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子君


1949年10月底,黄克诚走马上任湖南省委书记。

湖南地处中南腹地,近代有“得湖南以挽天下”之说,但也是近现代革新与守旧、革命与反革命搏斗的主战场,是土匪最多、反动势力最强的地区之一,解放前夕是我百万大军解放大西南和两广的必经要道。1949年5月,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亲自点将,让时任天津市委书记的黄克诚到新湖南主政。

湘西剿匪记有几个帮派(黄克诚湘西剿匪记)(1)

1950年,湖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湖南省委 书记黄克诚在长沙举行的庆祝八一建军节大会上讲话

中共湖南省第一次代表会议确定了湖南三大任务,其中第一大任务是肃清匪特武装。会后,黄克诚迅速投入第一大任务,进行剿匪部署。

湖南近20万土匪,大多数盘踞在湘西、湘南、湘北和湘中山区,其中以湘西最为突出。他们凭山居险,占山为王,称霸一方,打家劫舍,烧杀掠抢,无恶不作。良民百姓居无宁日。例如,湘西名匪头目之一瞿波平,最多时竟有1.9万余人,1.2万多支枪,以龙山为中心,控制湘、鄂、川、黔4省边区16个县。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在节节溃败的形势下,为阻挡人民解放军南下,确保大西南半壁山河,加快了收编游杂和土匪的步伐。一时间,各种性质的土匪,都在国民党的羽翼之下,成为反对共产党、推翻新生的人民政权的一股强大的反动武装力量,成为湖南人民的最大敌人。因此,剿匪,实质是人民解放战争的继续,不消灭土匪,湖南各族人民不可能获得真正解放。黄克诚说:“不消灭这股反革命力量,我们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而匪特势力以湘西为据,一直流传着“湘西土匪永剿不灭”的说法。黄克诚决定,要以湘西为重点进行剿匪战斗,打破“湘西土匪永剿不灭”的神话,永绝湖南匪患,造福桑梓。

黄克诚提出了剿匪的“三要”标准:“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捉尽匪首;三要建设好政权。”

湖南省委、湖南军区联合发出《关于剿匪的指示》,黄克诚正式下达了剿匪命令,全面进剿湖南土匪。

剿匪战斗正式打响。

剿匪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全面进剿。

湖南第一阶段的剿匪工作结束之际,中央决定大力发展海军,毛泽东将萧劲光调往北京任海军司令员。之后,黄克诚兼任湖南军区司令员,亲自指挥剿匪战斗。

湘西剿匪记有几个帮派(黄克诚湘西剿匪记)(2)

1950年,黄克诚(左三)同部队同志在一起

从1950年4月中旬开始,全省剿匪进入了第二个阶段:重点进剿。

黄克诚对湘西剿匪高度重视。战前,他亲自来到沅陵检查第47军重点进剿土匪的部署情况。

第47军军长兼湘西军区司令员曹里怀向黄克诚作了详细汇报。黄克诚对他们的策略部署比较满意,鼓励一番之后就下到剿匪部队考察,以鼓舞士气。

雪峰山是湘西土匪的一个重要聚集地,黄克诚决定首先下到雪峰山大坪地区,这里,驻扎着第139师第415团一个团的兵力。

黄克诚带着新任秘书郭志恒和曹里怀派给他的两个参谋直奔雪峰山大坪。快到团部的时候,黄克诚突然改变了主意,想去第415团的三营看看。他让司机王秀全把车开到团部去,郭志恒和另外两个参谋也去团部,他要一个人摸进三营去,突击检查一下营区的防务。

黄克诚边走边往四处察看着来到一个简朴的营地大门,站在大门口,看得见门里面的土坪里,有三三两两的战士在练习擒拿格斗。黄克诚往营区走去,被门口岗哨厉声喝住:“站住,什么人?”黄克诚笑盈盈地说明来意,可哨兵就是不放他进营。

