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论以心为本原,认为万物的存在都是始于精神。

唯物论以物为本原,认为一切的存在都是始于物质。

人们在寻找世界本原的问题上,有些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于是形成了唯心主义哲学,有些人则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于是形成了唯物主义哲学。

哲学开始于蒙昧时期,分化于蒙昧时期,并在奴隶社会时期才正式形成。

唯心论与唯物论是对立统一的(唯心论与唯物论是对立统一的)(1)

无论是西方哲学史还是中国哲学史,都包含着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对立斗争,以及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对立斗争。

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世界的存在就是自身感觉和意识的存在,认为事物是观念的集合,比如,杯子是杯子观念集合的产物,桌子是桌子观念集合的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既不在精神之中,也不在自然界之中的一种纯粹的客观精神,这种客观精神表现为上帝,上帝创造世界,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上帝的产物。

唯心论与唯物论是对立统一的(唯心论与唯物论是对立统一的)(2)

唯物主义根据哲学历史发展可以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也可以称为常识唯物主义,以人们经验直观所认识到的事物来解释事物,比如,我看到我眼前的桌子和桌子上的一个杯子,它就是桌子和杯子,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东西。

机械唯物主义是一种物理性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通过物体间的机械运动而完成的,他们用一种孤立和片面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看不到事物的联系、运动和发展,比如,机械唯物主义者认为生命不过是肢体的运动,把人身体各个部分的机械运动看成是人的本质。

唯心论与唯物论是对立统一的(唯心论与唯物论是对立统一的)(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表现为物质与意识的统一,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统一。

科学与哲学一样,都是人类把握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它们都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只要人类社会一直发展下去,科学和哲学是没有尽头的。

科学是唯物论的现实表现,任何通过唯心论而产生的知识都不可能成为科学知识,只有通过唯物论所产生的知识才可以称其为科学知识,或者说科学知识一定是唯物的。

社会的存在决定科学和哲学的存在,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也必然影响着社会文明的前进,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且相互包含,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共同体。

唯心论与唯物论是对立统一的(唯心论与唯物论是对立统一的)(4)

科学与哲学的尽头只有从社会的发展中去寻找,社会的尽头应由科学和哲学的合理化所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