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劍博采风追影,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
Jumbo Huang ,Jumbo Heritage List
第3380回:峡谷之王大地裂缝,美国大峡谷地质史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黃劍博采风追影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络Huang_Jumbo或Jumboheritagelist),本章节图文中的图片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
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作品中的文字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文字没有明确商业用途。(©Image by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横跨东西,蜿蜒曲折,蔓延在美国西南角的凯巴布高原。
大自然的奇妙画作,在此显得淋漓尽致。尽管在国内见识过三峡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但我第一次看到美国大峡谷时,还是给我极大的震撼。
大峡谷以其独特的自然美景闻名于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景观之一,大峡谷以其极深的深度而闻名,以及广阔、多样、迷宫般的地形。公园内的风景奇观包括高原、平原、沙漠、森林、火山锥、熔岩流、溪流、瀑布和美国的一条大河。
6500万年前灭绝的恐龙,曾否凝视大峡谷?抑或大峡谷的历史更接近于600万年,大致是在人类最早的祖先开始直立行走时?
科罗拉多河用不到六百万年的历史,凿穿了地球20亿年的历史,并一路奔腾冲向太平洋。
当我们观看并驻足在这条巨大的红色“疤痕”上,不仅仅被其外表的绚丽壮观浩瀚无边而震撼,更要听听这一层层岩壁所要诉说的故事,20亿年间的地质变迁如同电影的快进镜头在我们面前自下而上地扫过。
在漫长的历史中,生命的起源令我们兴奋,不同的物种出现又消失令我们叹息,巨大的侵蚀力量在记忆里留了空白…沉默、敬畏并更深入思考其背后的本质,挣脱时间的束缚和空间的狭隘,才能明白并找到我们内心深处的答案。
大峡谷的所有岩石都是在峡谷形成之前就已经形成的(约2.7亿年前)。 在大约7000到4000万年前,科罗拉多高原开始抬升。直到大约500万年前,在科罗拉多河不断的侵蚀作用下,冲刷出峡谷。从那时起,峡谷越来越宽阔,并逐渐雕刻成如今壮丽的景观。
阳光给沧桑一抹绯红,白云给岁月一袭晨纱,我在皱纹里找一道时空的标线。
裸露是敞开心扉的图画,生命是穿梭在时空里的眺望。
大地是滞留在人世间的泥沙,我在历史中留一条昨天和未来的通道。
风影摇动星际银河遨游的木筏。。。
每年有约五百万游客到大峡谷旅游。这其中,大概有百分之一的人到了大峡谷谷底。而到达了谷底的5万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徒步旅行者。
大峡谷和黄石公园一样,是美国顶级的旅游目的地,节假日更是人山人海,极为拥挤。
大峡谷国家公园(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是美国西南部的国家公园,在1979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以深达1500米,由科罗拉多河耗费万年所切割出来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景观闻名于世。
它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西北角。整个大峡谷走向为东西向,总长有454公里,宽度从最窄的6公里到25公里。将大峡谷分为南缘和北缘。
整个国家公园总面积为1,217,403亩。在地形上是高原地形,该地的高原称为凯巴布高原(Kaibab)。美国大峡谷(Grand Canyon)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境内的科罗拉多高原上,科罗拉多河从中流过。是一个举世闻名的自然奇观,由于科罗拉多河穿流其中,故又名科罗拉多大峡谷,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受保护的天然遗产之一。