哨兵的喝声惊着了正在练摔跤的侦察班张班长和战士小彭。他们停止摔跤,来到营门口问是什么情况。这位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老头”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这位“老头”不修边幅,头上戴着一顶发白的军帽,身穿着一套皱皱巴巴且发白了的旧军装,裤腿卷至小腿肚上,脚蹬一双已经毛了边的纳底布鞋,外表充其量就像个穷酸的教书先生,但他背着手大摇大摆地在营门口踱来踱去的那股子劲又透出一股说不出来的自信,像一位见过世面的人,而且开口就说要找营长,怕也不能小觑。满脸络腮胡子的张班长脸上泛起坏笑。他听说团里近日新调来了个后勤处长,北方人,要下基层体验生活,说不定就是这位戴眼镜的“老头”。这“老头”一个人独闯三营,八成就是来微服私访的。眼看就是开饭的时间了……张班长招手叫过小彭,嘀咕几句,小彭立即眉开眼笑。

湘西剿匪记有几个帮派(黄克诚湘西剿匪记)(3)

湖南军区剿匪部队张贴宣传标语: “土匪不肃清,大军不收兵”

张班长和哨兵打了声招呼,将黄克诚引进营门。他打量着黄克诚,十分热情地说:“首长,您是从团部来的吧?能否赏光和我们三营的战士共进晚餐?”

黄克诚先是一愣,继而从张班长那过于热情的态度里意识到了什么,开心一笑:“好啊!”

张班长立即亲热地将手搭到黄克诚肩上。张班长人高马大,壮实如牛,勾着瘦弱的黄克诚的肩,像老鹰勾着小鸡。

张班长边走边说:“我们吃的可是酸菜和青辣椒炒红辣椒,缺油少盐哦,首长可能不习惯哩。”

黄克诚连声说:“哎,哎,哎。”

小彭在一旁帮腔:“首长,这是我们侦察班的张班长。张班长打起仗来,犹如猛虎出山,从北到南,共立了八次战功,多次受到嘉奖。大坪这一带的土匪一听到他就闻风丧胆哩!”

“哦,了不起!”黄克诚赞了一声,也不多说。

他们来到伙房,战士们都在吃饭。张班长和小彭一左一右地陪着黄克诚打了饭,和大伙儿一起蹲在地上吃饭。

战士们听说是团部后勤处长下来体验生活的,也都热情地请黄克诚吃辣椒饭,让他尝尝战士生活的味道,以有利于今后营里改善伙食。调皮的张班长见这位“老头”很和蔼慈祥,便想“欺负”一下他。他诡异地笑了笑,从菜碗里挑了几个又红又尖的辣椒放到黄克诚的碗里,叫他品尝。

黄克诚将辣椒夹回张班长的碗里,推让着:“还是你们吃吧,你们的菜本来就少。”

张班长却不由分说地将辣椒重又夹起,往他碗里一放,使劲摁住说:“呃,几个辣椒还是有的。来,首长,您不尝一下,我们就都不动筷子了。”他朝几个战士使着眼色,大家便都停止吃饭,看着黄克诚。

黄克诚不动声色地夹起一个辣椒,送进嘴里,三下两下就嚼碎咽下,然后,又夹起一个辣椒,吃得津津有味。吃完,还咂咂嘴,很爽的样子。

战士们哈哈地笑了:“辣不辣?够劲吧!”

其他战士也不约而同地围了上来,看诡计多端的张班长“整治”新来的处长。

“嗯,辣,香!好吃,好吃!又香,又辣!这哪是辣椒,这简直就是油炸泥鳅嘛!来,来,这下大家可以动筷子了吧?”黄克诚连声赞道,好像他吃的真是油炸泥鳅而不是辣椒。

张班长瞪圆了眼睛,战士们一个个也不可思议地望着黄克诚。

黄克诚故作神秘地笑笑,夹了几个辣椒往张班长碗里放:“来,张班长,你也来几个!”

