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5日讯(记者蔡欣星)用食堂餐厨垃圾堆肥,种出蔬菜再成为员工餐。位于武汉东西湖走马岭街的湖北达能食品饮料有限公司,靠着园区里的一个个小菜园,员工食堂蔬菜供应可基本得到保障。

无公害小菜园(这家绿色工厂有个小菜园)(1)

花园部分区域种植着各类花卉、仙人掌等。长江日报记者蔡欣星 摄

4月24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湖北达能,厂房内的花园立刻吸引记者的注意。从空中俯瞰,花园的形状形似脉动的瓶子,分成瓶盖、瓶颈、瓶身三部分,其中“瓶颈”内种植着各类花卉、仙人掌等,更大面积的“瓶身”则是菜园,苋菜、青椒、茄子、辣椒等,长势喜人。园子里,松土工具摆放一侧,员工们休息时会自发来这里松土。

无公害小菜园(这家绿色工厂有个小菜园)(2)

菜园蔬菜品种丰富。长江日报记者蔡欣星 摄

“我们的部分员工餐就来自这个菜园,新鲜的蔬菜采摘后直接送到食堂加工。”湖北达能质量部经理杨培明介绍,园子里的支架是员工们用废弃的垫板制作的,肥料来自食堂的餐厨垃圾,污水经中水回用系统处理之后,则成为浇灌用水。

无公害小菜园(这家绿色工厂有个小菜园)(3)

员工随时可来花园松土。长江日报记者蔡欣星 摄

污水处理站就在园子一侧。“此前的污水处理站,只是对污水进行处理后排放,去年工厂投入资金建成中水回用系统,让处理后的污水可循环使用。”杨培明说,工厂日处理污水在六七百吨,其中一部分二次循环水满足工厂内的绿化、清洁、厕所用水后,其余的无偿提供给走马岭街道,用于市政道路的清洗等,真正做到了污水零排放。

无公害小菜园(这家绿色工厂有个小菜园)(4)

饮料瓶回收,降解后做成T恤、雨伞。长江日报记者蔡欣星 摄

工厂内,即将对外开放的武汉绿色工厂展厅正在装修收尾。展厅中,一台饮料瓶回收机正在调试,工作人员介绍,将符合要求的空饮料瓶投入机器后,还会收到返现。在这里,所有PET材质的空瓶经过回收、初步清洗后,先被切割碾碎,再生PET碎片可经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再用其制成T恤、背包、雨伞等用品。“我们的饮料瓶全都使用可降解材质,全部可进行回收再利用。”

湖北达能负责人介绍,目前工厂用外购发电厂的余热蒸汽取代了原本的天然气锅炉,工厂屋顶全部铺设有光伏板,能有效降低生产能耗。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大规模使用,大力推动了节能减排和绿色制造。

据悉,湖北达能是达能在中国建设的最大饮料生产基地,其中的两条高速生产线是达能目前在国内最快的饮料生产线,每条产线每小时可下线48000瓶脉动产品。早在2019年,湖北达能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是达能在中国获得该荣誉的首家工厂,也是东西湖区第一个取得“绿色工厂”称号的企业。

【编辑:邓腊秀】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