大峡谷长约446公里,最深处大约1.6公里,约有500层楼那么高,最宽处13公里,在它的峡壁上刻着地球发展之历史——大约有三分之一地壳变动的历史被深深地纪录在石壁上,谷底的岩石大约经历了二十亿年的岁月变迁,是地球年龄的一半。
大峡谷国家公园是1908年美国総统罗斯福所提倡与规划的,初时只叫做国家纪念公园,在1911年划立了国家保护区。
1919年的2月26日,经过美国国会的法案通过,正式将大峡谷最深、景色最壮丽的一段,约有170公里长度的区域,成立了大峡谷国家公园,并建立起步道系统、生态与地质学的教育研究系统。
目前大峡谷国家公园是全美最受欢迎的国家公园之一,据统计,每年的参观人次有400多万。
大峡谷(英语:Grand Canyon,霍皮语: Ongtupqa,亚瓦派语:Wi:kaʼi:la)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是科罗拉多河经过数百万年以上的冲蚀而形成,色彩斑斓,峭壁险峻。1979年大峡谷被列入世界遗产。在许多非权威版本的世界八大自然奇观列表上都有大峡谷的名字。目前由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管理。
美国大峡谷,有地质时期代表性的生物化石,故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科罗拉多高原为典型的“桌状高地”,也称“桌子山”,即顶部平坦侧面陡峭的山。这种地形是由于侵蚀(下切和剥离)作用形成的。在侵蚀期间,高原中比较坚硬的岩层构成河谷之间地区的保护帽,而河谷里侵蚀作用活跃。这种结果就造成了平台型大山或堡垒状小山。
大峡谷总长446公里,平均深度有1200米,宽度从0.5公里至29公里不等。科罗拉多高原抬升时,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切割层层沉积岩,由此形成了大峡谷。将近20亿年来的地质变迁史一览无余。
大峡谷是科罗拉多河的杰作。这条河发源于科罗拉多州的落基山,洪流奔泻,经犹他州、亚利桑那州,由加利福尼亚州的加利福尼亚湾入海。全长2320公里。“科罗拉多”,在西班牙语中,意为“红河”,这是由于河中夹带大量泥沙,河水常显红色,故名。但是科罗拉多河已经快要干涸了,美国人大肆掠夺水资源,已经让科罗拉多河严重透支。
以前科罗拉多河的长期冲刷,不舍昼夜地向前奔流,有时开山劈道,有时让路回流,在主流与支流的上游就已刻凿出黑峡谷、峡谷地、格伦峡谷,布鲁斯峡谷等19个峡谷,而最后流经亚利桑那州多岩的凯巴布高原时,更出现惊人之笔,形成了这个大峡谷奇观,而成为这条水系所有峡谷中的“峡谷之王”。
1540年,一个名叫加西亚·洛佩兹·德·卡迪纳斯(García López de Cárdenas)的西班牙人最先发现了大峡谷。19世纪70年代,美国陆军少校约翰·威斯利·鲍威尔率领第一支科学考察队前往大峡谷。鲍威尔将谷中的沉积岩层形容为“一本巨型小说中的书页”。然而,此前已有美洲印第安人在峡谷壁上定居了。
大峡谷最深处约1900米。从李氏渡口(Lee's Ferry)至汉斯险滩(Hance Rapid),峡谷平缓倾斜,岩层显露无遗。从谷底至顶部沿壁露出从前寒武纪到新生代各期的系列岩系,水平层次清晰,岩层色调各异,并含有各地质时期代表性的生物化石。峡谷终止于格兰德瓦什崖(Grand Wash Fault)。
在由板块活动引起的造山运动以及地壳隆起的共同作用下,沉积岩被抬高上千英尺,从而形成了科罗拉多高原。海拔的升高也导致了科罗拉多河流域降雨量的增加,但并未足以改变大峡谷地区半干旱的气候。随后的山体滑坡及其它块体移动又造成了向源侵蚀与河流袭夺,种种的这些都倾向于加深、扩展干旱环境中的峡谷。
地壳隆起并不均匀,这就导致大峡谷的北岸比南岸高出三百多米,并且科罗拉多河与南岸更靠近些。北岸高地降水量相对较高,其几乎所有径流都流向大峡谷中;而南岸高地的径流则顺着地势向着背离峡谷的方向流去。这就加剧了峡谷的侵蚀,使科罗拉多河北岸的峡谷及其分支更快地拓宽。
美国大峡谷是一个举世闻名的自然奇观,水量骤减的科罗拉多河穿流其中,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受保护的天然遗产之一。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凯巴布高原上,是地球上最为壮丽的景色之一。
科罗拉多河在科罗拉多高原上共切割出近二十条主要峡谷,总面积为2724.7平方公里,其中最深、最宽、最长的一个就是大峡谷。它全长44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峡谷之一。峡谷顶宽6至28公里,最深处1800米。谷底水面不足 1000米宽,夏季冰雪融水,以前水深增至18米,现在不行了。山石多为红色。