小彭和战士们立即捂着嘴偷笑起来。

张班长看看黄克诚,看看战士们,有点犯难地夹起辣椒往嘴里塞。咬了一口,立时辣得嘴巴直噘,喘着气,满头大汗,眼泪都快出来了。他哈着嘴,连连招手:“水,快给我水!”

黄克诚大惊道:“哎呀,张班长不能吃辣椒啊!”

小彭解释说:“首长,我们张班长是北方人,一直在北方当兵。他个子高,饭量大,不习惯吃辣椒,但来到湖南后,又不能不吃,常常被辣得满头冒汗,还掉眼泪。这不,他的眼泪又掉下来啦,哈哈……”

小彭边说边递给张班长一杯水。张班长咕咕咕地喝了个干净,然后急着扒了几口饭,这才放下碗筷,站起来,嚷嚷道:“这饭吃的,老子的肺都辣烂了哇!”

黄克诚也站起来,笑着冲他眨了眨眼睛,攀着他的肩膀,故意用地道的湖南话揶揄道:“张班长,你这侦察班长在吃辣椒这件事上,侦察力欠火候哦!”

不少战士这才从闹腾腾的气氛中分辨出了黄克诚的口音,断定他是湖南人,不是北方人,又是一阵笑声、掌声。

“哎呀,我上首长的当了!”张班长也听出了黄克诚是湖南人,大呼小叫起来。“首长原来是湖南人,难怪您这么能吃辣椒啊!”

黄克诚说:“呵呵,这下晓得了吧。湖南人都不怕辣的!毛主席曾说,不吃辣椒不革命哩!战友们,辣椒是下饭的大王,还是难得的清醒剂,晚上看书或放哨,瞌睡一来,咬一口辣椒,精神也就来了。”他稍停顿了一下,循循善诱似的继续道,“我们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军人大都能吃辣椒。不过,不吃辣椒的人,刚开始吃不能冒进,这和做其他事是一个道理,要有个渐渐熟悉的过程……总之哩,吃辣子和打敌人一样,你不怕它,它就不辣了。张班长,你在湖南,一定要学会吃辣椒!”他亲切地扫视着大伙,最后把目光定格到张班长身上。

正在这时,团长、三营长和郭志恒、王秀全匆匆走来了。团长紧紧握着黄克诚的手,一个劲儿地道歉。原来,他接到曹里怀的电话,得知黄克诚要来大坪,早就召集各营营长在团部集合,等着向黄克诚汇报工作。可左等右等不见人来,正在担心黄克诚会不会在路上遭遇土匪,准备派人去路上迎一下时,郭志恒他们几个到了团部。一听黄克诚竟一个人摸到三营去了,不由惊出一身汗来,立即往三营赶来了。三营的门是出了名的不好进,他们担心三营的人把黄克诚当成刺探军情的土匪。

战士们一听这个和善的、刚被“欺负”吃了辣椒饭的首长竟是省委书记、军区司令员黄克诚,不是团里新调来的后勤处长,都不好意思起来。张班长也后悔地报告说刚才请首长吃了辣椒饭,捉弄了首长。团长见黄克诚没有被当作土匪细探抓起来,心里松了口气,但仍十分震惊,训道:“你们真是胡闹!司令员这么大年纪来雪峰山督战,你们怎么能让司令员吃辣椒饭?!”这一训让张班长紧张得额上冷汗直冒。

黄克诚却笑着说:“司令员又怎么的,没得关系的,官兵一致嘛!为什么不能和战士一道吃辣椒饭呢?”他看着张班长窘迫的样子,还特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放松,说:“没关系的,你不用担心。”

战士们听了非常高兴,张班长也神情自如了许多。黄克诚看看大家,抓住时机热情地鼓励道:“战友们,国民党几百万军队将被我们彻底消灭,湖南哩,就剩眼前这些土匪和一些隐藏的特务了。我们要争取在今明年彻底肃清这些匪特,让湖南人民真正得到解放,真正过上安心日子!我们要拿出吃辣椒的劲头来,彻底消灭土匪,有没有信心呀?”

