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0 09:0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王艳琼

现场十分危险!温州妈妈熊女士这边还在生孩子,那边刚出生的宝宝已经被抬进了手术室。原来,宝宝换有天生畸形,肠子和肝脏长在了肚子外。日前,温州市妇女儿童医院5大科室15名医护人员联合开展了这场“产房手术”,经过约1个小时的努力,将患儿裸露的肠管、肝脏等顺利“塞回”。目前,患儿还在进一步治疗。

婴儿肚脐强行脱落(新生宝宝内脏外露)(1)

不孕妈妈好不容易怀孕

产检时发现宝宝脐膨出

对于30岁的熊女士来说,此次成功分娩特别不易。今年2月底,怀孕27周的熊女士来到温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找产科专家张红萍求助。她表示,自己有着十年不孕不育的经历,这次好不容易做了试管婴儿,宝宝却查出了问题。

经过产检B超显示,熊女士怀的是双胎,其中一名胎儿有先天性脐膨出,但是该胎儿位置位于另一胎上方,无法人工终止妊娠。羊水穿刺结果显示,双胎均没有染色体畸形。张红萍觉得,出生后立即开展外科手术,也许还可以补救。

于是,一场特殊的“产房手术”医护小组快速集结。由该院医务科牵头,妇产科、小儿外科、新生儿科、麻醉科、护理组五大科室15名医护人员主动参与,全面进行术前评估讨论,对孕妇进行充分检查,并制定手术方案。

婴儿肚脐强行脱落(新生宝宝内脏外露)(2)

脐膨出的胎儿大部分肠管裸露外,甚至肝脏也长在腹腔外,死亡率高达35%-50%,如果出生后择期手术,就会有感染的危险。医护小组给出意见,产妇要保胎至足月,以降低手术风险,而且剖宫产后即刻进行脐膨出分期修补术。

“绝大多数家庭碰到类似情况,会选择在孕期终止妊娠,但事实上,像这样的孩子,经过产前个体化管理与精准治疗,没有染色体畸形,治愈成功率高达60%以上,孕妈妈们不要轻易放弃。”张红萍说。

多学科协作开展手术

外露器官成功“塞回”

这周,熊女士终于怀孕足月,住院准备手术。5月8日上午,医院5大科室15名医护人员合作默契,一场“产房手术”随即开始。

首先,产科医生团队先进行剖宫产手术,两张新生儿台准备就绪。伴随着两声啼哭,医护人员将胎儿小心取出,超声科主任对脐膨出患儿立即进行心超检查,发现其心脏有轻微的室间隔缺损,但不会影响手术。紧接着,麻醉医生对其进行插管麻醉,护士长为其进行初步复苏气管插管,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随后,患儿被转入隔壁的手术室。

婴儿肚脐强行脱落(新生宝宝内脏外露)(3)

眼前,孩子原本应在腹腔内的小肠、肝脏全部外露,在腹腔外被一层薄膜似的囊膜组织包裹成一个球形。初步复苏气管插管并予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小儿外科医生小心翼翼地剥离掉包裹着肝脏和肠子的囊膜,然后把肠管轻轻地放回孩子的腹腔内。

小儿外科主任周健介绍,由于膨出物太大,一次手术无法全部放回,术中医生还用硅胶带造人工腹膜,利用重力帮助其肝脏慢慢纳回到腹腔内,并对腹壁缺损部位进行缝合修补。

产房“塞回”手术约一小时完成。术后熊女士回到了病房里,脐膨出宝宝被送进了新生儿科进行后续治疗,包括呼吸支持、抗感染等。据介绍,患儿肝脏全部纳回腹腔大约还需要2-3周时间,届时还需要进行二次手术修补。

医院方表示,类似产房外即时新生儿外科手术省内也不多见,本次成功手术,也是作为妇女儿童医院,对保障母婴与防治出生缺陷多学科合作典范,有了儿科加持,母胎医学及产前诊断、新生儿治疗一体化,保障母婴安全在优势更加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