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见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可能许多人觉得鞋子能穿就行了,其他的无关紧要,这是错误的。鞋类产品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的健康,一双不质量合格的鞋不仅穿着不舒服,甚至会对人造成严重的损伤,本次杭美检测(HQTS-QAI)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一双合格的鞋子要具备什么!

鞋类护理科普知识(干货分享鞋类产品常见不合格项目及分析)(1)

标志标识

产品标识是消费者在购买鞋类产品时判断其质量好坏的重要依据。鞋类标识都应符合标准要求。鞋类产品标识一定要简明、准确、科学、通俗易懂,标识内容要如实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鞋、内包装(含吊牌)、外包装等不同位置上的标识,同一要素内容应一致。

鞋类护理科普知识(干货分享鞋类产品常见不合格项目及分析)(2)

鞋类产品标志标识常见不合格项目分析

项目名称

不合格原因分析

商标或企业名称

没有任何标识

鞋号

未标注鞋号、鞋型或标注不正确

货号

未标注或与内外包装不一致

产品名称

标注不规范

材质

未标注或标注错误

产地

未标注或标注不规范

联系方式

未标注或标注信息不全

三包规定

未标注

执行标准编号

未标注或标注错误或标注不明确

生产日期

未标注或标注格式错误

颜色

未标注或标注错误

质量等级

未标注或标注不一致

材质

未标注或标注错误

物理机械性能

物理机械性能主要包括耐折、耐磨、剥离强度、鞋跟硬度、勾心等,主要影响鞋类产品的使用寿命和穿着舒适性,往往是消费者最关心也是投诉最多的不合格项目。如果您正在穿着的鞋子耐折性能不达标,在使用中大底突然断裂或是鞋面开裂,可能会让您跌倒或拐脚而受伤;又或者大底耐磨度差,用于止滑的鞋底花纹很快就会失去功能性,进而形成安全隐患。因此,对于鞋子物理性能的要求不仅是为了鞋子的正常使用寿命,更是为了保障消费者在穿用过程中的安全。

鞋类护理科普知识(干货分享鞋类产品常见不合格项目及分析)(3)

鞋类物理机械性能常见不合格项目分析

项目名称

常见来源及危害

耐折性能

鞋底断裂或出现裂纹,帮面裂浆、裂面或帮底、底墙开胶

耐磨性能

鞋底材质差易磨损,出现外底磨穿或磨痕长度超过标准规定的最大值

剥离强度

剥离强度或鞋帮带拉出强度数值低于标准要求

衬里和内垫摩擦色牢度

检测结果低于标准规定的等级,颜色脱落污染袜子和脚部皮肤

勾心

标识不清、勾心生锈、长度不够、硬度不达标、出现断裂或未安装勾心或其他刚性支撑材料等

外底硬度/成型底鞋跟硬度

鞋跟硬度低于或高于标准规定数值,穿着时出现鞋跟塌陷、破裂

机械安全性能

有断针、可触及的锐利边缘和锐利尖端造成划伤;有易脱落的小附件及过长的绳带或塑料包装导致窒息

防滑性能

防滑数值低于标准要求

耐黄变性能

低于标准规定的等级,老化黄变

有害化学物质

在鞋子中出现的化学物质主要包括:甲醛、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与各类重金属等。这些化学物质随着时间或是穿用过程中会逐渐释出,并经由呼吸道或皮肤吸收,造成对人体的危害。

鞋类护理科普知识(干货分享鞋类产品常见不合格项目及分析)(4)

鞋类化学安全性能常见不合格项目分析

项目名称

不合格原因分析

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来源于染料,又转化为致癌芳香胺化合物的风险

甲醛

来源于纺织、皮革、注塑材料,引起过敏,可诱发白发病和癌症

重金属

来自原材料或染料,会损伤神经系统或免疫系统

含氯酚

来自防霉防蛀剂,有致癌风险,难溶解,对环境持久污染

pH

超出适宜的pH范围,会刺激皮肤导致皮肤红肿或皮炎

六价铬

多为革中三价铬转化,易引发皮肤过敏,长期接触有致癌风险

富马酸二甲酯

来自防腐防霉剂,渗透到皮肤会引起灼痛、急性湿疹或过敏、易挥发甚至引发急性呼吸疾病

邻苯二甲酸酯

来自增塑剂,长期接触会影响生长发育,有致癌风险

杭美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鞋类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从早期关注鞋靴的坚固结实耐用,到现在愈加注重鞋类的舒适性健康环保。鞋类生产企业紧跟时代步伐,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但从国内外质检机构发布的产品质量报告和新闻媒体报道情况看,鞋类产品不合格现象时有发生。

对成鞋和鞋类原料进行检验,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可以有效提高我国鞋类整体质量水平,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安全。

鞋类护理科普知识(干货分享鞋类产品常见不合格项目及分析)(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