“有!请首长放心!”战士们高声回答着。

捉弄首长不仅没挨首长批评,反而拿吃辣椒的事打比喻,这件事极大地鼓舞了三营的战士。事后,他们逢人就兴奋地说:“司令员和我们一起吃辣椒饭啦!还鼓励我们努力剿匪!”

黄克诚都这样说了,团长、三营长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他们请黄克诚去团部给他们作指示。

对于剿匪,黄克诚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在新四军第三师时,为巩固发展苏北抗日根据地,黄克诚大刀阔斧地除匪反霸,彻底打破了苏北地区长期流传的“捉不完的虱子,剿不完的匪”的神话,彻底根治了苏北根据地匪患。黄克诚率领第三师进入东北以后,一直把清剿土匪作为最急迫的任务。在他的统一指挥下,主力兵团与地方部队密切配合,对东北土匪活动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西满地区,运用政治瓦解、收编、武装进剿、围歼、运动歼击等办法,严厉打击土匪。至1947年2月,西满地区土匪被彻底肃清,从而为东北战场赢得了稳定的后方,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克诚来到团部,听取了团里的关于匪情研究的汇报。剿匪部队指战员对匪情的了解与对重点进剿方针的理解已明显加深,这令他感到欣慰,决定连夜赶到别的部队去。

送别的时候,三营长对于自己营里那些战士让司令员吃辣椒的事则仍然有些不安,再次向黄克诚道歉。

“呵呵,事情都过去了。”黄克诚笑着说:“我也正要叮嘱你们,这件事可不得追究。张班长那小子想‘治’我,实际上是犒劳我哩!还有,我们还得感谢他哩!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部队伙食问题有待改进。我们的战士不少是北方人,不能吃辣,所以炒菜时要照顾到北方兵,不能所有菜都放辣椒。他们学会吃辣也得有个过程嘛!我看就从三营开始、从你们团开始改进,再在其他部队推广。你们要告诉炊事班做到这一点。”

司令员竟能从吃辣椒的事情上看出部队里的伙食问题!团长一听,心中对黄克诚更加敬服了。他连忙表态说明天就开始改善炒菜方法。

黄克诚马不停蹄地在各剿匪战斗部队巡察,一段时间后才返回长沙。

6月底全省重点进剿胜利结束,共消灭土匪4万余人,湘西中心区和湘东7个地区的土匪基本被消灭或击溃。

湘西剿匪记有几个帮派(黄克诚湘西剿匪记)(4)

在中共湖南省委和湖南军区领导下,人民解放军在湘西剿匪

随后,剿匪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对边缘地区进剿。

1950年10月中旬,剿匪部队主力转移至湘西边缘区,在北起湘鄂边界的来风、南至绥宁长约400余公里的湘、鄂、川、黔、桂5省的接壤区向匪特展开进攻。

边缘剿匪开始后,黄克诚再次前往47军在雪峰山的驻地,视察剿匪进展情况。

吉普车进入雪峰山大坪地区时,道旁树林里有几座若隐若现的新砌的红砖房子引起了黄克诚的注意。老百姓在雪峰山能盖新房子,说明匪情减轻了。

正在纳闷,郭志恒向他反映说,这个地方应该正是魏家村贫农魏老伯家。魏老伯是打猎出身,由于多次向部队反映土匪活动的情况,遭土匪忌恨,预谋杀害他。杀害不成,就放火将他的房子烧了。为了帮助魏老伯恢复家园,驻大坪的解放军给他筑墙砌砖,很快就盖起了新房。但新房盖好后,魏老伯担心解放军走后土匪报复,再也不敢去反映土匪的情况了。

黄克诚感兴趣地问:“哦?你怎么知道的?”

