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冯芸清 实习生刘慧敏 3月13日、14日,因受疫情影响,深圳市、东莞市相继发布通告,全市公交、地铁停运,暂停所有非必要流动,全市所有社区小区、城中村、产业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并开展多轮核酸检测。粤康码在这一轮疫情来袭的压力下,出现了访问量激增的情况。

3月14日,粤康码单天亮码数超过历史峰值,达2.66亿次,公共场所打卡3446.7万次。在亮码高峰期,每分钟有140万人在使用粤康码,对粤康码系统稳定运行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作为全省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数字广东公司全力保卫粤康码、核酸检测、健康防疫核验平台等疫情防控核心应用安全稳定运行。

粤康码暂无近一个月数据(高峰期每分钟140万人使用粤康码)(1)

群众展示粤康码。数字广东公司供图。

粤康码系统调优升级

除了亮码,随着疫情防控的升级,粤康码公共场所打卡服务在全省得到更为深度的应用,其中深圳、东莞公共场所打卡的数据访问压力显著提高。今年1月,全省日均公共场所打卡次数为464万次,而在3月13日,这一数字达到4263万次,是1月日均数据的近10倍。

和单独的粤康码亮码相比,公共场所打卡这一功能还需要将打卡信息写入系统,对平台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粤康码系统不仅要保障稳定亮码,还需要配合大规模核酸筛查,确保能稳定显示核酸检验结果,这都为数字广东公司的防疫保障工作带来了重大考验。

为排除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该公司重点保障团队迅速梳理粤康码全链路资源情况,并从网关、大数据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等方面着手对系统进行调优升级。优化网关规则寻址算法,大幅度提升了网关的吞吐能力;将快速打卡改写为读写分离,同时另外搭建专门集群来处理打卡队列,避免影响粤康码正常亮码业务;提前预判流量风险,完成粤康码服务集群数十个节点的横向扩容,提升了粤康码服务承载能力,保障粤康码度过一个又一个的流量高峰。

健康防疫核验平台助力老年人出行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亮码政策,形成了老年人群体的“数字鸿沟”问题。在这一轮疫情中,健康防疫核验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

粤康码暂无近一个月数据(高峰期每分钟140万人使用粤康码)(2)

广东省人民医院门口群众使用健康防疫核验平台刷身份证即可入场。数字广东公司供图。

据统计,健康防疫核验平台目前已在全省超200个交通运输点、300个老年人出入场所、150家医院实现应用,共部署在线健康防疫核验终端设备近2000台,累计核验近2亿人次,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逾5000万人次。

3月4日,数字广东公司向汕头市提供了50台健康防疫核验平台,以进一步发挥数字政府建设成果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为全省各地疫情防控提供支撑。

“一码通”新增涉疫人员波次标识功能

除了广为人知的粤康码、健康防疫核验平台之外,同样由数字广东公司开发运维的涉疫重点人员“一码通”管理系统也在抗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码通”系统围绕涉疫人员集中隔离全过程、全环节、全链条管理,形成全流程联防联控新模式,实现了“只填一次、全程扫码、无缝衔接、一人一档”的全闭环信息化管理和“全程不漏一人、全程可以追溯”的精准管控目标,实现防疫排查“一本账”管理,有效支撑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据统计,“一码通”系统目前已覆盖全省15个地市98个口岸,全省21个地市累计1667家酒店、314家医院,累计共服务涉疫人员近千万人次。

随着广东多地防疫压力上升,数字广东公司近日完成了对“一码通”系统的完善升级,新增了涉疫人员疫情波次标识功能,有效地提升了防疫排查工作的精准度。

数字广东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恒白表示,接下来,数字广东公司将持续提升对粤康码等疫情防控重大系统的运维保障能力,支撑疫情防控工作科学化、精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