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鍾記郵(4281)明信片的新妙用

当代的人们很少写信了,以至于对邮票、信封、信纸、明信片这些常用的通信工具已经很陌生了。这些通信工具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不说是一个家庭的常备物资,差不多每家每户都会有,尤其是那些有亲人在异地的家庭,谁家每个月还不收几封信呢?当时的那个年代,每天最想见的是邮递员,最盼望的就是能够收到远方亲人的信。那种盼信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的通信手段也在升级,几年的时间从2G到了5G,QQ、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已经显得落伍,现在最盛行的当属微信语音即时通话、视频通话。已经有多久没有写信了?很久了吧。明信片呢?更是有段时间了。不过作为集邮者,我依然能收到朋友们寄来的明信片和没有信瓤的信封,只为了难以忘却的集邮情结。不过集邮这种伴随着邮票的诞生而出现的业余爱好,在邮票走向没落的时候,很多集邮者已不再坚守,当下能够固守住集邮底线的人们,都是一些有着人生故事的人,因为放不下集邮的爱好而选择了坚守。

明信片这种通信方式并不被恪守传统的中国人所接受,是因为中国人都有私密空间,很多人对明信片这种开放的空间有所顾忌,很多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文字,宁肯写在信纸上,装进信封里,也不会写在明信片上。现在还能接受明信片的,除了集邮者互寄,应该没有别的人群了。每当我收到明信片的时候,总会有同事说“啥年代了,还寄明信片?”其实他们不了解,明信片对集邮者而言,是一种联络情感的工具。因为有共同的爱好,就想着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朋友们,一封、一片、一戳足矣。而收到明信片的人会因为有远方朋友的惦念而感到幸福,这种幸福,没有集邮爱好的人很难理解。

集邮者的创意是无限的,只要符合这个时代,那明信片就有它存在的道理。很多集邮者再用明信片记录下自己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忘记是哪一年了,通过集邮,认识一位同年的姐姐。之所以说是姐姐,是因为凡是遇到同年出生的人一定是我小,因为只相差几天我就属于另一个生肖。最初是互寄一些盖着纪念邮戳的封封片片,后来一段时间是有选择地寄一些封片,几年前的一天收到了姐姐寄给我的明信片,看正面属于定制版明信片,比当年的贺年明信片的纸薄了一些。看背面竟然是一对新人大婚的照片,原来姐姐家的千金出嫁,用一枚明信片记录下她家的家有喜事。

收到明信片之后,当即书写了一幅书法作品,表达了对新人的美好祝福。再过了一年左右,又收到了姐姐的明信片,姐姐升级做外婆了,看着明信片上敦实的胖小子,在父母的怀中露出甜甜的笑,赶紧写一封贺信,带去远方的祝福。此后的每年都会收到一枚姐姐的定制版明信片,选用的都是当年度邮政贺年明信片,明信片加印的图片主角也悄悄发生了变化,她和她先生、千金和女婿已经退居幕后了,更多的是她家的孙子。今年又收到姐姐寄来的明信片,她家的小孙子已经三周岁了,明信片虎头虎脑的小小蒋,在家人的呵护下已经长成大小伙子,衷心祝福小朋友永远开心,快乐成长。

看着姐姐寄给我的明信片,由衷敬佩这个不寻常的创意,用定制版的明信片,记录下一个家庭中的大事件(千金出嫁组建新的家庭,升级做外婆,小孙子每一年的生日纪念),这是一种独特的家庭档案,一份用明信片为载体的家庭记录,见证了一个家庭中最大的成果,见证了姐姐家小孙子的健康童年。可以想象,当小小蒋进幼儿园、升学、毕业、成人礼……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这份礼物是很贵重的,并且是独一无二的。那时候就会想起他外婆的创意是多么的高明。

明信片的发明者也许不会想到,一款用于人们之间通信用的明信片,在将来的某一时刻还能有一个新的妙用,能作为记录一个或者数个家庭生活的特殊档案。也许很多人已经给您在使用,无非是载体不同。有使用照片做成电子相册的,有用影像资料制作成家庭专题片的,无论是采用何种方式,都是对一个家庭的忠实记录。当然作为集邮者,我喜欢用个性化的明信片或者纪念封,来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也是一份传家宝。

明信片的四大要素(明信片的新妙用)(1)

明信片的四大要素(明信片的新妙用)(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