由于海拔差异,峡谷北岸的气温相对低于南岸。冬季,该地区常有大量降雪。从北岸观望,峡谷的扩张较为明显。
大峡谷的边缘是一片森林,越往峡谷中走温度就越高,到峡谷底端则近似荒漠地带,因此大峡谷中包含了从森林到荒漠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国家公园内的植物多达1500种以上、并有355种雀鸟、89种哺乳类动物、47种爬虫动物、9种两栖类动物、17种鱼类生活其中。第26任美国老板西奥多罗斯福也是大峡谷的众多热爱者之一,他多次在此猎捕美洲狮或是欣赏风景。
大峡谷之所以如此之深、其岩层(大部分在海平面以下形成)如此高耸,可能要归功于大约6500万年以前科罗拉多高原将近1500至3000米的抬高。这一抬高使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的倾斜度大大增加,从而加快了其流速、增强了其下切岩石的能力。
科罗拉多河盆地(大峡谷是它的一部分)已有4000万年历史,但大峡谷本身的历史或许还不到600万年(大部分侵蚀是在最近200万年内才发生的)。所有这些侵蚀的结果就是——造就了地球上最完全的地质宝库之一。
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的丽贝卡·M·弗劳尔斯(Rebecca M. Flowers)和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肯尼思·A·法利(Kenneth A. Farley)使用了一种经过改进的测定年代的方法,其测量对象是磷灰石这种矿物中铀和钍原子经过放射性衰变后变成氦原子。他们表示,这会导致谷底下面的岩石留下热记录,因为深处的岩石很烫,但距地表较近的岩石温度较低。
这两名地质学家称,分析这些数据可以揭示出,地表侵蚀在什么地方“挖出”了峡谷,以及大峡谷地区出现显著的“自然挖掘”距今已有多长时间。他们在报告中得出结论称,大峡谷西段在大约7000万年前就基本形成了,那时的深度距离现代的深度在几百码以内。
在冰河时期,相对较潮湿的气候使古科罗拉多河水系的总水量有所增加,从而加快了其下切河道的速度。
530万年前,加利福尼亚湾(Gulf of California)被打开,使得古科罗拉多河河床位置降低。这一变化直接导致下切侵蚀比例的增加。从那时起至120万年前,古科罗拉多河下切到了与现在相差无几的深度。如今呈阶梯状的岩壁是由差别侵蚀造成的。
100万年前,该地区的火山活动(大多数在峡谷的西部区域附近)产生了大量火山灰与熔岩(甚至曾将河道完全阻塞),随后沉积形成火山岩——这是峡谷中的最为年轻的岩石。
大峡谷国家公园分南北两部分,南缘一年四季开放,有许多游客服务设施;北缘海拔比南缘稍为高一点(高约三百米),冬天下雪较厚,因此只有夏天开放,自然环境也保持得比较原始,没有任何公共交通可抵达。大部分人因为时间有限,资金有限,他们参观大峡谷都只去了它的南缘。
大峡谷南缘距离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及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车程约五小时。此外,大峡谷南缘还有火车站和小型飞机场,可以乘观光火车(大峡谷铁路)或驾驶私人小飞机抵达。无论那一种交通工具都只能带群众到大峡谷的边缘,只有步行小径才可以通往峡谷底下。
由于峡谷非常深,站在峡谷边缘只有少数几处地方能窥见峡谷底的科罗拉多河。游客要是从边缘走下峡谷,再从另一边缘走上来,至少需要一星期时间,把食物、水、帐篷、睡袋等都背下去,沿途在野地露营。由于上来时比下去时要辛苦多了,因此若1/3的水喝完了,或1/3的食物吃完了,或1/3的体力用完了,就该往回走了。峡谷底有许多瀑布、激流、沙滩、小型峡谷等,非有充沛体力走下去无法享受。
当时我站在大峡谷边缘时,就一直企图走到峡谷底部,但每次都苦于时间不够而放弃,毕竟我在大峡谷的时间只有一天,而有些人却在那里呆一个多月。
当然,如果群众没有体力或时间走下峡谷底,也可以沿着峡谷边缘走一小段的远足径。大峡谷南缘有穿梭巴士,夏天旺季时最靠里的一段路会被划分出来只允许穿梭巴士行走。
这条线上最后一站的景点跟先前的都不一样,它让游客毫无阻碍地俯视科罗拉多河澎湃汹涌的景象。大峡谷南缘还有数个游客中心和小型博物馆,介绍大峡谷的地质、地貌、生态、化石、人文历史等,很值得参观。
