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西风拂蓼花,轻红缕粟蘸晴沙。

秋怀清绝秋江晚,自绾花枝系客槎。

—李孙宸《蓼花》

小时候,常常在林间、地头和小河沟畔遇见过这种植物,红红的梗,绿绿的叶儿。叶子的大小和形状像眼睛,叶子中间黑色斑点像眼珠儿,特别精神。掐一片叶儿放嘴里,酸酸的。

麦冬花的诗句(身边植物蓼)(1)

以前不知道这种植物就是诗词里最美的花儿。也不知道他还有很多的别名:别名小猫眼、野荞子、野荞菜、野荞麦草、头状蓼、荞麦草、水荞麦、马蓼草、山谷蓼、野荞麦等。我觉得在这些名字中,小猫眼给我的印象最深,它是我从众多的植物中一眼就能识别的主要标志——虽然,有的蓼“眼睛”明亮程度不同。

麦冬花的诗句(身边植物蓼)(2)

“猫眼儿”主要长在叶子上,叶子是单叶互生;下部叶有柄,上部叶近无柄,抱茎;叶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3~5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圆形,全缘,沿叶柄下延呈翼状或耳垂形,下面密生金黄色腺点;托叶鞘筒状,膜质,淡褐色,先端平截,基部疏生有长毛。

麦冬花的诗句(身边植物蓼)(3)

印象中那红红的叶梗,也是辨别蓼的重要特征之一。当然,有的蓼的叶梗(茎)颜色并不同,因蓼的种类不同而不同。因为蓼有很多种,有大蓼、红蓼、水蓼等的区别。

关于“蓼”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位姓铁的官员,要去远方工作,临别之时,来送他的朋友中只有一位武官。大家想难为这位武官,于是提出没人于是提出每人即兴作一首诗,赠给这位朋友。终于轮到武官了,大家都等着他出丑。只听武官开口:“你也作诗送老铁,我也作诗送老铁。”这两句诗太俗了,文人们暗自得意,正想着怎么嘲笑他时,武官的后两句诗,却令他们震惊。“江南江北蓼花红,都是离人眼中血。”这首诗虽然朴实,其中的意境却非常符合送别的情绪。

麦冬花的诗句(身边植物蓼)(4)

一则故事美在朴实和真诚。读过《诗经》 “蓼蓼者莪”里的“蓼”就是这种植物,“蓼”是多音字,读 蓼(liǎo)和蓼(lu)。关于描写蓼的诗词还会有,大家熟悉可以给普及一下哦。

观察时间:2021年8月23日

观察地点:护驾山公园草丛、水边

观察者:邹城市凫山小学周广玲

文字资源参考:“形色”“百度”

图片:周广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