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门属足太阳膀胱经。具有舒肝理气、和胃降逆、清利头目之功效。根据其穴性,现临床常用于治疗西医学中的肝炎、胆囊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贲门失弛缓症、功能性消化不良、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神经症、癔病等疾病。

本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胸胁胀满,背痛,恶风寒,饮食不下,呕吐不留住,魂门主之”。魂即灵魂,门即门户,肝藏魂,魂指肝,穴与肝俞平列,如肝气出入之门户,故名魂门。

【定位】

在脊柱区,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见下图

魂门穴位疼是怎么导致的(每日一穴魂门)(1)

图来自梁繁荣王华主编的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新世纪第四版

【解剖】

有背阔肌、骶棘肌。有第9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8、9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针刺时针尖经过组织】

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

【取穴方法】

俯伏或俯卧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处取穴。

【主治病证】

1、胸肋痛、背痛;

2、呕吐、腹泻。

【操作方法】

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可灸。

注意:本穴不可深刺,以防刺伤肝脏。

【常用配伍】

1、配胆俞、脾俞、胃俞、阳陵泉、太冲,治慢性肝炎。

2、配云门、中府、隐白、期门、肺俞、大陵,治胸中痛。

3、配肝俞、中都、阳陵泉,治胁痛、胆囊疾患。

4、配心俞、肝俞、三阴交,治失眠。

5、配心俞、肝俞、内关、水沟,治癫痫。

6、配胃俞、阳关,治呕吐不止,多涎。

【日常保健】

魂门穴位居背部,肝俞之旁,内应肝、胆、胃,根据中医“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理论,刺激该穴可治疗肝胆、胃等脏腑病证及脊背疼痛。具体方法:用拇指指腹点压或按摩槌敲打刺激魂门魂门穴,每次2~3分钟,可辅助治疗胸胁疼痛、呕吐、腹泻、背痛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