大峡谷北缘临近犹他州的地方还有两个国家公园:锡安国家公园(Zion National Park)及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Bryce Canyon National Park),所以一般参观大峡谷北缘时会顺路参观它们。这几个公园都位于科罗拉多高原的边缘:大峡谷最底层的岩石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
大峡谷最上层的岩石是锡安峡谷最底层的岩石;锡安峡谷最上层的岩石是布莱斯峡谷最底层的岩石;布莱斯峡谷最上层的岩石是地球上最年轻的岩石。因此若能参观这三个国家公园,则能对地球的地质时代作一整体的认识。
大峡谷由于地层结构不同,松密不一,河水的横冲直撞,有时造成大片坍陷,有时却只遗下一道罅隙;有时如怒涛般的激荡,有时又如锯齿般的侵蚀;如平流迂缓,则留下平缓的痕迹,如激流翻卷,则产生突兀的纹饰。于是,这条漫长的峡谷,就百态杂陈,有的宽展,有的狭隘;有的如蜂窝;有的如蚁穴;
有的尖耸如宝塔,有的堆积如砖石;有的如孤峰孑立,有的如洞穴天成,人们对这些大自然的杰作,依形命名,冠以一些含有神话故事的名称,如阿波罗神殿、狄安娜神庙、婆罗门寺宇等。
其北缘的“天使窗”,是一面山嶂上出现的一个通天空洞,其南缘的“美德岬”,像古代将军挂印拜帅的将台,尤其是谷壁地层断面,纹理清晰,层层叠叠,就像万卷诗书构成的曲线图案,缘山起落,循谷延伸,又如一幅万里绸带,在大地上宛转飘舞。游人至此,无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奇妙。
峡谷的颜色,又因两壁岩石的种类、风化的程度、时间的演变,以及所含矿物质的各异,而各有不同,铁矿石在阳光照射下,呈现五彩,其它氧化物则产生各种暗淡的色调,石英岩又会显出白色,因之,形成一块块鲜红,一方方深赭,一团团黝黑,一片片铁灰,大地像一块巨大的五色斑斓的调色板,美不胜收。
而有的因为夹有泥土长出了草木而带一些诗意,有的又因谷底弥漫着水雾,而微显淡紫;再加上天气变化,或骄阳直射,或风雨晦暝,或晨曦初上,或夕阳满山,可使峡谷风光,变幻莫测,气象万千。
科罗拉多河在大峡谷的上游和下游均被建造水坝拦截,影响了正常的水流。上游是格伦峡谷水坝,形成鲍威尔湖;下游是胡佛水坝,形成水位快速下降的蜜德湖,主要供水给位于荒漠中的拉斯维加斯。这些水坝不仅限制了各种鱼和其他生物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它拦截了所有大洪水。
大峡谷的许多地形过去都是由这些大洪水所塑造出来的,如今水流变慢变少了,许多地形就被改观了,直接影响到大峡谷的生态环境。比方说,因为缺乏由大洪水所带来的大量泥沙,大峡谷底部的许多沙滩都在消失当中。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在格伦峡谷水坝作有限度的实验性的排洪,对恢复大峡谷的原始地貌有很大的帮助。
大峡谷周围大城市所产生的空气污染直接影响着大峡谷的景观:因为视野开阔,峡谷两岸又有一定距离,所以空气污染问题常常像是被放大了似的在此特别明显。空气质量好的时候,峡谷对岸清晰可见;
空气污染严重的时候,峡谷对岸像是被笼罩在一层雾中。这个问题不好解决,因为国家公园管理局无权过问各大城市的空气污染排放量,各大城市也不对什么“世界遗产”的空气质量负责。大峡谷只好一厢情愿地期盼著各大城市严格限制并大副降低其空气污染排放量,听命于当时的风向、风速等自然条件了。
自从西方人发现大峡谷以来,大峡谷的物理环境已被改变了许多,如前两段所说的水流问题和空气污染问题,这些改变都直接影响到大峡谷的生态环境。人类的活动又迅速地引进了许多外地的生物,它们与当地原有生物激烈竞争。这一切都破坏了大峡谷的生态系统平衡。
大约一亿年前白垩纪时期,北美西部大部分地区仍沉没在海里,属于太平洋一部分。7500万至5000万年前期间,法拉龙板块与北美洲板块碰撞产生大地应力,使洛矶山脉逐渐隆起,此称为拉勒米運動。科罗拉多河首先形成一条向西的河流,从西南部流出山脉,而此次造山运动也使曾经是密西西比河支流的格林河转向西边注入科罗拉多河。
大约3000万到2000万年前,与造山运动相关的火山活动导致第三纪中期熔结凝灰岩爆发,产生较小的地质结构如亚利桑那州奇里卡瓦山脉,同时在科罗拉多河流域上沉积大量的火山灰及碎屑。科罗拉多高原后来于5500万至3400万年前的始新世开始隆起,直到约500万年前才达到现今高度,科罗拉多河也大约在这时转而注入加利福尼亚湾。
今日河川流向与大峡谷形成的时间尺度及顺序尚未厘清;但大约在1200万到500万年前,当时北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断层尚未作用,所以加利福尼亚湾还未形成,此时科罗拉多河向西注入太平洋,估计当时河口的位置在加利福尼亚中部蒙特雷湾,并且可能对蒙特雷海底峡谷形成发挥作用。
