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的张龙辉,在一个岗位上默默地待了15年。因为多年前做了胆囊切除手术,同事们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无胆英雄”。

张龙辉是四川宜宾长宁县看守所的监管民警,自2004年任职一直到现在,从事过监巡、管教、内勤、后勤等工作。可以说,看守所内所有岗位他都从事过,最苦最累的活儿他都干过。更重要的是,所有工作从来没出过差错。

所谓不平凡,不过是把一件平凡的事反复做,做到极致。老张就是这样。

一名看守所所长的铁骨柔情(看守所里的无胆)(1)

没有掌声和鲜花

老张的岗位是看守所监管民警,尽管没有刑警抓捕罪犯时的惊险与刺激,也没有派出所民警繁忙而紧张的工作节奏,但他所面对的群体却很特殊。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有的只有那一份沉重的责任和无怨无悔的默默奉献。

老张自2004年调入看守所,在看守所的15年工作时间里,从事过值班、收押、提讯、内勤、管教等岗位工作,2008年又接手了大量的、工作量最繁杂、琐事最多、任务最重的后勤工作,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整整11年。

11年如一日重复着固有的程序:安排值班人员和被监管人员一日三餐、登记准备病号餐、联系进货渠道、检查食品卫生、保留食物样品、发放被监管人员生活用品、检查水电气线路设备好坏和监所设施安全、维修监所设施设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平凡的坚守中,确保自己工作安全无事故,实现了监管民警最高的工作目标。

一名看守所所长的铁骨柔情(看守所里的无胆)(2)

工作中的老张

在他负责后勤工作的11年里,长宁县看守所没有发生过人员食物中毒和监所设施设备引起的安全事故,多次被四川省公安厅、宜宾市公安局评为全省、全市优秀监管民警。

对工作几乎“痴迷”

对于工作,老张几乎是“痴迷”的,心里想的、手上做的全是看守所的各种事务,把自己的身体状况都排在工作之后。

2017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大伙吃过午饭都回备勤室休息去了,老张一个人留在厨房储物间清点货物,抽查各类食品的保质期和质检情况,突然眼前一黑晕倒在地,幸好外面厨房里还有一名工作人员在收拾餐具没有走,听到储物室的异样响声,才及时发现了老张,把已经不省人事的老张送到医务室进行抢救。

在他醒过来后,所领导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想让他回家休息两天,可他却笑着说,“革命战士‘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离战场’,我这是老毛病‘眩晕症’犯了,还算不上轻伤,不能离岗,并且还有2间监室的下水道已经堵了大半天了,我得去想法疏通呢!”这样质朴的话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所领导、民警和医务人员,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

其实,老张身上的“毛病”不止一二,有着多种病症,但一说起工作他就放不下。多年前,他因病做了胆囊切除手术,同事们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无胆英雄”。

用真情感化嫌疑人

涉嫌交通肇事的嫌疑人魏某某入所已经两天,对食堂工作人员送进去的饭菜只是扒拉几下,几乎是颗粒未进。送饭的工人把情况向老张作了反映,老张及时赶到监室询问原因,可魏某某只是用双手托着两腮,胆怯地低着头一言不发。这是一年前的一个场景。

老张找来管教民警了解情况,得知魏某某自入所以来就是这个样子,常常双手托腮,低头不语,问话也不理踩。根据老张多年的监管经验,魏某某不像那种故意对抗管教的人,肯定另有原因。

老张与管教民警商量后,分别找同监室人员谈话了解魏某某入所以来的情况。同时,调取魏某某入所这两天的监控录像,观察他在监内的一举一动。终于,老张明白魏某某为什么入所以来颗粒不进,原来是魏某某患有牙疾,不敢吃硬的、辛辣的东西,再加上其性格内向又刚入所的原故,他不愿意把实情告知任何人。

看守所根据魏某某的病情,送他到专业牙科医院就诊。老张专门吩附厨房为魏某某准备清淡的、较软的饭菜,并亲自给魏某某送去。起初,魏某某还是不愿吃任何东西,只是独自在监室的角落里流泪和叹气。老张每天乘着送饭的机会,陪魏某某有一句无一句地拉家常,给他做心理疏导。在老张一天天耐心开导下,魏某某终于开口与人交谈。

看着魏某某一天天变得开朗起来,饮食起居恢复了正常,压在老张心中多日的那块石头终于可以放下了。

“工作不分贵贱,岗位不分高低,干一行爱一行,工作一天,认真一天,不给退休后留下任何遗憾。”老张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来源:红星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