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地地道道的筠连人,你们还记得这些东西叫什么名字不?

连山特产可以带走的(筠连的小伙伴们还记得这些东西叫什么吗)(1)

筠连土话:筛筛(shāi-shāi)

一种竹制农具,用细竹条编制而成,圆形,底有细小筛眼。用于筛去粮食谷物中的沙石和谷物碎粒,也能盛物之用!现在还有一种是不锈钢材质的。

连山特产可以带走的(筠连的小伙伴们还记得这些东西叫什么吗)(2)

连山特产可以带走的(筠连的小伙伴们还记得这些东西叫什么吗)(3)

(这两种都叫撮箕)

筠连土话:撮箕(cuo_ji)

撮垃圾或粮食用的篾(miè)箕,最早都是用竹篾编制,竹子编制的物品,统用篾箕称呼.是民间用竹篾编织而成的半圆形的小篮子,可以盛放物品。一般用来洗菜,菜放在篮里,而水可以漏出去。 可是如今因为有塑料篮的出现,已经很少人用这种撮箕了。

连山特产可以带走的(筠连的小伙伴们还记得这些东西叫什么吗)(4)

筠连土话:刷把(shua_ba)

用于洗锅,是竹子编制的。现在很少人用了,农村用这个的估计要比城市里用的多一点。

连山特产可以带走的(筠连的小伙伴们还记得这些东西叫什么吗)(5)

筠连土话:筲箕(shāo- jī)

用细竹篾丝编织的圆形浅浅竹筐,用来盛米淘米,上面有许多细条小槽。汉典解释为:筲从"竹","一种盛饭用的竹筐",也用于淘米或盛米,如筲箕,筲箩(盛饭的竹箩),筲袋(竹制盛器)。斗(dǒu)筲(指容量小的盛器,喻才短量浅);做"水桶"解时,水筲,一筲水。箕: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

在乡村有用筲箕过滤煮过的半生(熟)的米饭,以便得到浓绸的米汤,再用竹箴(zhen)子蒸过滤后的米饭。

连山特产可以带走的(筠连的小伙伴们还记得这些东西叫什么吗)(6)

筠连土话:箴子(zhen_zi)

木头制作,用于蒸饭,蒸出来饭特别香~~~

连山特产可以带走的(筠连的小伙伴们还记得这些东西叫什么吗)(7)

筠连土话:洋钏(yang_chuan)

一种农具,用于耕地,铲土的农具。长柄多有木制,头是铁的,还可军用。

连山特产可以带走的(筠连的小伙伴们还记得这些东西叫什么吗)(8)

筠连土话:簸箕(bo_ji)

簸箕,形状和编织材料、方法与筛子基本相同,只是底面没有孔,一般要比筛子大一些,直径在100厘米左右,最大的一种叫窝盖,直径在150厘米以上,四周的边框高20来厘米;盖底下面也要用宽2至3厘米的蔑块,交叉编织成较密的网状,与边框相连为一体,以支撑盖底、便于承重。它的主要用途是簸米扬糠、盛装粮食等,特别是摊晒食物,具有使用方便、且易晾干又不粘脏物品等特点。一般农家收获的花生、茶叶、油菜籽及辣椒、花椒、干果等作物产品,如数量不多,大都用它来摊放晾晒。

连山特产可以带走的(筠连的小伙伴们还记得这些东西叫什么吗)(9)

筠连土话:棊刀(qi_dao)

用铁铸造而成,用于上山砍柴。(如果回家砍不动,就放在磨石上面磨一磨就好了!

今天小编就写这么多,欢迎各位在文章下面补充评论你们的家乡话叫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