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1月25日至2月9日,电视机前每日户均观看时长近7小时,较去年12月份日均收看用户数上涨23.5%,收视总时长上涨41.7%。近期,从央视到上海本地荧屏,为了丰富群众居家的精神文化生活,荧屏上在宣传抗“疫”之余,也推出了一大波高质量的文化节目,一张一弛,为群众居家生活做精神“按摩”。一份期待,恰似昨晚央视的《经典咏流传》传出的诗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享受 经典文化


  诗词总是能给人振奋的力量,尤其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昨晚,《经典咏流传》第三季节目中,康辉、撒贝宁、朱广权和尼格买提共同唱响《岳阳楼记》,让居家隔离的武汉市第一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曹丽蓉感同身受,不少网友留言称“这就是我们现在需要的正能量”。“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技俏”,首登《经典咏流传》的莫文蔚用独特嗓音诠释了毛主席的名篇《卜算子·咏梅》,向奋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的白衣天使致敬,也给正在抗击病毒的人们送上祝福。在众志成城共战“疫”的关键时刻,这种梅花精神鼓舞着更多人耐住严寒,越是艰辛困苦,越是锤炼出铮铮铁骨。

抗疫除夕夜还未来得及与亲人团聚(春节期间每日户均看7h电视)(1)

  把频道从央视调到上海本地,也有一批相关传统文化的节目推出,让观众在家也能享受经典,回味无穷。比如上海的七彩戏剧频道从2月24日起将推出《粉墨春秋》特别节目,展现各剧种“宗师”级人物的艺德人品、艺术成就。同样是从2月24日起,《海上大剧院》将特别展播10台综合演唱会,其中包括京、昆、越、沪、滑稽、评弹六台经典演唱会等,还有10台经典剧目、新创优秀剧目,包括京剧《浴火黎明》、沪剧《敦煌女儿》、越剧《被隔离的春天》等。纪实人文频道《艺术课堂》推出了“教你在家学艺术”系列,将邀请6位文艺家方琼、傅希如等的开设特色艺术课程,涵盖戏曲、诗歌等多个艺术门类。

  不仅是荧屏上有众多传统文化节目可以看,大家还可以通过广播走进传统文化的世界。上海戏曲广播2月17日起,精选侯宝林、马三立、刘宝瑞、姚慕双、周柏春、杨华生等名家名作,轮番播出。上海故事广播《小说连播》近期播出长篇小说《清明上河图密码》第一部,通过八百多个人物和曲折的情节呈现了北宋王朝的兴亡;《档案揭秘》近期播出"中国名人"系列,讲述蔡元培、齐白石、吴阶平、曹禺、徐悲鸿等名人的精彩故事。

学习 张弛有度


  为了观众能安心居家生活,广电总局启动了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众志成城 共同战疫”公益展播活动,根据活动安排,从2月至8月底,《中国诗词大会》《故事里的中国》《思想的田野》《大禹治水》《宇宙护卫队》《猪猪侠》等180余部优秀电视节目、动画片、纪录片、广播剧将无偿提供播出版权,在全国各级广播电视台广泛播出,用优秀作品凝聚正能量,鼓舞全国人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从上海本地来看,新闻综合频道最近除了推出全天四档电视剧大块面编排之外,还计划从2月17日起全新开设《午夜经典影院》栏目,每晚一部精彩电影以飨观众,包括《追捕》《虎口脱险》《希茜公主》《功夫无敌》等。东方影视频道2月17日起,电视剧方面将陆续排播《请赐我一双翅膀》《激荡》《欢乐颂2》《惊蛰》、《第一声枪响》等等;影片方面将播出《冲锋战警》《大话天仙》《龙虎情》《我知女人心》等老少咸宜的经典影片。

抗疫除夕夜还未来得及与亲人团聚(春节期间每日户均看7h电视)(2)

  考虑到同学们还没有开学,新闻综合频道推出的《课外有课》青少年抗疫防疫特别节目,面向上海中小学生每天半小时直播,在趣味互动中拓展知识、提升科学素养;大型青少年科学梦想节目《少年爱迪生》第六季把少年们的奇思妙想搬上荧屏,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力。纪实人文频道晚间为学生精选了一批优秀国产纪录片《他乡的童年》《零零后》《足球少年养成》《有个学校叫南开》《雄鹰少年》《单板少年的滑雪梦》,探讨亲子成长与教育。

抗疫除夕夜还未来得及与亲人团聚(春节期间每日户均看7h电视)(3)

  东方明珠IPTV、OTT、东方有线等多渠道联合上线“停课不停学,安心在家学”教育产品。百视通“百视教育”、文广互动“文广学堂”携手新东方、学而思等20余家国内知名教育品牌,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全方位电视寓教于乐平台。产品内容涵盖0至18岁全龄段30000余节线上精品课程,既有适合中小学生的“停课不停学”系列学习课程的节目,也有适合学龄前儿童的各类早教节目。 这段时间在家,透过荧幕,既有学习也有娱乐,张弛有度,也是一段成长。(新民晚报记者 吴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