它的意义是重大的,深远的!

农业现代化好的句子(农是永恒的业田)(4)

这里再说说土地对家庭的意义:

一个家庭一但拥有了土地,这就基本上掌握了生存权,活着权。土地对一个家庭的发展,资夲虽是原始的,却是根本的。是一切财富的母体;一切财富的源泉;一切财富的暴发。如果没有土地的原始属性,生命属性,一切财富都无从谈起。这个意义也适用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

只所以人们不会轻易放弃土地,它的根本原因就在如此。

万物生长靠土地。任何生命都属于土地,都归根于土地,都茂盛于土地。任何工厂,任何制造都代替不了土地。人类的掠夺性,首先体现在对土地的贪婪上。因后才是其它。如果没有土地,你踩脚之处都没有,何谈生存,何谈发展。

农业现代化好的句子(农是永恒的业田)(5)

中国人多地少,土地显得犹为珍贵。平均到每个农户,虽只有几亩地,但你千万不要小瞧这几亩地,这几亩地在你生命中最值钱,在你家庭所有财产中最珍贵。就是这几亩地,它会让你安心踏实;就是这几亩地,它会让你依食无忧;就是这几亩地,它会让你儿孙满堂,薪火相传;就是这几亩地,它会让你充满希望;就是这几亩地,才让你安心踏上归途;就是这几亩地,才让你牵挂留恋;就是这几亩地,才让你离家无忧;就是这几亩地,家康国稳;就是这几亩地,家兴国强……

中国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应该说这是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件。这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得以实现。才得以圆梦!这也是党和政府延长土地承包权的根夲意义,国情内涵!

让我们意识到,拥有自己的土地是一种幸福吧!是一种巨大的的财富吧!

珍惜土地,爱惜土地,敬畏土地,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尊重农民,理解农民,敬爱农民,应该成为一种风尚!

朋友你怎么看呢?欢迎赐评!

农业现代化好的句子(农是永恒的业田)(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