盆地山岭区地壳伸张于2000万年前开始,现今的内华达山脉也大约在1000万年前开始形成,这2项变动使科罗拉多河转向南边的海湾。随着科罗拉多高原在500万至250万年前持续上升,河川走向仍维持其先成水系并逐渐向下侵蚀形成大峡谷。前一项因素在塑造流域内特殊地质结构上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多洛雷斯河将科罗拉多州帕雷多克斯谷一分为二,或是格林河侵蚀犹他州犹因塔山脉等。
来自尤因卡雷特火山场的玄武岩质熔岩流残余物滑落至大峡谷,在过去的200万年里,熔岩流堰塞科罗拉多河十多次。
河川从科罗拉多高原冲刷的沉积物在下游逐渐累积成一个广阔三角洲平原,整个三角洲由超过42,000立方千米(10,000立方英里)沉积物累积而成,在持续100万年的时间里,逐渐将海湾最北端围起来。
沉积物堆积在海湾后逐渐堵塞出海口,使三角洲以北的部分海域逐渐蒸发并形成索尔顿洼地,其深度达到海平面以下79米(260英尺)左右。科罗拉多河在此之后曾至少改道3次注入索尔顿洼地并形成卡惠拉湖,整个大湖泊淹没山谷,湖水蔓延至今日加利福尼亚州印迪奥。当科罗拉多河重新注入海湾后,卡惠拉湖于接下来50年内逐渐蒸发萎缩,今日的索尔顿湖被当作是早期卡惠拉湖化身,但规模上却小很多。
峡谷岩壁的水平岩层清晰明了,这是亿万年前的地质沉积物,如同树木的年轮一样,为人们认识地质变化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岩石并不通体都是坚硬的,其中那些脆弱的部分,经不住风吹雨打或激流冲击,时间一长便消失得无了踪影,而留下来的部分,其形状往往很奇特。包括天然石桥、千回百转的通幽曲径、两崖壁立千仞,夹持一线青天的景色,另外的一些由水流冲击而成的岩穴石谷。形状千奇百态,色彩通红如火,每一处岩石都好像是一幅精美的画,置身其中,犹如来到仙境一般。
峡谷两壁及谷底气候、景观有很大不同,南壁干暖,植物稀少;北壁高于南壁,气候寒湿,林木苍翠;谷底则干热,呈一派荒漠景观。蜿蜒于谷底的科罗拉多河曲折幽深,整个大峡谷地段的河床比降为每千米150厘米,是密西西比河的25倍。其中百分之 50的比降还很集中,这就造成了峡谷中部分地段河水激流奔腾的景观。因为如此,沿峡谷航行漂流成为引人入胜的探险活动。
据地理学家考证,大峡谷已走过六百万年的历史,是大自然在地球上的杰作,辉煌与壮丽远非一般自然景色可比。美国人以此为骄傲与自豪。
大峡谷的泥墙小屋废墟,表明在13世纪印第安人是开发这里的最早的主人。但大峡谷的天然奇景之为人所知,应归于美国独臂炮兵少校鲍威尔的宣传。他于 1869年率领一支远征队,乘小船从未经勘探的科罗拉多河上游一直航行到大峡谷谷底,他将一路上惊险万状的经历,写成游记,广为流传,从而引起美国朝野的注意,于1919年建立了大峡谷国家公园。现每年接待300多万游客。
据说在十六世纪,有一个叫科罗拉多的人为了寻找传说中的七座黄金城,从遥远的地方跋涉到此地并发现了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之名也由此而来。
印第安人传说,大峡谷是在一次洪水中形成。当时上帝化人类为鱼鳌,始幸免于难。因此当地的印第安人至今仍不吃鱼鲜。实际上,刻凿大峡谷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漫长岁月,而且至今犹未停歇,直至永远。人类不能觉察每天镌刻的进度,但时间的演进,却显示了令人不能置信的伟观。
大峡谷不仅景色奇异,而且野生动物十分繁富。有200多种鸟禽,60种哺乳动物和15种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在此生息,在谷底的法顿牧场和相离90余公里,高约3500米的圣弗朗西斯科峰之间的地段,既是亚热带植物,也是寒带植物的生长区。所以,这里仙人掌、罂栗、云杉、冷杉等植物几乎是在同一地区内共生。
距今180万到1万年前,亚利桑那州北部尤因卡雷特火山场喷发带来大量的玄武岩质熔岩流堵塞大峡谷河段。熔岩流在河道上形成至少13座熔岩坝,其中最大的一座超过700米(2,300英尺)高,形成一条长800千米(500英里)并延伸到今日犹他州摩押的堰塞湖。今日在大峡谷河段沿线已很难找到相关的沉积物,理论上水中的沉积物随着时间会在湖底逐渐堆积,但堆积物稀少的原因可能是大多数熔岩坝形成后,在10年内就坍塌或被冲垮。
由侵蚀、渗漏、空穴所引发的破坏导致熔岩坝坍塌,湖泊溃堤的同时对下游造成灾难性洪水,这可能是北美有史以来最大的洪灾,规模上可与美国西北部晚更新世发生的米苏拉洪水相比。针对洪积物测绘结果表明,当时河水暴涨并形成高210米(700英尺)的波峰穿过大峡谷, 此时流量达到480,000立方米每秒(17 X106立方英尺每秒)最大值。
