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五台山佛教在中国乃至世界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山西省 忻州 五台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山西省 忻州 五台山
目前五台山佛教在中国乃至世界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也叫清凉山。文殊菩萨代表智慧,智慧对治的是烦恼,烦恼代表热恼,人心烦才有烦恼,烦是从热中来,从贪嗔痴中来。
所谓清凉山,首先五台山的自然环境是清凉的。清凉更是指智慧,身清凉心清凉,身清凉心自在,得智慧,是为清凉山。
从历史上来看,五台山从古至今,对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和谐,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国家从春秋的时候起,就是多民族杂居,信仰复杂,历史上一直是民族斗争、社会斗争,修边疆修长城,抵御外来侵略。但是在宗教信仰方面,上千年来一直和平和睦,特别以佛教为代表,基本没有宗教斗争。
五台山在地理上,正好处于黄河流域,连接太行山和吕梁山,是我们中原的大屏障,尤其五台山以北都是各个少数民族,是相当重要的民族集会点。可是在这个地方有五台山,它化解了民族的矛盾,化解了战争,团结了各个民族。
从佛教的信仰分布上来看,北方的民族在唐朝以后大部分都信仰藏传佛教,特别是少数民族,他们的佛教信仰非常浓厚。五台山地处大同、北京、洛阳、西安、开封这几个历史都城之间,是一个宗教、政治、军事、文化融合的地方。通过佛教信仰,化解了民族之间的矛盾,减少了战争,促进了各个民族的团结。所以过去五台山的寺庙基本都是皇家认可、建设的寺庙,都是皇家寺庙。
中国这么大的国家,不同的地域、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和信仰,佛教实际上起到了一个包容、融合的作用,对国家来说是和平,对社会来说是和谐,对家庭来说是和睦。在不同的阶段,它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文化、素质,一直起着极大的指导和提升的作用。东晋的时候,有多少的高僧大德,把中华文化和印度文化融合,繁荣着我们东方的文明。文明的提升才是唐朝鼎盛时期的发展渊源,所以佛教给中国不仅带来了信仰,还带来了文明,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直到目前,佛教在我们国家,尤其是以五台山为首的四大名山,一直长盛不衰,这就是国家认可、老百姓拥护。五台山在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地域,影响力无处不在,可以说是蜚声海内外,在国际上的地位特别高!
佛教圣地五台山
五台山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中华十大名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据传拥有寺庙128座,现存寺院共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
五台山历史悠久,地质古老,约在25亿岁以上。由于古老的地质结构运动,特别是近Z00多万年以来地壳运动的碰撞、挤压和快速上升,造就了巍峨壮观、气势磅礴、高出云表的五座山峰。最高的叶斗峰与五台县境内海拔最低的坪上村相对势差2434米;极端最高气温35℃,极端最低气温—44.8℃。鉴于高山峰顶强烈的寒冻作用和冻融频繁的交替,遂形成了以五个夷平面为特征的五座台顶; 又以地下水长期冻结和冻融作用的结果,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冰缘沉积、冰缘构造和冰缘地貌。这种冰缘地貌,五台山就有15种之多,故有“五台山是冰缘地貌的自然博物馆”之美誉。这不仅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也大大增加了五台山的美学价值和神秘色彩。复以五台和清凉为特征的地形、气候,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气候、士壤和植被等三个垂直带谱,因而又产生了“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和“山云吐翠微中,淡缘深青一万重”的自然奇观及生物的多样性。这就为佛教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自然环境。
五台山传说为紫气仙人所居,故在东晋以前称为紫府。其山五峦巍然,迥出群峰之上。所以,在元魏正光元年(520)前后.名曰五峰山。又因五峰耸出,顶无林木,如垒似台,在北齐河清三年(564)被称五台山。复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在唐龙朔二年(66Z),又得清凉山之名.五台山在山西省东北部,为太行山之鳌头,是东经113°以东的“亚洲第一高山”。山有东、南、西、北、中五座台顶。其中东、西、北、中四台.一山连属,势若游龙。唯南秀而穹居。五台山环抱之中心名台怀。台怀距五台县城9。公里、忻州市16。公里、山西省会太原市Z4。公里。
