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的名字无人不知,即使没听过他的故事,也知道很多与中国人绑定的传统习俗,一直流传至今,盖房起屋上梁封顶都要贴上“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镇宅语关于姜太公最为人熟知的故事便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姜太公为什么用直钩子钓鱼关于姜太公直钩钓鱼的思考?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姜太公为什么用直钩子钓鱼?关于姜太公直钩钓鱼的思考

姜太公为什么用直钩子钓鱼关于姜太公直钩钓鱼的思考

姜太公的名字无人不知,即使没听过他的故事,也知道很多与中国人绑定的传统习俗,一直流传至今,盖房起屋上梁封顶都要贴上“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镇宅语。关于姜太公最为人熟知的故事便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传说70多岁学道有成的姜子牙下山找工作,先到商的都城朝歌不得重用,又听说西伯侯爱民如子的名声,猜想其有帝王之志,于是辞官西行。

历来求职应聘都有个考察程序,员工要考察老板是否得民心,是否有领导才能,值不值得给他打工;老板要考察员工有没有业务能力,听不听话、忠不忠诚。

姜子牙深入民间已经大致了解西伯侯的为人,但是怎么推销自己才能让西伯侯重视他呢?去朝哥求职就是犯了一般人的毛病,普普通通的去贿赂打通关系,后世的庞统、李白也做过这种蠢事——更快见到领导人,也更快被pass,一来邪门歪道上不了席面,傲慢的领导一般都会对你产生一个不好的印象;二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没有一个稀有人才该有的范儿。诸葛亮的营销手段就超一流,一直派推销员去吊刘备的胃口,而且是饥饿营销、贩卖焦虑,还不给你体验观察的机会,犹抱琵琶半遮面,把刘备勾得茶饭不思,才有后来的三顾茅庐。

姜子牙直钩钓鱼用的就是现在新闻媒体的惯用伎俩,打破常规“人咬狗”才能引起别人的兴趣。直钩钓鱼还不用鱼饵,简直匪夷所思,就连西伯侯自己也办不到,问题是他天天都能钓到鱼,去看的人越传越邪乎,是个人都有好奇心想去看看,更何况好学又精通周易的西伯侯,绝对震惊地吃不下饭。这种伎俩其实并不少见,而且每每用起来都有奇效,妙在投其所好,庞统献连环计坑曹操八十万大军就是如此。范蠡也是装疯才引起文种的注意,文种辞官陪他去越国,成不世之功。

“惟楚有材”,自古以来楚地都是人才辈出,也奉献了最多的“疯子”,另一个有地域文化特点的是鲁,楚人爱装疯,鲁人爱装斯文。

直钩钓鱼其实并不复杂,愿者上钩倒是真的,并非姜子牙心善或者道法高明,只不过是一些障眼法,跟今天的魔术类似,利用人们日常见不到的一些道具,用不到的知识来愚弄别人,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

别人用小勾他用钉子,钉子又直又大,远远的就能看见,不过是竹签做的钉子,在肉汤里煮过,关键是绑线,中间系死扣,然后绕到一头系活扣,大鱼闻到腥味咬钩,姜子牙用力一拽活扣松脱签子就横过来,两头尖深深地扎进了鱼嘴里,想跑都跑不了。

其实钓鱼跟装备没关系,钓鱼三要素是:鱼,鱼饵和鱼钩,其他的形式怎么变都是在此基础上的花招,台钓、手抛……都是万变不离其宗,谁也别诋毁谁,在姜太公面前,钓鱼的都是弟弟。西伯侯梦见白熊入梦,姜太公道号就是白熊,巧合吗?有西伯侯这鱼,有白熊这饵,再有托梦这直钩,大鱼不就到手了嘛!

,