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中,正道武林以少林、武当、峨眉、华山、崆峒、昆仑六派为尊,这六大门派从地理位置分布来看,那可是相距十万八千里,可即便如此,他们仍不惜劳师动众汇聚光明顶,一同讨伐明教,由此不难看出一个事实,明教之强,远在六大门派之上。

不过多数人可能误会了一件事,明教可不是在《倚天屠龙记》所处的元末明初时代才悄然崛起的,事实上早在他们早已在武林中活跃了数百年,他们能传承如此之久,历代教主自然是功不可没,那么历代教主中最强的又是哪几位?

在笔者看来,张无忌最多排第三。

一、少年英雄张无忌,当世无敌手

《倚天屠龙记》中是提到了好几位明教教主,比如第三十三代教主阳顶天,这人武功就十分强劲,早年间他在武林中横行无忌,就连那少林三渡也曾败在他手中,那渡厄甚至被阳顶天打瞎了一只眼睛。

张无忌成为明教教主的原因(明教历代教主中)(1)

(阳顶天剧照)

不过阳顶天还不是书中提及的几位教主中最厉害的,比如在他之前还有位钟教主习武的天赋更高。

原文道:“阳教主能于瞬息间变脸三次,那是练到第四层了。他曾说,本教历代众位教主之中,以第八代钟教主武功最高,据说能将乾坤大挪移神功练到第五层,但便在练成的当天,走火入魔身亡。自此之后,从未有人练到过第四层。

不过书中关于钟教主的事迹并不多,他具体击败过哪些对手也无从考证了,所以综合战绩和习武资质的考量来看,阳顶天和钟教主的实力差距应该不会太大。

然而诸如波斯三使提到的弄丢了圣火令的石教主,还有从张无忌手中接过教主之位的杨逍那便不值一提了,他们的实力最多也就准一流高手级别。

张无忌成为明教教主的原因(明教历代教主中)(2)

(杨逍剧照)

毋庸置疑,从明面上来看,张无忌无疑是历代教主中的佼佼者了,毕竟他可是将那乾坤大挪移修炼到了最顶层,除了第七层最后那作者想象出来的十九句之外,这招式已被他尽数掌握。

那么又有何人算得上是比张无忌还强?

二、北宋魔教之主方腊,力挫黄裳的狠角色

正如前文所说,明教早已在武林中传承了数百年,而金庸在介绍明教的历史时就曾提到过一位名气极大的教主,即北宋年间的方腊。

读过《水浒传》的人一定不会对方腊这名字感到陌生,他在《水浒传》中可是梁山好汉的大敌,梁山好汉中又七十来人是死在征方腊的过程中,而金庸武侠世界观中的方腊更是厉害。

原文道:“北宋末年,明教大首领方腊在浙东起事,当时官民称之为‘食菜事魔教’。食菜和奉事魔王,是魔教的两大规律,传之已达数百年。

光读这段文字,你或许还无法感受到方腊的强大,而结合《射雕英雄传》中的设定来看,方腊的成就可远比张无忌高。

张无忌成为明教教主的原因(明教历代教主中)(3)

(方腊剧照)

当年周伯通在提及《九阴真经》的来历时就提到了“黄裳征明教”的故事,黄裳是被徽宗皇帝派去征讨明教的,而方腊就是宋徽宗时期的人物,等于说黄裳当年面对的就是以方腊为首的明教势力,最终的结局是怎样?黄裳大败,不得已隐居数十年,这才创出《九阴真经》。

黄裳是何等武学奇才,他创出的《九阴真经》可是影响了“双雕”时代的几代高手,但凡染指那经书者,无一例外都成了绝顶高手,黄裳尚且不敌方腊,不难看出方腊的实力着实是强。

当然,有人要说了,方腊的乾坤大挪移指定是不如张无忌的,毕竟书中强调先前的历代教主中将那神功练到最高级别的也不过是钟教主所触及的第五层而已,但那又何妨?明教教主也不仅仅只有乾坤大挪移,比如阳顶天就有“大九天手”,方腊能够击败黄裳,指不定他还会一些金庸没有在书中明确写出来的奇招。

张无忌成为明教教主的原因(明教历代教主中)(4)

(黄裳剧照)

不过即便强如方腊,也只能在历代教主中排第二,就因为那初代教主一定是更强的。

三、初代教主,创出乾坤大挪移的奇人

没将乾坤大挪移修炼到顶层未必不强,但若是将乾坤大挪移修炼至顶层的话,那就一定很强,而明教(总波斯教)的初代教主就一定是位顶尖强者。

关于这位前辈,金庸也只是在介绍乾坤大挪移的时候提及过一些信息:“当年创制乾坤大挪移心法的那位高人,内力虽强,却也未到相当于九阳神功的地步,只能练到第六层而止。他所写的第七层心法,自己已无法修炼,只不过凭着聪明智慧,纵其想象,力求变化而已。张无忌所练不通的那一十九句,正是那位高人单凭空想而想错了的,似是而非,已然误入歧途。”

那人没有学过九阳神功,却能够将乾坤大挪移修炼到第六层,并且凭借想象力创出乾坤大挪移第七层,这等天赋岂是张无忌那后生所能相比?

张无忌成为明教教主的原因(明教历代教主中)(5)

(张无忌剧照)

金庸也曾经在《神雕侠侣》中借杨过之口强调过一个事实,那就是在“金庸武侠世界观”里,创武功的人始终是要比继承武功的人厉害的,所以这初代教主的实力自然是比后续的历代教主都要厉害的。

可惜金庸直至《倚天屠龙记》中才让明教这个强大的门派正式登场,以至于明教的那些前辈高人的故事未能被一五一十地写出来,对于读者而言,着实是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