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28日讯 虎,被称为百兽之王,作为一种凶猛的大型食肉动物,在古人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原始社会时期,虎已经成为了崇拜的图腾和符号。

虎年将至,咱们一起走进临沂市博物馆,领略一下馆藏文物中虎的形象。

临沂市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地位影响(咱们一起去瞧瞧临沂市博物馆里的)(1)

如虎添翼

临沂市博物馆藏汉代画像砖,上面印有中国古代“四神”中的白虎,1988年3月在临沂金雀山出土,泥质灰陶,白虎回首,怒目而视,巨口大张,做咆哮状,背生两翼,四肢踞地,尾巴上翘成S形。以白虎为代表的四神形象,与汉代的升仙思想紧密结合,扮演着导引升仙、祥瑞辟邪的角色。

临沂市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地位影响(咱们一起去瞧瞧临沂市博物馆里的)(2)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藏三国时期四神规矩镜,圆钮,方栏外八枚带座乳钉纹与规矩纹将内区分为四方八极,里面分别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羽人、金乌、玉蟾、鸾鸟,此外还有铭文:“上大山,见神人,食玉英,饮澧泉,驾交龙,乘浮云,宜官秩,保子孙,贵富昌,乐未央”。此外,汉代铜镜的铭文中还经常有“左龙右虎辟不祥,朱雀玄武顺阴阳”的句子,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辟除不祥,祈求阴阳顺遂、生活美好的愿望。

临沂市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地位影响(咱们一起去瞧瞧临沂市博物馆里的)(3)

临沂市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地位影响(咱们一起去瞧瞧临沂市博物馆里的)(4)

虎虎生威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藏三国时期鎏金铜镇,整体造型为猛虎与牛撕咬,虎后足站立,左前足压住牛角,右前足搭于牛背之上,张口撕咬牛背;牛作低头相抵状。猛虎捕兽是北方草原文化经常表现的艺术题材,体现了不同地域之间文化的交流。更为神奇的是,在虎与牛之下有一龟,周身镂空,可以活动,展现出了当时青铜制作工艺的高超水平,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临沂市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地位影响(咱们一起去瞧瞧临沂市博物馆里的)(5)

临沂市博物馆藏明代犀角杯,以阴线雕刻祥云缭绕,下浮雕群山,苍松生于山峦之上,枝叶繁茂,伸至口沿内壁,枝干处透雕,翠竹隐于山石苍松之间,在松树主干处雕刻有一行走的斑斓猛虎,尾巴上翘。虎入深山,栩栩如生,精雕细琢之间,威风凛凛。

这些文物中的虎,或形象写实、勇猛无比,或身生双翼、升入仙界,老虎祥瑞辟邪的形象深入人心,至今仍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市博物馆的展厅里,还有很多祥瑞之虎,期待游客亲自寻找。

闪电新闻记者 李春晓 通讯员 张伟 临沂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