“我听《新湖南报》的记者朋友说的。他们来采访过,但报道最终没有刊发出来,因为担心土匪加倍报复魏老伯。”郭志恒说。

“《新湖南报》?担心土匪报复?这么说《新湖南报》宣传的效力蛮不错嘛,还能让土匪也读到……”黄克诚沉思着,转眼就到了一条小岔道边。一条细细的小道从公路边伸向红砖房所在的那片树林。“小王,停车!”黄克诚眉头一挑,命令道。

吉普车停了下来。黄克诚和郭志恒、王秀全沿着小道往村子里走去。一个年长的村民在指挥着几个村民抬木头竖牛棚。地面上已立起两根柱子了。不用说,年长的村民就是魏老伯。

“小郭,来,我们也帮一下忙。”黄克诚二话不说,就指挥郭志恒帮忙抬木头,自己也挽起衣袖走到一根木头前。郭志恒把公文包往王秀全怀里一塞,跟过去。两个人弯腰抬起一根木头。

魏老伯惊愕不已地看着他们,好一会儿才醒悟过来,连忙指挥着他们:“放这,竖起放!对,竖起。”说完又对一村民说,“师傅,快过来打桩!”

师傅跑过来,另两个人也跑过来扶着木头。师傅将木头对着地下打的桩安上,站到一个架子上,从上面用铁锤重重地敲着。黄克诚和郭志恒见木桩立稳了,又去搬木头。

魏老伯愣了好一阵,将王秀全拽到一边,大惑不解的样子:“你们是部队的?”

王秀全点头道:“嗯。”

魏老伯又问:“你们部队也有戴眼镜的胡子兵?”

王秀全乐了:“什么胡子兵,他可是我们的司令员!”

“胡子司令员有多大的官?”魏老伯好奇起来。

王秀全故作神秘地伸出四个指头:“管四个军和一个湖南省。”

魏老伯惊呆了。他走到黄克诚身边,紧紧拉住黄克诚的手,热泪盈眶地说:“哎呀胡子司令员啊!听说省里来了个书记,还是司令员,没想到您能到我这个山褶褶里来呀!民国三十六年,国民党来这里剿匪,土匪没剿到,却闯进我家,把鸡鸭全抢走了。现在,您这么大的官还帮我竖牛棚,真是一个地一个天呀!”

“呃,共产党的官就是人民的勤务员,毛主席、朱总司令在井冈山还帮老百姓挑水种菜哩!”黄克诚笑着说。

在场的村民都惊奇地看着黄克诚,迟迟疑疑地围拢到他的身边。

“前一阵,我家遭了土匪的殃,吓得不敢讲土匪的事了,今天哪,我要把我所知道的雪峰山区土匪的情况,一五一十地给您说个透。这般家伙坏得很哪……”魏老伯恨恨地说,像竹筒倒豆子一般将他所知道的土匪的事说了出来。说到土匪烧他家的房子,便恨得咬牙切齿,说到解放军帮他盖房子,就脸上乐开了花。他们村原来也有好几个当土匪的,在全面进剿阶段一个被打死了,一个被抓住后因认罪态度好被放了出来,并动员村里其他土匪下山自首以求宽大处理,改邪归正。土匪首领得知后气得暴跳如雷,认为他是叛变了,想方设法抓住了他,将他杀害了。土匪首领还借此警告魏家村村民,尤其是魏老伯,今后若再敢给解放军提供他们的情报,一律格杀勿论。

黄克诚觉得魏老伯说的情况对解放军进剿雪峰山真是太重要了。看着越围越多的村民,他便站到一个树墩上,双手叉到腰上,放开嗓子说道:“魏老伯,魏家村的村民们!你们前一阵受到土匪袭扰,你们受苦了!我代表省委、军区向您们说一声对不起!我们没有保护好你们!但请您们放心,剿匪,我们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定要把他们全部剿灭,土匪的日子没几天好过了!我们的剿匪部队,已全部进驻湘西边缘地区,这雪峰山也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

村民们高声喝彩。魏老伯激动地表示,他和村民们一定要配合解放军进剿雪峰山土匪,争取早日将湘西的土匪消灭干净。

乡亲们的遭遇和决心使黄克诚更加坚定了剿匪要发动群众的想法。入夜时分,黄克诚来到了雪峰山剿匪指挥部,和曹里怀等人一起分析土匪的动态。关于发动群众的想法,曹里怀表示立即就可执行。以往解放军对老百姓的生活很关心,已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现在要动员他们参与宣传攻势,当不是件难事。

两个人正讨论得热烈,门外传来一声“报告”声。两个便衣的解放军押着一个被五花大绑的土匪进来了。其中一个便衣竟是三营的张班长,他一见黄克诚,愣了一下,立即立正敬礼道:“黄司令员好!”