五台山雄伟壮观.五座台顶磅礴于五台、繁峙、原平、代县、忻州、定襄、盂县、阜平等晋冀两省八县境内.基环所至50。余里。五峰耸峙,上矗霄汉。苍然深秀, 气象万千。东台,蒸云寝壑,爽气澄秋,东望明霞,若陂若镜,故亦名望海峰,海拔2795米,状若象王顶髻。南台, 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草杂花,千峦弥布,犹铺锦然,故亦名锦绣峰,海拔2485米,状若骏马卧原。西台,挺拔屹立,悬崖峭壁,月坠峰顶,俨然悬镜,故亦名挂月峰,海拔Z773米,状若孔雀起舞.北台.高耸出云,巅摩斗杓,风云雷雨, 出自半麓,故亦名叶斗峰,海拔3061米,素称“华北屋脊”,状若大鹏双翼。中台,巅峦雄旷,翠霭浮空,气象万千,俨若仙境,故亦名翠岩峰,海拔289Z米,状若雄狮逞威。所以,康熙《御制中台演教寺碑》赞兹山曰:
东有离岳火珠,南有洞光珠树,西有丽农瑶室,北有玉涧琼枝,中有自明之金、环光之璧,
是灵秀所钟,中台为尤异矣,
因此,五台山涵容万化,潜育百灵,甘泉涧水,遍满岩岫。名花异草,蒙茸山谷。一草一木,全彰地灵之光.静谷幽林,深隐真人之宅.时乎珠林焕现,一山淡绿深青。灵霞生宿客之衣,圆光射游人之影.触目通玄,遍地奇观。现有石窟跃鱼、写字崖、牛心石、般若泉、清凉石、美女峰、仰天大佛、明月池、龙洞等名胜古迹百余处。所以, 自古以来,游观之士, 四海云驰。栖寂之流,千岩星布。明王圣主,代为兴福之场、列宰名臣.屡有思真之咏.五台山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空气清净.气候凉爽,是我国著名的佛家圣境,亦为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
五台山为文殊化现之区。五台山金色世界的草木土石都与文殊菩萨有关。《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住处品》曰:
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一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又《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曰:
世尊复告全刚密迹主菩萨言,我灭度后于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震旦,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
唐代华严四祖澄观国师根据上述佛说和五台山的地有五峰、气候清凉两大特点,在其《华严经疏》中的《诸菩萨住处品》中说:
清凉山,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于中现有清凉寺。
唐德宗贞元三年(787),澄观国师就把五台山确定成了清凉山或五顶山,且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从此,佛教徒就以为五台山是出于“金口”、“龙藏”的文殊道场。于是,五台山就蜚声中外、名扬古今了。
在该《经疏.住处品》中,澄观国师还对五台山的五台赋予了密教金刚界五智五佛的思想,遂把五台山和文殊菩萨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他说。五台山之五台表示文殊顶分五髻(童子形)、首戴五佛之冠和已经具有佛的五种智慧。即:
东台表示菩萨顶上东边之髻和东方金刚部主阿如来及大圆镜智;
南台表示菩萨顶上南边之髻和南方宝积部主宝生如来及平等性智;
西台表示菩萨顶上西边之髻和西方莲花部主阿弥陀如来及妙观察智;
北台表示菩萨顶上北边之髻和北方竭摩部主不空成就如来及成所之智;
中台表示菩萨顶上中方之髻和中方如来部主大日如来及法界体性智。此五台五智为其一。
其二.五台又表示文殊具有的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已经清净;
其三,表示文殊已经理解了佛教的苦、集、灭、道、修等五部的真正秘密;
其四,表示文殊已经了解佛教的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的真正根源;
其五,表示文殊已经掌握了济度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五乘的精要;
其六,表示文殊已经清除了劫、见、烦恼、众生、命等五浊的灾难。
所以,东台望海寺就供有聪明文殊像,南台普济寺就供有智慧文殊像,西台法雷寺就供有狮子文殊像,北台灵应寺就供有无垢文殊像, 中台演教寺就供有孺童文殊像。这五位文殊合称五方文殊。
菩萨顶、罗喉寺、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分别供有黄、白、绿、黑、蓝等五色文殊.再是,菩萨顶有真容文殊、带箭文殊,吉祥寺有灯笼文殊,普化寺有出山文殊,显通寺有千臂千钵千释迦文殊。殊像寺有乔面头文殊、沐浴文殊。总之.寺寺都有文殊圣像,台台都有文殊化现灵迹。五台山自元魏起就成了文殊菩萨的道场、
佛教是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宗教。两汉之际传入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