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所有人物名字(大宅门人物关系大揭秘)(1)

《大宅门》被誉为现代版的红楼梦。人物多、关系复杂,很容易乱,就连作者郭老有时也糊涂。

今天我们就来理一理那些看起来挺明白,可一琢磨又有点不对劲儿的人物关系。

比如,吴英玉和关静山以及白家到底是什么样的亲戚?再比如,香伶和景琦谁大?玉芬和景怡谁大?敬业和敬生谁大?又比如,白家七位少爷,景怡(一)、景双(二)、景泗(四)、景武(五)、景陆(六)、景琦(七),缺少的景三去哪儿了?

下面咱们就一一考证。

一、先说吴英玉、关静山和白家

第二部中,七爷在如意馆看到吴英玉,说我怎么看你那么眼熟啊,英玉答:“我舅奶奶是您府上的老姑奶奶白雅萍。” 七爷一下想起来了,这是大汉奸关静山的外甥女啊。老姑奶奶去世时他还见过,彼时英玉尚小。

大宅门所有人物名字(大宅门人物关系大揭秘)(2)

这里面给出了两条线索,咱们捋一下。

第一条线索是:吴英玉称呼雅萍“舅奶奶”。舅奶奶,也就是舅爷爷的媳妇儿;舅爷爷呢,是爸爸的舅舅。

雅萍是关少沂的媳妇儿,所以关少沂就是吴英玉爸爸的舅舅,这样算起来,英玉的奶奶,也就是英玉爸爸的母亲是关少沂的姐妹。换句话说,是关少沂的姐姐或妹妹嫁给了吴家,生了姓吴的男孩,这个男孩长大后娶妻生女,生下的这女孩便是吴英玉。

第二条线索是:她还是关静山的外甥女。也就是说,英玉是关静山的姐姐或妹妹的女儿。

那么,关静山又是谁呢?第一部在十六章中有明确交代,原文是:关少沂儿子关静山、姨奶奶肖月兰、关父关秒海分别上了两辆车;雅萍扶着香伶上车,关少沂把香伶拉上车,雅萍刚要上车,车却启动了。

所以关静山是关少沂的儿子,只不过不是雅萍生的,而是姨太太生的。而关静山的姐姐或妹妹,那就是关少沂的女儿了。这个女儿,自然也非雅萍生的香伶,应该同样是姨太太所出。

如此说来,吴英玉其实是关少沂女儿和关少沂姐姐或妹妹儿子的孩子,是姑表结亲。

从母亲那边论起来,吴英玉应该称呼关少沂为姥爷,这比从父亲那边叫舅爷爷省事而且亲近得多。白雅萍呢便是姥姥——自然也是名义上的,没什么血缘关系。所以,英玉应该对七爷说:“我的姥姥是府上的老姑奶奶白雅萍。” 简洁明了。

当然,您也可以抬杠,说英玉的母亲没准不是关静山的亲姐妹,而是什么远房姐妹呢!但首先,如果是远房舅舅,关静山与英玉的关系显然是从英玉父亲那边论起来更亲——因为他与英玉父亲是表兄弟,那么关静山就更应该称呼英玉为表侄女而不是什么远房外甥女。

其次在第二部里,关静山想抓走占元时,英玉走上去拉住他的袖子叫:“舅舅,我有话要和您说。” 这个拉袖子动作可以看出两人的关系是很亲近的。

此外,他们在院子中还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今儿要是把白占元抓走,我就永远不认你这个舅舅!” “英玉,我从小可是最疼你,知道吗?白占元可是共产党!” “胡说!我要告诉妈,都和你断绝关系!"英玉斩钉截铁地说。

关静山从小最疼英玉,英玉为救占元,还搬出自己的妈妈,要和关静山断绝关系。这些都说明这个舅舅并不是什么名义上的远房舅舅,而是货真价实的亲舅舅。《大宅门》里讲的一般都是很近的亲属关系,并没有把远房亲戚包括在内。

所以,美丽、善良、聪明的英玉是姑表结亲的产物可以说是实锤。

关于姑表结亲,如今我们都知道这属于近亲结婚,是不合法的,可能给后代带来不可预估的生理隐患。但在中国古代的文化里,姑表结亲属于亲上加亲,常被传为美谈。

《红楼梦》里的宝玉和黛玉是姑表亲,《白娘子》里许仕林和李碧莲是姑表亲,就连詹王福里的大格格和贵武也是姑表亲,他们的双胞胎儿女黄立、黄春不仅身体健康、三观还正,可能郭老在潜意识里对姑表亲也是有认可的成分吧!

二、香伶和景琦谁大?玉芬和景怡谁大?敬业和敬生谁大?

这三个问题就是我上文说的,因为人物多关系乱,连作者也会犯糊涂的原因。

大宅门所有人物名字(大宅门人物关系大揭秘)(3)

香伶和景琦谁大这个问题,可能许多人都能给出答案:当然是香伶大啊!

你看,景琦出生时,雅萍的儿子小宝已经一岁了。小宝意外被摔死以后,关家就不要雅萍了,她一直住在娘家,不可能又回关家给关少沂生下女儿香伶。

香伶第一次出场,是关少沂拉着她来给白家大爷颖园吊丧,进门时正好撞见雅萍送一位女客出门,香伶惊喜地叫:“妈!” 由此可见,香伶是雅萍在小宝之前生下的,是小宝的姐姐。连小宝都比景琦大一岁,香伶就更比景琦大了。

电视剧中也可以看出,幼时的香伶明显比幼时的景琦大。可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

因为后面还有一个场景,小说在第二十九章,电视剧在第二十八集,贵武死了、大格格和黄立躲了,景琦和黄春去香伶家里的时候,正在做饭的香伶喊道:“七哥七嫂!” ——这就反了啊,明明香伶大,怎么又管景琦叫上哥哥了呢?!