公元1540年9月,西班牙征服者弗朗西斯科·瓦斯科·德·科洛纳多下令寻找传说中的希波拉七城市(Seven Cities of Cibola)。于是,船长加西亚·洛佩兹·德·卡迪纳斯带着一小队西班牙士兵和几位霍皮族向导,到达了位于沙漠观景点(Desert View)与莫连峰(Moran Point)之间的大峡谷南岸地区。士兵帕布罗·德·梅格罗萨(Pablo de Melgrossa)、胡安·加勒拉斯(Juan Galeras)与另一个士兵向谷底走了大约三分之一的路程,但因缺水而不得不返回。当时的霍皮族向导应该是知道前往谷底的捷径的,所以一般认为他们很可能不愿意带西班牙人去。此后的两百多年间,再也没有其他欧洲人拜访过大峡谷了。
直至1776年,才又有两位西班牙牧师再度来到大峡谷——弗朗西斯科·阿达纳修·多明戈(Francisco Atanasio Dominguez)神父与西尔维斯特·维勒兹·德·埃斯卡兰特(Silvestre Velez de Escalante)神父。他们当时正率一小组西班牙士兵在犹他州南部搜寻连接圣达菲与加利福尼亚的捷径,途经从格伦峡谷至大理石峡谷的大峡谷北岸。
1826年,詹姆斯·俄亥俄·帕提(James Ohio Pattie)带领着一队美国猎人与当地人前往该地,但罕有文件记载此事。帕提可能是自西班牙牧师之后再度拜访大峡谷的第一个欧洲人。
19世纪中叶,一个摩门教传教士雅各·汉布林(Jacob Hamblin)被其教会派往大峡谷地区探寻横渡科罗拉多河的合适地点。他与当地土著人及白人定居者相处和睦,于是在1858年发现了李氏渡口及皮尔斯渡口(Pierce Ferry,后由哈里森·皮尔斯(Harrison Pierce)经营并命名)——这是大峡谷沿岸仅有的两个可作为渡口的地点。
1857年,美国陆军部派遣了一支由陆军中尉约瑟夫·艾夫斯(Joseph Ives)领导的探险队前往大峡谷,评估从加利福尼亚湾逆流而上的可行性。经历了两个月560公里的艰难航行,艾夫斯一行最终乘坐“探险家号”汽船抵达了黑峡谷(Black Canyon)。之后“探险家号”撞上了岩石,因而被遗弃。艾夫斯又带领他的队伍向东进发,成为了第一批进入钻石溪(Diamond Creek)流域并沿大峡谷南岸东行的欧洲人。
1956年,大峡谷地区发生了一起当时美国商业飞行史上最严重的空难。6月30日早晨,一架美国环球航空公司(TWA)的“洛克希德超级星座”(Lockheed Super Constellation)客机与一架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道格拉斯DC-7”(Douglas DC-7)客机在相差不到3分钟的时间里先后从洛杉矶国际机场(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 Airport)起飞向东部飞行。大约90分钟后,两架客机在位于监控区外的大峡谷上空相撞,残骸均落在峡谷东部地区,靠近科罗拉多河与小科罗拉多河的汇流处。在事故中丧生的乘客达128人,两架飞机的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除了峡谷南岸(平均海拔超过2134米)的休闲观光游外,皮筏漂流与徒步旅行也尤其受欢迎。而徒步旅行、骑骡旅行与沿河而下的皮筏漂流皆可到达谷底。然而,考虑到行程距离、技术要求以及由谷底高温引起的中暑危险,官方极为不赞成一天内上下往返。即使是沿岸的徒步旅行也必须十分谨慎,相隔不远便设有一块警示牌。
天空步道(Skywalk)距谷底1200米, 约为世界第八高楼台北101的2倍余。 入场费25美元, 为安全起见, 每次只准120人进入。在2007年3月20日启用,由美国太空人艾德林主持开幕。
被命名为大峡谷国家公园的其实只是其南缘和北缘,由官方的大峡谷国家公园服务处管理,而西缘则是华莱派印第安人保留区,某种意义算是“山寨版”。由于观景点较多且开发完善及开放时间长,每年到访的约500万游客大部分是到南缘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可乘飞机、火车、巴士到达这里。
当然,自驾车可能是最多的,因为每辆车不管你坐几人都是25美元门票,7天有效,还包括到北缘,是不是很值?非驾车者门票要12美元,看似有点贵,但景区内有免费的观光巴士到达各观景点,也不算亏。但受班车时间限制总有那么一些不方便。
北缘比南缘高出300多米,是游客较少到达的地方。不仅是这里较为偏远,而且因为冬季冰雪封路,每年只有5月中起到10月中才开放。但这并不意味北缘的景色不够壮观,如果你喜欢对着绝色美景发呆,少些游客的喧嚣,岂不更能玩尽兴。
北缘的中心在光明天使区,这里有旅馆、餐馆和游客中心。但这里的旅馆比较贵,一间房要百多美元到上千美金以上。这里也没有免费巴士,要么自己开车要么徒步。