黄克诚也认出了张班长,高兴地说:“哦,这不是三营的侦察班张班长吗?快说是怎么回事?”

张班长说:“报告黄司令员!报告曹军长!我们捉到了匪首易朗照的副官易小山,直接送指挥部来了!一路上这家伙硬得像块铁,还没招供。”

曹里怀瞪了一眼易小山,冷笑道:“想办法,是块铁也得撬开!”

黄克诚却摆摆手:“不要硬撬。”

曹里怀不解地看着黄克诚。

黄克诚绕着易小山转了几圈,停下来,盯着他的眼睛,温和地问道:“易小山,你在山上当土匪,家里还有什么人?”

易小山愣头愣脑地说:“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堆!”

“那你想过没有,他们怎么办?现在湖南解放了,土匪占山为王的时代就要结束了,他们作为匪属,自己会感到抬不起头来的。”黄克诚仍然温和地说。见易小山受了触动似的,他的语气加重了:“易小山,我们对土匪的政策是,‘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你想走哪条路你自己选择。但是你得想清楚了,我们可没有后悔药给你!”

黄克诚也不等易小山回答,便对张班长他们说:“带下去吧!让他好好想想。”

张班长推搡着易小山往外走去,走到门口,易小山扭头看着黄克诚,嚷道:“戴眼镜的!你说话可算数?”

张班长生气地推了他一把:“怎么跟我们首长说话?老实点!”

黄克诚却笑道:“当然算数!”

“那我这就招!”易小山脖子一梗。

“坐。”黄克诚立即朝一把椅子努努嘴,示意易小山坐下。

易小山有点意外地看了看黄克诚,在椅子上坐下。

曹里怀知道黄克诚在用计,兴奋地站到他的身旁。

黄克诚板起脸,对易小山说:“说!若有半句不实,按首恶惩办!”

易小山看看黄克诚,又看看曹里怀,咬了咬牙,一副豁出去的样子:“若有不实,天打雷劈!我照实说,易朗照要在重阳节那天举行‘双庆’大宴,庆贺他‘荣升’师长和四十大寿,九路土匪要聚会雪峰山下的铁山乡。”

“这帮家伙,不知死期将至,还这么猖狂!”黄克诚怒不可遏,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把易小山吓了一跳。

黄克诚盯着易小山看了好一阵,确定他没有说谎,便鼓励道:“好!易小山,重阳节那天,是你立功赎罪的机会!张班长,给易小山松绑,带他去休息,不得怠慢!”

张班长不太情愿地给易小山松绑。易小山有点不敢相信似的一步一回头地跟在张班长身后。

黄克诚转身走到地图前查看着。曹里怀跟了过去,钦敬地说:“黄老,看你今天撬开土匪的嘴巴,这真叫四两拨千斤哪!”

“呃,怎么样他都是要招供的,方法不同而已。”黄克诚轻描淡写地说着,手指在地图上比划起来,“根据易小山招供的情况,这是乘其不备而歼灭之的大好机会。我建议,剿匪部队佯装撤离,并发布前往参加抗美援朝的消息,以诱敌聚而歼之!你看如何?”

曹里怀赞道:“战阵之间,不厌诈伪。黄老好计!”