还有玉芬和景怡,也有同样的困惑。

大宅门所有人物名字(大宅门人物关系大揭秘)(4)

作品第一部的前半部分,其实处处都透露着玉芬是大房的第一个孩子。

小说里在大爷被问了斩监候之后,基本上每次提到大房的几个孩子,都是以玉芬开头,“玉芬、景怡等”,玉芬还是同辈兄弟姐妹中最早结婚的一个。

第十五章,景琦和涂二爷、许先生去安国办药回来后,发现玉芬从济南回娘家了。原文如下:景琦走进屋:“哼!还说我不会买东西!”玉芬风风火火走进来:“ 七弟!”二十六岁的玉芬已是少妇模样。景琦大惊:“玉芬姐!你什么时候来的?”白文氏:“早来了,非要见你一面儿才走!”这时候玉芬就已经二十六岁了。

到了第十七章,白家去西安避难,见到了大爷。他与白文氏有一段对话,原文是—— 颖园:“孩子们呢?”“你的景怡都是大人了。”“二十五了!”“二十五。医术学得不错,挺上进的,正张罗着给他说亲。洋人一打进城,全逃出来了。”“我那丫头呢?”“玉芬?嫁到济南了,前俩月还回来一趟,京城一乱又回去了。”玉芬二十六,景怡才二十五,明确了玉芬是姐姐的事实。

可是呢,第三十五章的时候,白文氏葬礼,黄春被发现死在轿子里时,玉芬是什么反应呢?原文说:景怡正忙于向送葬的客人道谢,玉芬匆匆跑来,惊慌道:“大哥!春儿死在轿子里了!”景怡急得直跺脚:“你看你看!这算怎么回事儿?!又陪上了一个!”——景怡又成了大哥了!

再说敬业和敬生。

大宅门所有人物名字(大宅门人物关系大揭秘)(5)

敬业是景琦和黄春的儿子。第十九章,白家从西安逃难回京后,二奶奶把他们两口子赶出了家门,彼时黄春已经怀孕两个月。

敬生是翠姑和景怡的孩子。景怡从西安回来后,奶奶去世了,要守孝一年,一年后才可完婚。婚后一年第二十五章敬生才出生: 翠姑靠在炕上奶孩子,白文氏坐在炕沿儿上,白方氏坐在一旁。“按敬字排行,这孩子就叫敬生!”白文氏抚着孩子说。翠姑轻拍着孩子:“好儿子,有名儿了啊!敬生啊!”

所以毫无疑问,敬业肯定比敬生大。

可到了第二部第二十章,敬业听说自己的中草堂因为有日本人的股份、是逆产,要被查封时,他就拉着三哥敬生到吉士林吃西餐了。

“三哥,我跟你商量个事儿。”“说!”“这生意没法儿做了!”白敬业摇头晃脑愁眉苦脸,“你在我对门开了个‘本草堂’,老四嘿,又在我隔壁开了个‘千草堂’,我受得了吗?!”“各人做各人的嘛!”敬生坏笑着,“知道厉害了吧?”“把我挤得都没生意了,我可不起这哄了。”“那你想怎么着?”“我这‘中草堂',折个价盘给你吧?”……“老六,你刚才说的是真的假的?不是拿我开心吧?”“跟你说实话吧!心灰意冷!”敬业推心置腹地,“瞧我那共产党的儿子,那神经病的女儿,我给谁奔呢我?!我全他妈花喽!给谁都不留!乐一天算一天,死了也值!”

您瞧,明明是敬业大吧,到这儿又成了敬业排行老六、敬生排行老三了!

所以作者在构思情节时,有糊涂的地方。但《大宅门》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这一点无可置疑。《红楼梦》也不耽误有瑕疵不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就是了。

这里多说一句,原著小说里,白萌堂的几个孩子中,其实雅萍是最大的,颖园都要叫她一声“姐”。在拍电视剧时郭老给改成雅萍最小了,剧中她叫颖宇“三哥”,被洋兵拖走时,颖宇也喊“她是我妹妹!”这个就改得比较完整和全面,让人看不出问题。

三、为什么没有白景山(三)?

白家有七位少爷,名字也是从一排到七,可是中间少了排行第三的那个。

有人说,因为白家有三爷颖宇,所以为了避讳,就少排了一个。这个其实说不通,大爷、二爷都在,也没耽误排前面两位少爷不是?

还有人说,老三就是白玉芬。这也不合理。且不说玉芬比景怡大,就算景怡是哥哥,老三也不可能是玉芬。旧时女孩是不参与排行的,如果参与,也就不叫白玉芬了,至少也要叫白景芬。

第三种说法是,曾经有过景三,可惜夭折了。我本人倾向于这种说法,既然后面排了老四老五等等,一定是有老三的。之后的故事情节中,老三再也没出现,大概率是夭折了,没能活下来。

那个时候没有医院,也没有剖腹产,生孩子对大人和孩子双方都是生死考验,没能活下来的比比皆是。所以,有个把夭折的,也合情合理。

好啦,今儿就唠到这里,关于故事中的人物关系解析如果您有更好的解释,不妨留言给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