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杨涛

从去年至今,四川雅安的王健(化名)多了一份幸福的“烦恼”:他和朋友在河边,捡到几颗外形奇异的石头,有人跟他说这是“玻璃陨石”,是天外之物,极其稀有。

王健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在网上搜索“玻璃陨石”相关信息,发现确实有几分相似。之后,他又找到珠宝拍卖行咨询鉴定,拍卖行估价上千万元,还说帮他拍卖。

这一通操作下来,让王健意外又茫然。2020年9月17日,他和朋友一行又来到四川省地矿局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鉴定,他想弄清楚,这几个外形奇异的石头,到底是普通石头,还是“玻璃陨石”?如果是真的,自己又该如何妥善处理好它们?

男子无意中捡到46亿年前的陨石(男子偶得怪石酷似)(1)

偶得怪石:

有人说是“玻璃陨石” 拍卖行曾估价上千万元

王健平时做砂石生意,但从未见过这种坑坑洼洼、奇形怪状的石头。

2019年8月份,他和朋友在雅安天全县两河口某地垂钓,期间,王健在河滩上发现几颗外形奇怪的石头,他觉得好奇,就捡回了家。

之后,朋友李先生来到他家里,王健聊起了这几颗怪石,李先生让他拿出来看,王健假装很神秘一般,向其展示。

李先生对矿石和稀有宝石等略有耳闻,他一看王健手中的怪石,就觉得与众不同,“这几颗石头颜色不同,大小不一也不规整。”

两人又在网上搜索了相关信息,发现有一种名为“玻璃陨石”的石头,和怪石外形极其相似,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王健暂时将鉴定过程搁置了一段时间。

直到今年八月份,他从网上检索“玻璃陨石”相关资料以及媒体报道后,更加坚定了他对怪石的猜测。有了想法,他又去进行了落实。

王健找到四川一家拍卖行,并将怪石原品拿到拍卖行进行鉴定。不查不要紧,这一鉴定,拍卖行的鉴定专家直接告诉王健这就是“玻璃陨石”,并且给他估价,仅仅是这几颗总计三斤多重量的“玻璃陨石”,价值高达上千万元。

男子无意中捡到46亿年前的陨石(男子偶得怪石酷似)(2)

现场展示:

怪石凹凸不平 表面似有玻璃碎石分布

这一通操作下来,王健又惊又疑。他想找到一家权威的鉴定机构,给怪石一个准确的身份,也顺便打消自己的疑虑。

2020年9月17日,通过打听,他和朋友一行又来到四川省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申请对怪石进行鉴定。

在现场,记者也见到了王健所带来的怪石。只见怪石呈灰褐色和黑色,凹凸不平,有小坑分布。据王健描述,整个石体重量粗略估计有3—4斤,形状不规整,内部为实心状态。

男子无意中捡到46亿年前的陨石(男子偶得怪石酷似)(3)

记者注意到,这几颗石头大小形状均不同,表面纹路不一,仿佛有玻璃碎石一般,附着在石头表面,让怪石和普通的鹅卵石、煤炭相比,区别分明。

仅凭这些特征,能判断怪石就是“玻璃陨石”吗?王健说,他本意也不是非要证明怪石就是“玻璃陨石”,只是想弄清楚,怪石到底是什么石头,“总要有个底吧,哪怕它就是普通的石头,我心里也过意得去。”

半信半疑:

男子再找鉴定机构鉴定 望给怪石一个“身份”

当天下午,记者陪同王健一起,带着怪石来到该中心专门的科室进行鉴定。在咨询了科室专业人员后,工作人员并没有告知王健怪石到底是什么,让他进行去样品专业鉴定,“肉眼无法判断它到底是什么,很多东西得需要科学的检测,才有依据。”

男子无意中捡到46亿年前的陨石(男子偶得怪石酷似)(4)

完成鉴定前期手续后,王健拿到了一份鉴定委托书,被告知需等大约一周的时间,才能拿到鉴定报告。

王健说,多的时间自己都等了,不在乎这一周的时间,“反正我相信权威机构的检测,不管怎样,有权威报告才可信。”

新闻多一度:

“玻璃陨石”长啥样

记者了解到,玻璃陨石也称玻陨石,是地外物体剧烈撞击地球时,地表靶物质熔融后快速凝结的天然玻璃。地表发现的玻璃陨石多呈块状,棕黑色到浅绿色,一般为厘米级大小,表面多具空气动力学熔蚀刻痕。长期的研究证明,玻璃陨石在化学和结构特征上与地球火山玻璃具有明显的区别,不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男子无意中捡到46亿年前的陨石(男子偶得怪石酷似)(5)

据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官网资料显示,我国的玻璃陨石最早发现于海南和雷州半岛,其特点以及年龄与澳大利亚—东南亚玻璃陨石相似,每每在雷雨交加之后,山沟里便出现一些色墨状异的小石头,碎之则如玻璃,人称“雷公墨”。

雷公墨就是陨石家族中的一员——玻璃陨石的一种,重几克到一二十克,最重的有百余克,形状多样,表面特征有凹坑和线纹。凹坑多为两端圆滑的长沟型,长十余毫米,宽和深为几毫米或不及一毫米。纹线为凸纹,粗仅0.03-0.15毫米,有时平行玻璃体的长轴方向,有时呈漩涡状,有时沿纽扣形玻璃体的中心顶端向四周散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