湘西剿匪记有几个帮派(黄克诚湘西剿匪记)(5)

湘西剿匪胜利纪念塔

是夜,黄克诚和曹里怀等指挥员们就“诱敌聚歼”之计进行了周密的推演与部署。

于是,重阳节前三天,雪峰山各村镇上,到处张贴了布告。布告说,解放军即日起撤离湘西地区,奔赴抗美援朝前线作战。望湘西广大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土匪特务作坚决的斗争……

老百姓对解放军撤离湘西地区显然没有心理准备,很是失望,认为曹里怀的“王牌军”也没什么了不起,关键时间开了溜;“什么‘根绝百年匪患’,到头来也不过是一句空话”。他们更担心土匪卷土重来,会更加疯狂地对付他们。但这样的消息却令土匪们欣喜若狂,匪首们为进一步核实消息真伪,特派出细探下去打探情况。

细探们回报匪首,雪峰山剿匪部队果然陆续列队集合,开始一队队往山下“撤离”了。老百姓已经乱作一团。匪首们得报彻底地放下心来。他们哪里知道,“撤离”了的解放军实际上悄悄地设伏在附近,封锁消息等待时机。

重阳节当天,洞口匪首莫客、绥宁匪首张云卿以及怀化、溆浦等地匪首段明堂、易豪等尽数来到号称“小台湾”的铁山庙。霎时间,铁山庙里群魔乱舞,匪首们弹冠相庆。易朗照重重地拍着胸膛:“重阳节是我们的‘双庆’日,我‘九路军’都将齐聚铁山,一定是解放军探听到了消息,惧我军威,溜之大吉了!好!等老子这‘双庆宴’搞完,老子要好好下山捞他几票!现在弟兄们,美国出兵了,台湾反攻大陆了,解放军已从这里撤走了!他们走了,我们还在,这就叫作‘洪水浪过即去,石头坚固不移’!解放军第三次进剿不战而逃,坐大湘西的还是我们这些石头!哈哈哈!干!”他举杯庆祝,狂妄至极。众匪首们也狂笑起来,“干杯”声更是不绝于耳。

一阵狂欢滥饮后,土匪们个个酩酊大醉,酣睡不醒。四更时分,突然间三发信号弹划破夜空,潜伏在周围的第415团、军直山炮营共出动包括10个加强连在内的18个连队,直捣匪穴。匪兵如梦惊醒,负隅顽抗。经过激烈战斗,大部分土匪缴械投降,歼灭匪首20多人,仅老奸巨猾的易朗照凭着熟悉地形从潜道逃走。

此战剿匪部队攻占了铁山庙,解放了熟坪、龙船塘、罗翁、钟镛界等地。

解放军攻占铁山庙期间,黄克诚、曹里怀神定气闲地坐在临时指挥所里下象棋。当攻占铁山庙的消息传来时,黄克诚长出了一口气,说:“这易朗照的匪穴被捣,我可以回长沙了!”

黄克诚坐镇湘西,实施“剿匪部队佯装撤离,以诱敌聚而歼之”之计被传为佳话。

与此同时,湘西地区其他部队对边缘区散匪的会剿也取得很大战果。

至1951年6月,从1951年初起全省的肃清残余匪特斗争也基本完成,共歼残余匪特19100余人;自1949年8月开始的湖南剿匪工作胜利结束,共歼灭匪特257993人,缴获各种炮2607门,枪支15万余支,基本上达到了黄克诚提出的“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捉尽匪首,三要建设好政权”的“三要”要求,打破了“湘西土匪永剿不灭”的神话;湖南境内的股匪全被消灭,匪患基本肃清,以部队为主的大规模军事进剿即告结束,剩余的残匪由公安机关解决。

自此,湘西民间流传开一种说法:黄克诚和47军是湘西百年匪患的“根绝者”。打破“湘西土匪永剿不灭”的神话,黄克诚功不可没,但他认为功在人民群众和广大指战员。1951年1月,湘西人民在沅陵建起一座“湘西剿匪胜利纪念塔”,黄克诚为纪念塔题词写道:“消灭土匪恶霸,功在湘西人民,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

永绝湘省匪患,造福桑梓,黄克诚夙愿得偿!他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开心地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