西缘属于印第安人华莱派的保护地,由一些投资者参与开发,不归大峡谷国家公园管理。虽然参观线不长,观景点也不算多,但由于离拉斯维加斯较近,紧凑点的汽车行程一天可以搞定,如乘飞机游只要大半天,所以较适合那些旅程较紧的外国游客。而这里“海陆空”齐全的多种游览方式也能使游客各得其所,只是价格略贵些。
大峡谷由几十个国家公园相连,其中尤以塞昂国家公园、布赖斯国家公园、拱门国家公园和纪念谷等最为著名,游览时也应以这些地方为主:
1.塞昂国家公园:从15号公路转入9号公路,就到了塞昂国家公园。这里的巨石、绝壁和红土山包都值得一拍。
2.布赖斯国家公园:从塞昂国家公园转入89号公路,再往东进入12号公路就是布赖斯国家公园。这里最著名的是深壑内耸立的竹笋般的红土塔林,应该多停留一段时间,拍摄早晚光线下的奇岩美景。
3.拱门国家公园:过绿河转入70号公路就可到达。园内巨大拱门型岩石比比皆是。美国的汽车、摩托车越野赛常在这里举行。旅游旺季时这里的旅馆经常爆满,因此游客要提前做准备。
4.纪念谷:从191号公路一直往南是印第安保护区,又叫“墨西哥草帽风景点”,从这里到163号公路入口处是一条笔直的大道,路西侧是像纪念碑一般的巨型岩石,故称“纪念谷”。电影《阿甘正传》公路长跑镜头就在这里拍摄,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的很多黑白佳作也都出自此地。
5.鲍维尔湖:从160号公路向西是鲍维尔湖,如果有时间深入湖内,就可以寻得佳境绝景。
6.大峡谷国家公园:北缘在89号公路南端终点,冬季多雪,是拍雪景的最佳地点,南缘为游览胜地。另外,24号公路沿线有数个小公园,可根据时间决定是否游览。
在大峡谷里徒步旅行若是不宿营是不需要许可证的。但若不宿营,穿越大峡谷对普通人来说,难度比较大。峡谷里的幽灵庄园(PhantomRange)可以提供住宿(无需许可证)。如果不携带帐篷,睡袋和睡垫,徒步行会容易很多。我觉得这样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峡谷缘到缘徒步行,所以没有考虑夜宿在幽灵庄园。顺便说一句,幽灵庄园的住宿需要提前一年预订。
为了保护大峡谷里的的生态环境,国家公园对去大峡谷底宿营的徒步旅行者的数量是有限制的。并且,要求徒步旅行者即不能留下,也不能带走任何物品。大峡谷管理处的网站上富有寓意的文字说明游客只能带走的是所拍摄的照片,留下的只能是自己的脚印。
科罗拉多大峡谷徒步行通常有四个路线:
第一个线路是单边原路返回;从大峡谷北缘(海拔8250呎),或南缘(海拔6860呎)下到幽灵庄园(PhantomRange-海拔2480呎)再原路返回。
个线路是走环路;从大峡谷南缘,走南凯巴勃小道(SouthKaibabTrail)下到科罗拉多河边,再沿着光明天使小道(BrightAngelTrail)返回大峡谷南缘(反其道而行之亦可)。
第三个路线就是穿越大峡谷的缘到缘之行(Rim-to-RimHiking);比如从北缘到南缘,从大峡谷北缘经北凯巴勃小道(NorthKaibabTrail)下到幽灵庄园/光明天使营地,在沿着光明天使小道(BrightAngelTrail)登上大峡谷南缘(反其道而行之亦可)。
第四个路线就是重复穿越大峡谷的缘到缘到缘(Rim-to-Rim-to-Rim)之行,北缘到南缘,再到北缘;或者是南缘到北缘,再到南缘。
徒步旅行者最垂青的是第三个路线,穿越大峡谷的缘到缘之行(R2RHiking)。这也是在大峡谷徒步行中最流行的活动。但对于训练有素的运动爱好者来说,第四个路线,缘到缘到缘的跑步行(R2R2RRunning),是最有挑战性的,也是很流行的。来回大约50英里,最好的记录大约是10个小时。
从一个边缘跨越到其他边缘,然后再返回。这样的长途跋涉沿着不同的路径方式来来回回改变方向。当你陷入深处的火山口,起来时发现岩层接近彩虹的砖色,非常醒目。蜿蜒的科罗拉多河通过漂亮的丝带——高30公尺的瀑布,像在微风中飘扬的彩带,向你招手示意。而当你到达底部,仰望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像一个蚂蚁一样微小。避免夏季和冬季(北缘接近的部分)旅行,徒步旅行往返需时约四到七天。
2021年华盛顿州一名男子面临联邦指控,他被控在新旧冠肺炎疫情期间组织了一次非法徒步穿越大峡谷国家公园的活动,共153 人参加。一份联邦政府的文件称,许多徒步者没有戴口罩,也没有保持社交距离。
据悉,约瑟夫唐芒特花了数月时间组织这次徒步旅行,尽管公园管理人员多次告诉他,这违反了疫情期间的各项限制。根据公园规定,在疫情期间,团体活动的人数限制为11 人。大峡谷公园管理人员收到了一份投诉,称至少有 100人计划到大峡谷进行一次徒步旅行,公园随即对这次远足发出了警告。芒特留言写道:"至少有十几个州的人报名参加了这次徒步旅行"。
