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肺气肿1.发病机制:(1)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导致肺泡弹性回缩力减退从而导致肺气肿(这是我国的主要发病机制);(2)蛋白酶升高,抗胰蛋白酶下降(这是北欧国家的主要发病机制),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气肿的症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气肿的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气肿的症状

(二)肺气肿

1.发病机制:(1)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导致肺泡弹性回缩力减退从而导致肺气肿(这是我国的主要发病机制);(2)蛋白酶升高,抗胰蛋白酶下降(这是北欧国家的主要发病机制)

2.病理分型:(1)最常见的是小叶中央型,主要发生在细支气管(2)全小叶型,主要发生在以肺泡为主的相关组织(3)混合型,既两者都有

3.体征:(1)视诊:桶状胸、肺下界下移(2)触诊:语颤减弱(当肺里面的气多了、水多了或者厚了、堵了都会出现语颤减弱;如果出现了语颤增强,那么有可能发生了大叶性肺炎)(3)叩诊:过清音(如果叩诊为鼓音,说明发生了气胸;如果叩诊为浊音或者实音,说明发生了胸腔积液;如果叩诊为浊音或者实音,并且白细胞有升高,说明发生了脓胸)(4)听诊:呼吸音减低,呼气延长

4.实验室检查:(1)首选肺功能,可以看到残气量(RV)比上肺总量(TLC)会大于40% (这是金标准);功能残气量(FRC)会升高(这是银标准)(2)X线检查可以看到两肺透亮度增加

5.治疗:改善呼吸功能。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1.病因:最常见的是吸烟,长期吸烟导致慢支和肺气肿,当一个慢支或者肺气肿的患者发生了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也叫持续气流受限)时,则能诊断为COPD

2.发病机制:(1)炎症导致中性粒细胞活化(2)蛋白酶升高,抗胰蛋白酶下降(同肺气肿)(3)IL-8白介素8释放介质

3.体征:同肺气肿一样

4.临床表现: COPD的标志症状是气短,其次是阻塞性通气障碍。(气胸,胸腔积液都属于限制性通气障碍)

5.实验室检查:(1)首选肺功能,一秒率,一秒率是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一秒率小于70%,是评价气流受限的金标准,也是诊断COPD的金标准

(2)确诊或判断COPD的严重程度,则是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1级为轻度,FEV1大于80%;2级中度,FEV1是50%~80%;3级为重度,FEV1是30%~50%;4级为极重度,FEV1小于30%

(3)根据临床表现看呼吸困难程度,用的是mMRC问卷,mMRC分级:[1]0级:剧烈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2]1级:平地快步走或者爬缓坡时出现呼吸困难[3]2级:平地行走时比同龄人慢或者需要停下来休息[4]3级:平地行走100米左右或者数分钟后即需要停下来喘气[5]4级:因严重呼吸困难而不能离开家或者在家穿衣脱衣时即出现呼吸困难

6.并发症:(1)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2)如果COPD的患者出现了昏迷,则说明发生了肺性脑病(3)如果COPD的患者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叩诊为鼓音,则说明发生了自发性气胸(4)如果COPD的患者出现了呼吸衰竭,无论是哪型,那么就要吸氧,吸氧为低浓度低流量

7.治疗:(1)稳定期:[1]首选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2]其次可以使用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能对抗迷走神经,抑制副交感神经)[3]最根本最重要的治疗是长期家庭氧疗(LTOT),能改善预后

(2)急性发作期:[1]首选抗感染,如果病情严重可以加用激素[2]配合低流量低浓度吸氧,吸入的氧浓度在28%~30%,这里有一个计算公式,吸入的氧浓度=21 4×氧流量

(3) 如果COPD的患者出现了呼吸功能不全,那么要进行机械通气,如果患者清醒能合作,选择无创通气,如果患者已经昏迷,选择有创通气

(4)预防COPD:戒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