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兵法技巧(班主任经验谈他山之石)(1)

人们用“蜡炬成灰”作为教师生活的写照,一句话赞美了教师的无私,道出了教师的辛劳。做教师累,做班主任更累。有人这样形容班主任生活状态—— 一个字:累!两个字:很累!三个字:非常累!不仅人累,心更累! 累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的角色标准越提越高。班主任不能只作教书匠,应该是“学科专家”和学生的“人生导师”;班主任不能只作管理员 ,应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和“阳光使者”,要能守护学生的人格、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励学生的情感、疏导的学生心理。班主任不仅成为“班级文化的设计师”,还要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多重身份,多重压力,班主任作为凡夫俗子有些吃不消。二.学生程度越来越低,说不听、教不会、管不了、动不得。教育教学越来越没有成就感。 有一条微信这样说:今天和他在一起,明天还想和他在一起,那是恋人;今天和他在一起,明天还得和他在一起,那是夫妻。放在班任工作上,意思一样,今年当班主任,明年还想当班主任,那是境界;今年当班主任,明年还得当班主任,那是无奈。我想,很多班主任都或许有些许的无奈吧。有人说,做老师不当班主任是不完整的。既然做班主任,那就让我们在繁杂的工作中努力去寻找突破吧。一. 换位思考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作母亲的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 “蹲下身来看看孩子的世界”,反思我们的教育,还真的有点问题。我们习惯以成人的视角去看待学生,希望他们尽善尽美。实际上,我们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忽略了学生的可接受性。学生犯了错事时,我们往往不理解;在教育学生之后,没有期待到想象的效果时,又多半觉得委屈,认为学生一无是处。魏书生老师说过:“ 你把周围的人看成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里;你把周围的人看成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中。”我们都希望生活在天堂里,那么试着与学生换位,去寻找学生身上的优点,以宽容、谅解和关爱的态度对待学生,或许我们会收到意外的惊喜。 二. 讲点智慧 很多时候,我们专注于埋头苦干,而忽视了思考,如果我们能停下来,多听听,多看看,许多教育名家的智慧可能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多的启示。 自习课纪律糟糕,班主任通常的做法是什么? 说教、批评、制定赏罚制度,指定监督人,搞各小组评比活动。总之给人的感觉是,自习课纪律不好这件事特重大,特沉重,关系每个人的未来,所有人都必须提高警惕,严防死守。我们很多人就是这样工作的,每天制造紧张空气,终于把学生的神经弄麻木了——你爱说什么说什么,给你个耳朵就是了。 摩西老师采用的办法完全不同。他是这样做的,他说“大学的时候,我和你们师母谈恋爱(学生暗自窃笑),为了比翼双飞,我们经常在图书馆看书,有时候要说些什么事情,我们都不是用嘴,而是…….用笔”就这样闲聊一样,轻轻一点,一个提醒,问题初步解决了。不要小看这几句“闲聊天”。话不多,含金量高。 第一,这个情境突破了所有的常见抓纪律的思路,给学生新鲜感,新鲜的东西总是吸引人的。 第二,教师把学生当大人,平等地谈自己的经历,这样说话,学生爱听。 第三,教师向学生透漏个人恋爱镜头,青春期的孩子,肯定会支着耳朵听,句句流入心田,一句顶一百句。而且,青年学生都喜欢在异性面前“装文明,玩深沉”。摩西老师把自己当年文明礼貌、比翼双飞的画面一描述,谁还好意思在班里当着异性同学的面喧哗? 第四、摩西老师语言简练,不蔓不枝。没等学生听烦,他已经说完了。 这才叫高效率,这才是智慧,值得我们学习。三. 注重策略1.收放有度 管理班级要讲究一点“管”与“放”的艺术。“管是为了达到不管”。“管”是手段,“不管”是目的,但“不管”绝不意味着班主任对班级发展听之任之。班主任的“不管”是以培养全体学生的“共管”为前提的,是以追求班级管理的“大治”和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为目的的。要做到收放有度,班主任必须充分发扬民主精神,与学生共同制定班规,培养一支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将班级管理的自主权尽可能地放手,班主任只做一个顶层设计者。2.冷热交替 “冷”,就是“冷处理”;“热”,就是“热加工”。在班级管理中,有些事情的发生,需要趁热打铁,如:表扬学生,激励学生,肯定班级的成绩,不良苗头的出现等,都要“热加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象学生偶尔违犯纪律或因能力所限管理不到位,理解不全面或有偏颇导致失误等问题的产生,则要延缓时间,冷却降温,予以“冷处理”,再不失时机地予以帮助教育,也许这样做效果会更理想一些。3.宽严得法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级管理需要从严:指导思想要有严格的要求;学生行为上要有严明的纪律;违纪面前要有严肃的态度。学生有错误我们可以“惩罚” 只是使用“惩罚”艺术时,必须以爱护学生为前提,以唤起学生自知为目的。魏书生让迟到学生写有关迟到原因的“说明书”。 学生闹情绪——写反映心理活动的“短文”。通过这种方式给犯错的学生“意料之外”的任务。这种艺术的“惩罚”,纠正了学生错误,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又拉近了师生距离,可谓“一石三鸟”。 但“严”的同时还必须伴有“宽”的成分在里面,尤其是对违犯了校规校纪的学生,在对其表现出“严”的一面的同时,还要给其留有悔过自新的空间与余地。我们要懂得学会“宽容”。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烈。”陶行知先生宽以待生之心,用三颗糖,三言两语教育、感化了犯错学生,使他诚恳改过。 “宽”与“严”是对立统一的,“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不是迁就纵容,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严”,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4.疏堵相伴 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应该: 多一些民主,少一些专制;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引导,少一些说教;多一些情感,少一些烦躁。这样才能把“堵”与“疏”结合起来,变“堵”为“疏”,或者以“疏”为主,以“堵”为辅,从而让学生增强明辩是非能力,学生理解了班主任工作的初衷,师生间的矛盾冲突就减少,教育工作必然顺利得多。四.投入热情 借用361度广告语,工作除了100%的投入,还要多1度的热爱。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可能是——零 ,在孩子漫长的人生道路中,我们只不过跟陪伴了他们几年,也不用把自己看得太重,然而,不重要不代表可以不作为,相反,我们要努力使他们朝着我们朝着我们设定有利的方向发展,只是对繁琐的班主任工作我们要摆正心态。周立波说:小时候,幸福是一样东西,得到了就幸福;长大了,幸福是一个理想,实现了就幸福;成熟了,幸福是一种心态,理解了就幸福。 愿我们都能热爱班主任工作,摆正心态,做一个幸福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