有关部门表示,芒特向每人收取了 95美元的登记费,共计收取了数千美元。法庭文件显示,他被指控提供虚假报告、故意干扰政府雇员、无证招揽业务、违反活动限制和违反新冠疫情限制。。。
不过到了2022年之后,美国大峡谷解封了,游客大量涌入景区,绝大部分群众并没有戴口罩。
Jumbo Huang Notes,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located in northwestern Arizona, is the 15th site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have been named as a national park. The park's central feature is the Grand Canyon, a gorge of the Colorado River, which is often considered one of the Wonders of the World. The park, which covers 1,217,262 acres (1,901.972 sq mi; 4,926.08 km2) of unincorporated area in Coconino and Mohave counties, received more than six million recreational visitors in 2017, which is the second highest count of all American national parks after Great Smoky Mountains National Park. The Grand Canyon was designated a World Heritage Site by UNESCO in 1979. The park celebrated its 100th anniversary on February 26, 2019.
The Grand Canyon became well known to Americans in the 1880s after railroads were built and pioneers developed infrastructure and early tourism. In 1903, President Theodore Roosevelt visited the site and said,
The Grand Canyon fills me with awe. It is beyond comparison—beyond description; absolutely unparalleled through-out the wide world ... Let this great wonder of nature remain as it now is. Do nothing to mar its grandeur, sublimity and loveliness. You cannot improve on it. But what you can do is to keep it for your children, your children's children, and all who come after you, as the one great sight which every American should see.
Despite Roosevelt's enthusiasm and strong interest in preserving land for public use, the Grand Canyon was not immediately designated as a national park. The first bill to establish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was introduced in 1882 by then-Senator Benjamin Harrison, which would have established Grand Canyon as the third national park in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Yellowstone and Mackina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