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周山写了14篇关于著名的线的文章,如下图:,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重心一线的字体?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重心一线的字体(线字溯源)

重心一线的字体

最近,小编周山写了14篇关于著名的线的文章,如下图:

这些文章受到大家的喜爱,今天我就“线”字进行溯源一下,看看这个字的本意到底是什么?

线,汉语常用字,读作xiàn,形声字,最早见于《说文》小篆 。

本义是用丝、棉、麻或金属等制成的细长物,如丝线、棉线、毛线、金线等;后比喻细长如线的东西,如光线;还引申指线索、路线等。

字形演变

线,形声字。从糸,戋声。

现在从糸和戋两部分来分别解释一下:

1、糸:

丝,最早的含义和蚕茧有关系,为从蚕茧抽出的、成缕成股的细线。

《说文·絲部》:“丝,蚕所吐也。从二糸。凡丝之属皆从丝。”(絲,蚕吐的丝。由两个“糸”字会意。大凡丝的部属都从丝。)

2、戋

甲骨文“戋”从二戈,一正戈,一倒戈,会残杀之义,“残”之初文。战国文字“戋”所从的二戈并列,或中间加一横笔。

《说文》篆文“戋”字亦从二戈,只是一戈在上,一戈在下而已。隶作“戋(繁体)”。《说文》“线”字古文从糸、泉声。“线”古文作“缐”属声符更替。“戋(繁体)”简化作“戋”。“线(繁体)”类推简化作“线”。《说文》:“线,缕也。”本义是用丝、棉、麻或金属等制成的细长物,如丝线、棉线、毛线、金线等。《公羊传·僖公四年》:“中国不绝如线。”比喻细长如线的东西,如光线。引申指线索、路线等。

戋,(jiān )会议。字从双戈。"双戈"指代军阵中的一排或一列士兵。如果说军队方阵相当于一块方糕,那么一排或一列士兵相当于从方糕上切下的一个糕片。因此,"戋"本义是"一排(列)士兵",引申义为"薄片",再引申义为"薄"。

在现代汉语中,"戋"字单独用较少,组字却很多。它的意思是细微或很少的意思,发音同"笺"。由"戋"字作偏旁组成的汉字,在字义上大都含有"少、小"的含义。

"笺"的信纸或注解的意思,它取了"戋"字声音和小的意思,信笺是信纸,本指幅小华贵的纸张,便笺更点明了方便记事的小型便条纸的意义。"戋"字加三点水成"浅",也取小意,指小而少的水,如:"河水很浅"。 "戋"再引申则有浅显、浅薄、浅易、浅尝等等。"戋"加个"贝"字成"贱","贝"是古钱币,小钱当然是不贵了,所以"贱"是指物品的价值低。由这个意义,又引申出人的身份、地位、品格低微的含义,如贫贱、卑贱、低贱等。这"贱"字再加个三点水偏旁,又称"溅",指液态物体受冲击而向四外射出的意思,如"溅了一身水"。 栈"指小客店或货物集散之地。"践"指脚踩。还有"一盏灯"的"盏"字:"盏"本指小杯子,古时油灯用小杯碗做容器,故称一盏灯。现在虽然已用电灯,但"盏"作为量词仍沿用了下来。

以上所谈对"戋"字的理解已属落伍。以下从新本义的角度再谈"戋"偏旁字,而将以上旧谈暂予保留,以供讨论。

"戋"字意为"薄片"、"薄的"。凡从戋之字皆寓有"薄"之义。开列字头清单并解释如下:

盏 字从戋从皿,义为"薄皿",即从皿底到口沿的高度很小的器皿。

践 字从足从戋,义为"踩踏使土层变薄(变紧密)"。

刬 字从戋从刀,义为"用刀片物,使物的厚度降低"。

浅 字从水从戋,义为"薄层水体(如河滩处的水体)"。

笺字从竹从戋,义为"竹片"。

钱 字从金从戋,义为"金属薄片"。

残 字从歹从戋,义为"肉体被削薄"。

贱字从贝从戋,义为"价值薄(低)"。

栈 字从木从戋,义为"用薄木板搭建的货架、桥梁"。

饯 字从食从戋,义为"以薄酒薄食送行"。

线 字从糸从戋,义为"厚度很小的丝绳"。

如果很厚很粗的东西就不能叫线了,而是绳、索或者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