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最重要的城市(全国省会城市第一)(1)

西宁最重要的城市(全国省会城市第一)(2)

这是一张来之不易、难能可贵,需要倍加珍惜的“期中卷”!7月28日,西宁上半年经济运行成绩单出炉。

其中有两组数字格外引人关注:

一组数字令人眼前一亮、感到惊艳!

上半年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6%,增速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工业成稳住我市经济大盘的中坚力量。

另一组是: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8.06亿元,同比增长2.1%。

“面对宏观环境超预期变化、多种困难相互叠加,特别是二季度以来两轮疫情的冲击,西宁GDP增长2.1%、经济大盘之‘稳’实属不易。”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说。

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知重负重、顶压前行!

西宁稳住了经济大盘、保持了发展势头、改善了基本民生、防控了疫情冲击,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呈现恢复向好的良好势头。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台实施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创新开展“三沉三跑三发挥”暖企稳商纾困行动,全力稳住经济大盘。

西宁最重要的城市(全国省会城市第一)(3)

西宁最重要的城市(全国省会城市第一)(4)

西宁最重要的城市(全国省会城市第一)(5)

GDP增长2.1%的背后

今年上半年GDP增长2.1%,这个成绩的取得极为难得、十分不易。

据统计部门统计,上半年西宁市地区生产总值为828.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4.34亿元,同比增长4.4%,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81.56亿元,同比增长9.5%,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为195.13亿元,增长23.5%,拉动GDP增长4.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32.16亿元,同比下降1.2%。

“二季度我市遭遇了两轮疫情冲击,遇到的困难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全市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挑战。”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但是疫情带来的冲击是短期的、外在的、阶段性的,全市长期稳定发展的大局大势不变。

面临考验,压力空前!

在风雨中前行,在挑战中奋进,西宁儿女知重负重、顶压前行,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答卷!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对西宁发展的全局性定位、对西宁工作的全方位要求,出台实施一系列超常规举措。

市委主要领导围绕争当“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排头兵精准点题,对完成全年目标和在“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担当好新使命,提出要求,作出安排。创新提出“一企一策”精准调度,“一对一”上门服务经济运行调节工作机制,统筹部署“三沉三跑三发挥”稳企暖商纾困专项行动等。

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研究安排部署稳经济大盘和事关中长期发展具体事宜,围绕项目建设、资金争取、要素保障等重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加密经济运行调度节奏,派出6个工作组下沉到400余家企业,主动对接、靠前服务、精准施策,致力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举行一二季度感恩奋进、拼搏赶超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一批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

开通线上投资项目服务平台,执行“三调度三在线”机制,建立土地资金审批问题项目“三张清单”、重点项目“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

财税金融在稳大盘上展现强劲支撑能力,累计减免退返税费73.9亿元,惠及12.7万户市场主体,为4700多户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1.85亿元,为4000家企业新发放贷款584.83亿元……

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合力攻坚,稳住了经济下行势头,对全省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西宁最重要的城市(全国省会城市第一)(6)

西宁最重要的城市(全国省会城市第一)(7)

西宁最重要的城市(全国省会城市第一)(8)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

上半年,工业成为稳住我市经济大盘的中坚力量。

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领跑全国省会城市!

这样一组数据令人眼前一亮: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同期增速20.2、10.0个百分点,对全省的贡献率61.9%,上拉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4个百分点,增速继续领跑省会城市。全市工业已连续16个月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

一批好消息传来:总投资约500亿元的天合光能(西宁)新能源产业园项目落户西宁。青海高景二期项目建成投产,阿特斯年产10GW单晶拉棒项目成功点火,晶科20GW单晶拉棒生产线点火……

“今年以来,在生产要素提前储备、工人持续驻厂、闭环生产运输、产能对接消纳等举措保证下,全市工业生产有效降低了疫情影响。”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黄河鑫业、百河、高景、弗迪等重点企业达产满产,中铝、桥电、西钢等支柱企业稳产达效,高增长同时转型升级也在加快,单晶硅、碳纤维、锂电池、光纤、中成药等代表高技术制造业发展的产品产量增幅居前,分别增长10.5倍、6.3倍、1.2倍、1.5倍、0.8倍,铁合金、电解铝、烧碱等传统工业品产量也有较大增幅,但增速明显低于新兴工业品。

包保制、链长制持续深入实施,各地区各部门及时解决重点工业企业堵点难点问题,帮扶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全市工业经济增势强劲。据统计,1月—6月全市包保重点企业工业产值合计495.1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2.0%,拉动全市增速24.4个百分点,贡献率67.1%。

西宁最重要的城市(全国省会城市第一)(9)

西宁最重要的城市(全国省会城市第一)(10)

西宁最重要的城市(全国省会城市第一)(11)

经济呈现快速复苏势头

GDP增长2.1%,虽较一季度有所回落,但西宁结构效益指标稳步优化,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显现。

今年上半年,从一季度开局稳中有进,到四五月间受到疫情严重影响,再到6月份强力回升,西宁的2.1%,不易、难得。那么,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动力如何?

从投资看,1月—6月全市投资同比下降,在6月投资大幅增长支撑下,降幅在收窄,呈现明显改善势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70.3%,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38.8%,成为稳投资的关键支撑。

从消费看,举办消费券发放活动,共发放消费券9.47万张,累计发放促消费奖补资金3793万元;争取省级文旅专项资金及奖补资金2800万元,发售文化旅游惠民卡5000余张,协同全省20余家景区,开启“一卡通”畅游模式;开展房地产项目巡展促销活动,投入购房补贴消费券400万元,带动成交商品住房992套,有效提振了房地产企业发展信心。

从外贸看,上半年全市外贸总额17.9亿元、同比增长53.8%,其中进口9.2亿元、增长23.4%,出口8.7亿元、增长107.6%。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坯绸羊绒地毯等纺织品、机电产品、服装类产品增幅分别达37.8%、3.5倍和8.1倍。

同时,上半年,我市基本民生得到有力保障,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57元,同比增长3.2%。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2,比上年(2.65)缩小0.03。

西宁最重要的城市(全国省会城市第一)(12)

西宁最重要的城市(全国省会城市第一)(13)

西宁最重要的城市(全国省会城市第一)(14)

来源:西宁晚报

监制:高照华

责编:刘幸海

编辑:冯丽晨、张萍

西宁最重要的城市(全国省会城市第一)(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